好莱坞三大特工,为什么只有阿汤哥越战越勇?

2018-09-11 10:36 半岛网综合阅读 (154700) 扫描到手机

《碟中谍6》正在朝着打破系列票房纪录的方向稳步迈进,尤其是在内地市场9天斩获超过8亿票房之后。

在该系列4、5、6部接连取得商业和口碑成功之后,汤姆克鲁斯正在凭借亲自奉献出的那些实拍的动作场景,将《碟中谍》这一系列间谍片,逐渐推到了与007系列相匹敌的的新高度,但与不断更换主演的007系列截然不同——整个系列的主演到目前为止都是同一人——汤姆克鲁斯。

与高歌猛进的《碟中谍》系列不同的是,另一个间谍片经典《007》系列却遇到了麻烦——由于丹尼·博伊尔放弃了第25部007电影的导筒,这部原计划在今年12月份开拍,并将于2019年11月上映的电影,已被迫延期。

而在此之前,另一部由马特达蒙主演的新世纪崛起的另一个间谍片经典系列——《谍影重重》也遭遇了挫败,马特达蒙回归的系列第五部票房口碑不及预期,是否有下一部也成为悬疑。

为什么只有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一枝独秀?在这个问题背后,或许是好莱坞间谍片漫长的演变。

随着好莱坞传统动作片逐渐式微,间谍片越来越依赖于几个经典系列的薪火相传,同时不断完成对自身的基因重组,而明星价值也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变得更为重要,这一切都推动着间谍片这一传统的类型,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中,迭代更新。

谍中“谍”:落寞的007和伯恩,越战越勇的伊森·亨特

《碟中谍》系列显然超出了整个好莱坞的想象。自1996年第一部《碟中谍》上映以来,阿汤哥主演的这一间谍电影系列已走过二十二年,在这六部影片里,他饰演的伊森·亨特挑战了无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在与时俱进中保持了系列的长盛不衰。

用最简单的成本与票房来衡量,就不难看出这个系列正愈战愈勇。系列第一部成本8千万美元,全球票房4.5亿美元。

吴宇森执导的第二部成本1.3亿美元,票房5.4亿美元。

可是J·J·艾布拉姆斯执导的第三部成本高达1.5亿美元,票房却仅为近4亿美元。当时整个好莱坞都开始怀疑这个系列的前景,但汤姆克鲁斯的坚持令该系列得以继续。

但接下来该系列完成了一场漂亮的反转:系列第四部成本1.45亿美元,票房接近7亿美元。第五部成本1.5亿美元,票房也是近7亿美元。根据《好莱坞报道者》报道,《碟中谍6》制作成本高达2.5亿美元, 即使有保险,真实成本也高达1.8亿美元,创系列最贵,但该片的全球票房,则有望突破10亿美元,对于派拉蒙来说,这依然是一笔绝对赚钱的买卖。

但并不是所有的间谍片经典都能够所向披靡。进入新世纪以来,伊森·亨特与007系列里的詹姆斯·邦德、《谍影重重》系列里的杰森·伯恩一起,成为最被观众熟悉和喜爱的三大超级特工,可是另外两大特工的近况并不算好。

首先是007,在《007:大战皇家赌场》完成系列重启之后,还从未出现过中途更换导演和影片延期的情况,而这背后不仅是导演和制片方矛盾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意味着007系列重启后的创作正在陷入某种新的瓶颈。

在马丁坎贝尔执导的第一部初获好评之后,奥斯卡金像奖导演萨姆·门德斯执导的《007:大破天幕杀机》收获了该系列史上最佳的口碑之一和巨大的商业成功。

但同样由萨姆·门德斯执导的2015年上映的《007:幽灵党》却口碑不佳。

制片方原本期望执导过《猜火车》和《惊变28天》,并且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丹尼·博伊尔能为系列注入新的血液,但随着这位大牌导演的离开,不仅影片上映变得遥遥无期,更令人怀疑谁还能有勇气接下这个经典系列的接力棒。

同样近况不佳的还有杰森伯恩。

在2002年《谍影重重》第一部凭借对于特工形象的平民化塑造、独特的影像风格和凌厉的剧情大获成功,并完成了对《007》为代表的传统间谍片的倒戈后。2007的《谍影重重3》在故事和技术上都达到了系列巅峰,而影评人也公认这是新世纪以来好莱坞间谍片的巅峰。

