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2018-11-16 09:44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99248)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孙雅琴 报道

本报11月15日讯 秸秆、稻草、浒苔等将有望转化成生物纤维,做成漂亮衣裳穿在身上。11月15日,“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青岛大学揭牌成立。记者了解到,向海洋要纤维,向陆地植物要纤维,寻找、开辟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纤维来源,将会是该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

据了解,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举措。今年10月16日,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这也标志着“国字号”落户青大。

揭牌仪式上,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同步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青岛大学韩光亭、夏延致两位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另有来自高校、院所和协会的7位专家任委员。

实验室将来承担什么样的研究任务?韩光亭介绍,实验室将针对新型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的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重点围绕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生物多糖纤维成形、生态功能纺织品创制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任务,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推动海藻纤维凝胶纺丝制备工艺等10项发明专利成果成功转化,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并成立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产业化推广,发挥生态纺织、新材料、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助力山东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新旧动能转换做出积极贡献。

“依靠山东省纺织大省的产业优势,建设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推动我国整个纺织产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基础优势。”韩光亭说。

“实验室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开辟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纤维来源,向海洋要纤维,比如海藻、海带等;向陆地植物要纤维,甚至可以从废料中提取纤维,比如秸秆。”夏延致教授介绍,生物多糖是陆生植物和海洋植物含有的、可用于制备生物纤维成分的统称。“而当前或者说一百年来,人们消费的60%以上的纤维均是合成的,以石油为原料,不能生物降解,穿着舒适度也不符合高质量的生活要求。”夏延致说,相比之下,来自海洋、陆地的一切植物都富含纤维,且数量无限,如果将麦秆、玉米秸等生产废料或浒苔等海洋植物利用起来,那么舒适、环保、可持续的纤维将源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