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温暖杀手”:取暖神器有风险,使用须谨慎!

2018-12-16 10:47 中国搜索阅读 (90123) 扫描到手机

寒流汹汹,小伙伴准备好没?yes,sir!

为了暖洋洋,电热毯、“小太阳”、暖宝宝早已“尽在掌握”,冰点以下的日子就靠他们“续命”!可是,这些满载期许的取暖神器,也可能会留给你一种特别痛的“伤害”,那就是“低温烫伤”!

网友郭女士在朋友圈晒图:因为贴着暖宝宝睡午觉,导致肚子被烫起水泡!而像郭女士这样被烫伤的人还不占少数。

冬天是烫伤的高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医院的烧伤门诊爆满,甚至要排3个小时的队。这些患者当中,1 / 3 都是被热水袋、暖宝宝烫伤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科的数据显示:

2018年1月5日,普通门诊就诊人次247,其中76人是热水袋低温烫伤,超过三成!

2017年12月23日,122个病人,58个病人低温烫伤,占到一半;

其中上午半天,烧伤病人就诊数达到79人次,其中热水袋低温烫伤就诊病人37人。

为什么会发生低温烫伤?

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但这就是事实!那为什么摸起来并不烫的暖宝宝和热水袋却能烫伤人?

因为有一种烫伤,叫“低温烫伤”,只要温度在 44 ℃、持续 6 小时以上,就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物,虽然温度不高,通常都是大家能够接受甚至是感觉舒适的温度,但长时间与某处皮肤接触如同“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低温烫伤。比如熟睡、瘫痪、麻醉等情况下,把暖手宝、热水袋压在脚下,放在身上,经常不能立即发现低热带来的皮肤损害。

这也是低温烫伤的厉害之处!高温烫伤会让人第一时间就躲闪,可低温烫伤非但不会躲,甚至还感觉舒适,让人没有一点点防备。

此外,低温烫伤还有个特点,虽然损伤的面积不大,但伤得却很深。有些低温烫伤的病患,实际创面深度可深达肌肉或骨膜。换句话说,暖手宝把皮肤及皮下的组织,一点点都“烧熟”了!

低温烫伤为啥这么“厉害”?

瑞金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郇京宁医生解释,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损伤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较小,看上去烫伤似乎不太严重,也就容易被忽视。不少患者不把低温烫伤当一回事,以为只要自己涂抹点药膏就能好。这样就耽误了就诊时间,导致后续发生感染甚至溃烂不愈。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

1.热水袋可以用,但别用一整晚,睡着后最容易中招。

2.暖宝宝不要贴身用,更不要贴着睡觉。

3.电热毯用来暖被窝可以,开过夜不是个好习惯。

哪些人群易发生低温烫伤?

1. 婴幼儿

婴幼儿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取暖物品,但他们“表达能力欠佳”,如果家长未能细心照顾,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2.儿童

儿童虽然具有表达能力,但是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往往忘记自己取下暖宝宝,也需要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3.老年人

老年人因年龄原因皮肤感受迟钝,对温度刺激反应不灵敏,在低温持续作用下易被烧伤。

4.皮肤感觉功能暂时或永久减退的人群

麻醉术后患者、瘫痪、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暖宝宝,如果使用,需要旁人精心照顾,避免低温烫伤。

5.创面难愈合人群

糖尿病人群、部分皮肤病患者在烫伤后容易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并形成慢性溃疡,使用暖宝宝前需咨询医护人员。

低温烫伤如何处理?

1.第一时间凉水冲,冷敷。冷疗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数小时,水温不宜过凉,常温(室温)即可;

2.冷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疱皮,避免疱皮撕脱造成创面裸露、加深、感染;

3.不要自行涂抹药膏、偏方、秘方,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4.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哪些情况下需要就医?

1.皮肤上出现小水泡。

2.皮肤红肿或发黑。

3.感觉疼痛,或皮肤与衣物摩擦时疼痛。

温馨提示:

暖宝宝终究是外物,通过暖宝宝产生的热量取暖,人体自身的产热功能将降低,长期使用暖宝宝将会降低人体自身的热平衡调节能力,会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应该减少对暖宝宝之类“取暖神器”的依赖。

面对冬季的寒冷,我们可以多活动让身体自己产热暖和起来,同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以及把秋衣塞进秋裤里,把秋裤塞进袜子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