但延续了系列前作手持抖动摄影、快速跳切的剪辑风格、多地点的景别转换风格的《谍影重重5》却遭遇了明显的口碑下滑,烂番茄网站新鲜度仅为57%。因此尽管该片凭借1.2亿美元制作成本,从北美斩获1.62亿美元票房,而海外票房达到2.53亿美元,但在影评人和影迷心中却依然是遭遇了滑铁卢。

接受《多伦多太阳报》采访时,马特·达蒙曾谈到了系列的未来,对于能否回归主演《谍影重重6》,马特达蒙表示:“要想让我们开拍下一部,除非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

当另外两大特工展露疲态,《碟中谍》系列却势如破竹,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阿汤哥对《碟中谍》越来越重要?

汤姆克鲁斯为代表的这些明星对于经典间谍片正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在这个系列开始之初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森·亨特还只是重要,而并非不可取代——实际上好莱坞一度盛传派拉蒙曾想用在系列第四部中亮相的“鹰眼”杰瑞米雷纳取代汤姆克鲁斯,但这一切传言最终在《碟中谍4》大获成功后消失无踪,因为汤姆克鲁斯向好莱坞证明了自己的明星魅力对于这个系列至关重要。

影评人指出,这种非我莫属的大片选角并非好莱坞当下流行的风向。在超级英雄大片中,即使是钢铁侠、美国队长这样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及其扮演者也是可以被取代的。而像蜘蛛侠这样的角色已经更换了三个扮演者,但即使主演从托比·马奎尔换成了汤姆·赫兰德,这个角色和系列影片依然大受欢迎。

但面对新世纪以来的三大间谍电影,好莱坞却从不敢轻意更换他们的扮演者。这一切显然来自于实战的教训。

环球曾在《谍影重重4:伯恩的遗产》中将主演换成了“鹰眼”杰瑞米·雷纳,并声称已经为这个新角色准备了一个新三部曲,但该系列随之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新三部曲也无疾而终,因此环球公司才在《谍影重重5》重新请回马特·达蒙和保罗·格林格拉斯。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007系列,自从2005年首次扮演詹姆斯·邦德以来,丹尼尔·克雷格已经连续13年扮演邦德的时间,超过了罗杰·摩尔的12年。

有北美影评人总结说,在尼尔·克雷格扮演007的时光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两位超人、两位蝙蝠侠、三位蜘蛛侠、“企业号”新的舰长和船员以及新的绝地武士,甚至连休·杰克曼都已经不再扮演金刚狼。好莱坞一度盛传伊德瑞斯·艾尔巴将接替他出演这个角色,但也没有成真。有影评人指出,有《谍影重重4》的例子在前,没有制片厂再敢轻意更换间谍片的经典男主角。

这是因为观众往往会认定一个角色已经专属于一个演员,例如伊森·亨特就是汤姆克鲁斯,马特达蒙就是伊森伯恩,即使007系列历来有更换男主的传统,制片厂还是不敢轻意换人,因为没有人想承受换人后观众不买账的风险。

而汤姆克鲁斯更是在《碟中谍》系列中将这种明星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碟中谍2》的故事公认是系列最差,但阿汤哥扮演的伊森在犹他州死马点州立公园的峡谷中徒手攀岩的场面却令人记忆犹新,并从此开启了阿汤哥在这个系列中的“玩命之旅”。

2006年上映的《碟中谍3》,观众记住了他在各种楼房之间跳跃的画面。

2011年的《碟中谍4》阿汤哥上演了攀爬迪拜哈利法塔的惊险戏码。

2015年的《碟中谍5》,阿汤哥又上演了徒手扒飞机的动作戏。

而在《碟中谍6》中,当观众怀疑已经56岁的阿汤哥是否会降低动作难度,他却为了拍HALO jump场面练习了一年,从而成为了第一个在电影中亲自完成HALO跳伞的男演员。

