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事小处见真章 青岛三部门亮出成绩单

2018-12-10 08:02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09550)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李晓哲

12月9日,在2018年青岛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中,市卫计委、市司法局、市质监局三部门亮相,在向市民报告一年工作亮点时从小处着眼,实实在在办好那些虽小但却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事。

市卫计委

药品集中采购,已节约资金近5亿元

2018年,岛城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部门联动控费机制,医疗费用增幅明显回落,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渐趋优化,联合控费取得预期成效。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了符合本市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考核指标体系,开发建设了“市公立医院综合管理绩效考核与评价信息系统”。同时,实现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员工及患者满意度测评全覆盖。

岛城还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和莱西市开展居民医保费用按区域人头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在市中心医院和市口腔医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山大青岛齐鲁医院、市中心医院和即墨区人民医院列入国家、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示范试点。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岛城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岛城以即墨等区(市)为试点,全力推进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建立纵向联合的紧密型医共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医保按人头付费”工作模式,对到基层服务的医务人员从职称评聘、绩效工资、补助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即墨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全市成立妇儿、精神、感染性疾病等专科联盟,延伸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构建就医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全市19家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组建医疗集团6个,县域医共体11个,专科联盟7个,远程协作网9个,覆盖335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内派出专家到基层帮扶2244人次,提供诊疗服务37032人次,实施手术1068台次。

在市妇儿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3家医院试点建立总药师制度。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在青大附院、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3家医院开展“一票制”试点,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集中采购药品33.6亿元,已节约资金近5亿元。规范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采购总额达3.4亿元,减轻群众负担6800万元,采购率和采购金额在全省名列第一。

市司法局

服务更接地气,社区均配备法律顾问

今年以来,青岛市司法局聚焦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为切入点,出实招、办实事,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据悉,岛城市、区(市)两级均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其中省级示范化中心建成率达50%。在141个镇街、1300余社区(村)分别建成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和司法行政工作室,其中市级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站50个、规范化司法行政工作室200个,全市1/3以上公共法律服务站达到规范化标准。目前,岛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实现市、区(市)、镇街、社区(村)四级全覆盖,城区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制定《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管理手册》,实现服务大厅规范运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站、司法行政工作室制度上墙、档案管理和服务流程等规范建设,实现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工作阵地前移、服务重心下移。

青岛市司法局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公证、司法鉴定远程视频服务,通过视频连线为群众提供公证和司法鉴定业务咨询服务。引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自助机器人,拓展智能化便民渠道。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开通法律援助网上申请预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集合山东法网、青岛司法行政网、青岛普法和青岛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青岛法律援助新浪微博打造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在线法律咨询、资料查询等服务,年内发送手机报2万余条,群众线上法律咨询及时答复率100%,群众“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一些法律难题。

岛城大力实施“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工程,建立法律顾问工作信息、值班时间公开公示制度,普遍建立微信工作群,落实法律顾问“AB”角保障制度,构建起实地坐班、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多元供给模式,并推动各区市建立集个人信息、定时值班、工作台账、服务项目、监管考核等于一体的“信息化考核管理平台”。全市1400个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覆盖6400个村居,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事项5万余件次,参与调处纠纷6500余起,为社区(村)治理提供法律意见2700余条。

市质监局

电梯应急处置,解救被困乘客4447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高层建筑的普及,电梯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10月底,岛城共办理使用登记的电梯近6.2万部,其中住宅电梯约4.7万部,近几年电梯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2018年以来,青岛市质监局先后组织开展“大快严”集中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对学校、医院、机场、车站、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切实保障市民乘梯安全。今年岛城还修订《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在电梯安装、使用、维保等各个环节中的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以及质监、建设、规划、通信等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已于去年年底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如果乘客被困电梯,只要拨打96333,说出轿厢标识牌上的六位标识码(相当于电梯身份证号码),系统将自动识别电梯所处位置,并立即调度签约维保单位前去救援。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自运行以来共处置电梯困人故障2036起,解救被困乘客4447人,救援人员从接到求助电话到抵达现场平均用时9.88分钟,远低于30分钟的国家规范要求,现场救援平均用时4.85分钟。

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方面,据统计,青岛市目前梯龄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2000余台,其中80%以上是住宅电梯。为切实解决老旧电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从2016年起市南区先行试点,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市南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办法》,通过政府资金进行补贴,促进业主和电梯使用单位对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改造。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有效减少了电梯安全隐患,其所在小区因电梯困人等故障引发的投诉举报大大减少。其他区市也相应开展有关工作,全市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持续推进。市北区已连续三年对全区在用电梯投保安全责任险。崂山区、城阳区也有部分小区投保电梯安全责任险。通过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和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电梯事故社会救助系统,有效提高了救助赔偿能力,化解事故处置风险,避免或减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