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茌平夫妻靠蒸馒头登央视

2018-09-12 10:29 大众日报阅读 (151167) 扫描到手机

□通讯员 赵玉国 报道 附近居民前来购买汪伟(左一)张尹(左二)夫妇蒸的馒头。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尹延鹏 文妍捷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9月9日晚上,央视12频道《热话》栏目就播出了90后夫妻汪伟、张尹蒸馒头创业的故事。这对“网红”创业者,再次引起普遍关注。

1992年出生的汪伟与1995年出生的张尹,并不认为自己是“网红”,但是他们店的馒头确实颇受当地人欢迎。

“我要3块钱的馒头。”“给我来2块钱的。”……9月5日上午9点40分,位于茌平县贾寨镇的菏泽呛面高桩馒头店开店仅40分钟,摆出的两大框馒头,便被来往的居民买空。张尹又从屋内搬出新出锅的馒头。“汪伟去村里的代售点送馒头了,得送到11点多才能送完。”张尹回答。

虽然已经被多家媒体采访过,但张尹仍有些害羞。“如果想要采访,还是等汪伟回来后说吧。”说完,张尹便开始为蒸下一锅馒头作准备了。

记者在等待汪伟的过程中,发现张尹始终没有闲着。又一锅馒头蒸好了,张尹在婆婆的帮助下,将馒头一屉一屉地取下,然后装入早已备好的大白筐中。9点50分许,一辆箱式三轮车停在店外,张尹见状,便开始将一筐筐馒头往店门口拖。原来,在村中送货的丈夫汪伟送完了第一波馒头,回到店里装馒头。“每天得把馒头送到20个村的代销点,一天不送客户就得打电话来催。”汪伟边说边往车里装馒头,来不及与记者多谈,便急匆匆地上车赶往下一个村送馒头了。

在馒头房的外屋,汪伟、张尹夫妇两岁的小女儿,乖巧地在一边独自玩耍,见妈妈从身边经过,也是偶尔往妈妈身边靠一靠,随即便被姥姥抱到一旁。

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孤独地蹲在地上,不哭也不闹,记者觉得心里有些酸酸的。“这么小的孩子应该都吵着找爸爸妈妈吧?”在馒头房,记者对张尹说。正在擦拭笼屉的张尹抬起头,随之又低头盯着笼屉擦了起来,“我们俩每天都很忙,基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她也就习惯了。”

提及孩子,张尹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她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做准备,和面、醒面、蒸馒头……等一切都准备妥当,汪伟便往村里各代销点送馒头,而自己则要在店内继续蒸馒头、卖馒头、收拾笼屉等。“很多时候早饭都来不及吃,午饭也是随便吃些。夏天天热,不愿意吃饭,就买个西瓜,吃完赶紧接着干。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吧,等吃完晚饭,打扫完卫生,还能陪陪她,10点多就到睡觉的时间了。”

在上海打工期间,来自临沂市郯城县的汪伟,与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张尹相识并结为夫妻。如今,汪伟、张尹夫妇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今年5岁,因为要上学,便由汪伟的父亲带回老家,女儿则待在父母身边。

“怀上老二时,我们才有了创业的想法。如果靠我们打工挣钱,养活两个孩子总是困难些。”张尹告诉记者,打定了创业的主意后,汪伟便找到了自己在济南长清认识的一位蒸馒头的老师傅,想要拜师学艺。看到汪伟肯学肯干,不怕吃苦,汪伟的师傅不仅将自己制作菏泽呛面高桩馒头的技术倾囊相授,还为夫妻二人在选店面、创销路方面出了不少力。

聊着聊着,时间已过11点,汪伟送完货回到店中。他举着杯子“咕咚咕咚”地灌了几口水,方才舒了一口气。“一会儿旁边的中学放学,每天店里最忙的时候,就是中午和下午学校放学的时候。”汪伟说。

“每天这样连轴转,难道就没想过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一下吗?”“肯定有啊,但是一旦休息,代销点的货源就断了,他们就得打电话催了。而且我们也担心一旦放松了,就提不起这个劲头了。”汪伟笑着说,“之前店里也招过几个帮忙的,但都嫌太累没多久就不干了。”

“想要生意红火,不踏实肯干怎么行。”张尹告诉记者,她身高1米6,体重100斤。刚开始,她与人合作,连5个装满馒头的笼屉都抬不动,现在一口气抬七八个不成问题。“笼屉多重没算过,但每屉馒头大约得用12斤半的面。”

“既然为人父母了,总要为孩子想想。”汪伟说,2016年11月份开店至今,他们的贷款已经还清了,现在兜里也有了结余。“努力干活总得有个目标来支撑。除了给孩子们攒钱,我还想买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