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出院后社区康复如何帮他们回归社会?打开心门

2018-10-10 11:23 济南时报阅读 (225197) 扫描到手机

已十多年没犯过病,崔东(化名)对于此前因精神分裂症摔东西、打家人的过往已不愿再多谈,“那一页已经翻篇了”。如今,他坚持每天吃药、出门散心,就是不想再回到“牛角尖”里去。“多数精神病人在病情稳定后是要回到社区康复的,只要服药依从性好,他们其实是可以重返社会的。”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前,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初培珍说。

  回家的患者

  走出精神病院,他组建了美满家庭

  像往常一样,8日,崔东又准时来到家附近的小公园散步,除了中风留下的腿脚不便,其他与常人无异,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也愿意主动与人攀谈。

  但十几年前,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工作中和同事产生矛盾,心头的疙瘩总是解不开,与自己反复斗争了一年后,崔东终于“爆发”了——他在家摔东西打人,一直喊着有人要害他,胡言乱语。家人这才意识到原来那个一直“看起来不太正常”的崔东真病了,这才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

  经诊断,崔东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已出现幻听幻视和被迫害妄想。第一次住院,他一待就是4个月。出院半年后,病情又发作,第二次出院后,他的病情就没再发作过。他把这归功于坚持服药。“我自己也想摆脱疾病,所以就给自己打气,坚持每天服药,控制得就好。”

  总结自己之前发病的原因,崔东说,“那时太年轻,考虑问题太固执,应付人际关系的能力太欠缺,心理因素欠佳,事情其实没那么严重,自己考虑严重了。就一直钻牛角尖,出不来了。当时我也想自己走出来,但就是摆脱不了心魔。到最后犯病,也是个积累的过程,心理垃圾积累得多了,如果当时自己能早找医生治疗,或家人早发现,也不会那样了。”

  病情稳定后,崔东也娶妻生子,又找了一份工作,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如果他不主动提起那段病史,几乎没人会知道他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

  居家的医生

  一己之力,家访社区里109个病人

  崔东第二次出院后,就一直在社区康复。他所在的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社区精神病人救治基地,辖区内有109名精神疾病患者。

  谷延花是负责管理这109人的唯一专职医护人员。她需要一年4次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对不稳定的患者联系居委会和派出所送医治疗。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每年一次全面健康查体,并定期培训患者家属,教他们如何督导患者服药,及时发现患者发病前的征兆等。

  作为一名专职医护人员,接触了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谷延花已从一开始的畏惧变成了如今的同情。

  “确实碰到过,我到病人家里去,病人正好发病想打人的情况。但我看到的更多是家属的无奈,有的患者家属和我聊着聊着就哭了起来。”谷延花说,有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本该是让人照顾的年纪,却得照顾他们40多岁患精神病的儿子,“他们担心自己有一天不行了,孩子怎么办。而且家有精神病人的家庭都很贫困。他们怕被人瞧不起,不愿与外界过多接触,我希望他们能得到来自外界更多的关怀。”

  ●困难待解

  社区康复最后一公里待打通

  社区的有效管控确实已将很多隐患扼杀在了摇篮中,目前辖区内1/3的患者已回归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此前,社区一名男性出现了多疑、冲动等倾向,社区医生发现后,及时推荐患者到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避免了悲剧发生。还有一位女性居民,到北园社区卫生中心看病,说自己胃疼、头疼。但医生反复检查几次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与患者谈心后医生发现,患者由于年龄越来越大,一直没有找到对象,慢慢产生了心理问题。经过心理疏导,这位患者解决了困惑,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初培珍说,精神病院床位有限,且治疗负担重,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是要回到社区治疗的,社区就成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的“桥梁”。但这座桥梁在现实中往往并不牢靠。

  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杨红梅介绍,目前济南市精神疾病防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社区康复能力”,专业精神科医生为患者定期家庭随访,是保证患者不复发的必要条件。但这个环节目前也是最薄弱的。

  目前,我市在册的严重精神病人就有2万余人,全市专业精防医生只有240多名。去年我市曾培训合格了127名医护人员,以保证每家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都有一名掌握基本精防知识的医护人员。但这些医护人员只能满足基本的随访工作,无法满足诊断和治疗需求,而且很多医护人员并非专职,还承担其他工作。相对于庞大的患者人群,精神疾病防治一线的医护力量还是非常薄弱。(记者苏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