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山东力量

2018-09-26 06:15 大众日报阅读 (62497) 扫描到手机

  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山东力量

  ——写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之际(下)

  □ 本报记者 赵 琳

  从孔子故乡走出,把儒家文化的名片发向世界各地。

  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9月26日至27日在曲阜举办,规格更高,范围更广,更加高端。本届论坛由民间国际学术活动升级为政府主办的学术思想交流论坛,截至目前吸引25个国家的263名专家学者参与,将围绕“同命同运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主题交流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他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省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

融入教育,深铸青少年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童蒙养正”,在儿童心性最清明的时候让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山东省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2017年秋季开学正式启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

  “山东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我看来,这也是山东作为教育大省、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应尽之责。”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

  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上,山东不遗余力。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故事集》系列丛书和光盘公益发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进校园活动暨“蓓蕾艺术工作站”建设扎实推进。实施“戏曲进校园”计划,累计进校园演出570余场。

  此外,我省创新表达形式,分别成功举办两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和“论语大会”。每年举办“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带动1000所学校100多万中小学学生参加。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漫创作工程,重点组织推出齐鲁传统文化经典、中华美德故事等。

  把书放到手机摄像头下,唐诗上所描述的意境立即在镜头下“浮现”出来,形成3D立体效果,配合声音效果,栩栩如生。这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光帅团队研发的AR唐诗百首,利用增强现实和3D渲染技术,让唐诗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从学校教学的老师,到设计研发的顾问,这个跨度在张光帅看来,并不算大,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现在担任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发展公司的研发顾问。之前我的团队擅长研发,学生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冒出些‘金点子’,但我们不懂市场。而这家传统文化公司虽然有市场,却没有研发优势。”经过孔子基金会牵线搭桥,双方一拍即合。

  为了吸引年轻一代,越来越多文创企业正投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作出种种尝试。

融入生活,让传统避虚就实、直抵人心

  9月24日晚,央视中秋晚会上,有一个环节贯穿整晚,串联起三个篇章,那就是来自济宁学院的千名学生共同朗诵儒家经典篇章。月夜微风,送声声诵读入耳,将孔子穿越千年的思想精华传遍全球。

  诵读儒家经典,在很多济宁、曲阜人心中,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远离生活,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时代价值;融入生活,传统文化才会重现昔日生机。”杨朝明告诉记者,应当抓住首届中国农民节、中秋节等节日,举办各种彰显传统文化的活动,让普罗大众通过广泛参与,让老传统回归生活,让经典走入现实。

  近几个月来,齐鲁大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次第建成,成为承载传统、弘扬经典的重要平台。

  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今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县级实践中心95个,乡镇实践分中心693个,村级传习所6165个。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分中心、文明传习所等制定“菜单”,群众“点单”,传习讲师“埋单”,精心策划课程和内容,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节日庆典,又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难和问题,让群众真正从传习实践活动中有获得感,让“文明实践”避虚就实、直抵人心。

  生活是优秀传统文化最肥美的土壤。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山东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方面积极拥抱新诉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从“场景化”“生活化”入手,作出有益尝试。

  我省按照“项目化”工作思路,自2015年以来评选并扶持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171个,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43亿元。

  9月24日晚,全球逾2亿观众通过电视和移动端收看秋晚,共赏尼山月光。晚会结束后,一则“央视秋晚举办地——尼山圣境对游客开放”的消息传遍朋友圈,让大家对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尼山圣境充满了向往。“传统文化+旅游”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融合。

  记者了解到,我省深入实施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保护规划,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的趋势。尼山圣境通过央视秋晚“一炮而红”,就是这项工程的重大成果。

  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施“七区三带”片区规划,“十三五”以来实施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865个。深入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105个县(市、区)建成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记忆”工程扎实推进,第一批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全部建设完成。探索形成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的保护模式。

  深化实践养成。记者了解到,山东在全省城乡建成基层“道德讲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万余所。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发展到2万多个。深入实施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在全省城乡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9.5万余个,建设命名四德工程示范市10个、“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市、区)95个,示范县(市、区)实现一县(市、区)一道德品牌。

做好“文化+”,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青春

  大型系列文化纪录片《齐鲁家风》第一季、第二季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齐鲁大地上传承的脉脉家风,温润着这里的人们,敦养了山东人的品格,成为一部展现山东形象的最佳“广告”。

  “这就是影视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魅力所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颜东升说。传统文化的表达,选对方式特别重要,而如今影视作品,就是山东的突破口之一。

  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基地,几部重量级大片正在拍摄制作。今年6月,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举行,让“电影之都”青岛蜚声国际。

  不只是内容,在基地建设、硬件设备上,山东也要走在前列。颜东升说,一个成功的影视基地,要让影人“拿着剧本来,带着片子走”。如今,山东以青岛东方影都为龙头,推动影视策划投资、拍摄制作、影视发行等各环节集聚发展,培育影视产业新业态。“产业链条成熟了,我们讲好山东故事,将更有底气、更具便利。”

  记者了解到,山东力促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用创新创意寻找传统文化新的打开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

  最近一段时间,一组“孔子”表情包在网上“火”起来,下载量节节攀升。这款表情包的设计者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团队,院长潘鲁生表示,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因循守旧、复制粘贴出不了好作品,把时尚元素融入,让文化内涵表达,不仅能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能提高文化产品本身的附加值,这是“双赢”。

  我省大力发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塑造“山东设计”“山东创造”品牌形象。预计到2022年,创意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

  “文化+”让传统文化走向新生。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山东还将实施“互联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延伸旅游、演艺、休闲度假等文化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消费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省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29个省直部门、单位协同推进。仅2017年,全省就开展了1000余项、近5万场次活动,共吸引1.33亿人次参与,省市两级财政投入文化消费引导资金1亿元,直接拉动文化消费4.2亿元,实现消费总额206.7亿元。

  墙里开花,墙外也香。为推动传统文化产品“走出去”“卖出去”,我省启动实施“一带一路”齐鲁文化丝路行,举办富有中国气派、齐鲁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加速转变为文化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添柴加火,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不竭的山东力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