而在电影中,观众看到伊森·亨特跳完楼后一拐一瘸往前跑的戏,则是阿汤哥真的摔断了脚踝依后坚持完成的戏码。而且在多年之后,他还再次完成了悬崖峭壁上徒手攀岩的戏码。

影评人认为,从1996年的《碟中谍1》到2018年的《碟中谍6》,阿汤哥不仅把自己变成了伊桑·亨特,更将自己的明星光环与高难度的特技动作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为什么间谍片的这些明星如此难以取代?影评人指出,从汤姆克鲁斯到马特达蒙,这些好莱坞一线明星都是几乎亲自完成了这些谍战动作片中所有的高难度动作场景,这种投入和敬业本身构成了影片的重要看点,也让电影、角色和明星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看《碟中谍6》,社交媒体集中讨论的,已经不是影片讲了什么,而是阿汤哥又做了什么。谈到《谍影重重》,观众会自动在脑海中闪现马特达蒙的样子,于是在一个明星在好莱坞体系中比重不断下降的时代里,这些间谍片明星却成为了难以被取代的关键角色,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亲自完成了这么多危险场面的汤姆克鲁斯,正是这个特效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里,用血肉之躯完成精彩电影的超级英雄。

三大谍战系列,凭什么《碟中谍》一枝独秀?

但缔造《碟中谍》、《谍影重重》和007系列巨大的成功的,当然不止是明星,还有幕后的编导。

业界公认保罗·格林格拉斯创造了《谍影重重》系列的高峰,萨姆·门德斯一度为007系列注入新元素,而凭借《非常嫌疑犯》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克里斯托弗·麦麦奎则参与缔造了《碟中谍》4、5、6部的辉煌。

除了是《碟中谍》系列第一次重复使用的导演。他还是布拉德·伯德执导的《碟中谍4》没挂名的剧本医生,正是他在电影开拍后被请去帮忙重新梳理《碟中谍4》剧本时的出色表现,让制片人汤姆克鲁斯力排众议聘用缺乏大片执导经验的他来掌舵系列第五部,最终事实证明阿汤哥独具慧眼。

如果说这些主创为新世纪这三大间谍片注入了什么共同点,那就是让影片回归了好莱坞经典间谍片的传统:注重人物塑造。而不再让间谍片变成视觉特效的堆砌。

《谍影重重》系列的核心在于,如何挖掘特工个人内心世界,去直面一个特工内心的痛苦和挣扎,马特·达蒙在紧凑的动作段落中极好地完成了对角色的诠释,所以失掉了他的《谍影重重》就像失去了灵魂。

而《007:大破天幕杀机》之所以大获成功,也是因为导演萨姆·门德斯将故事的重点从谍战本身转向007这个角色如何面对自我。正是这种与过往截然不同的对角色深度的塑造,赋予了这些影片与过往不同的气质与看点,最终也让电影大获成功。

为什么汤姆克鲁斯近年来出演的电影屡屡受挫,例如北美票房未过一亿的《新木乃伊》,但只要回到《碟中谍》系列,他就立刻变得星光璀璨?关键也在于克里斯托弗·麦麦奎为伊桑·亨特这个角色融入了更多汤姆克鲁斯本人的气质,将角色和演员合二为一了。

但回归传统只是一方面,这些影片的成功同样离不开这些创作人对于间谍片的大力改造,也就是创新。

影评人认为,虽然风格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这几部影片都成功建立起了一套迥异于过往间谍片系列的,以动作、特技场面来推进故事的叙事模式,这正是这些间谍片最大的创新:在保持间谍片的传统谍战、阴谋、反转元素的同时,在电影中合理潜入大量密集的动作场面,挑战身体极限、创造视觉奇观。

这种对传统间谍片视觉化的改造,最终将间谍片带到了不同的方向。

另一个改变是这些影片普遍抛弃了传统好莱坞电影的冷战叙事思路,而是将故事更多转向人性化视角。

例如德帕尔玛执导的第一部《碟中谍》,从故事编排到叙事节奏,还是传统好莱坞间谍片的风格,主角最在意的是任务,不是人。

但到了《碟中谍6》,主角为了救自己的队友卢瑟,宁愿放弃快要到手的钚,这样的情节在过去的间谍片中是不会出现的。

有影评人认为,正是因为《碟中谍》系列对传统间谍片的传承和改造最为成功,因此该系列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唯一持续获得成功的间谍片系列,甚至开始在与其它两大经典系列的角逐中后来居上。

为什么《碟中谍》系列没有遭遇《007》和《谍影重重》系列那样的观众审美疲劳?还是因为汤姆克鲁斯。

当《谍影重重5》被观众吐槽陷入了对《谍影重重3》的模仿,而007系列的最新一部《幽灵党》被质疑缺乏新意,汤姆克鲁斯却用一次次挑战极限的演出,为影片赋予了更多的新意和看点,不老的汤姆克鲁斯正是《碟中谍》系列的“不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