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员工父母发报恩费一举多赢

2018-12-18 09:19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53359) 扫描到手机

文/苑广阔

湖北宜昌有一家生产齿轮机床的民营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现有员工470余人。11年来,这家企业一直向骨干员工发放一项特殊福利——“报恩费”。这项福利的受益人是员工父母,从2007年开始,这笔特殊津贴从最初的每月200元,逐渐增加到现在的500元。11年共发放报恩费400余万元。(12月17日《楚天都市报》)

所谓“报恩费”,就是企业给予优秀员工、骨干员工的一项额外福利,但是这项福利不是直接给予员工本人,而是定期发放到员工父母的银行账户上。这样更能让员工父母体会到一种自豪感。实践也表明,很多员工父母每月收到这笔数百元的“报恩费”,都会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炫耀”,可以说让他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了极大满足。这其实也是一种孝道,是企业替员工尽了孝道。

当然,并不是企业每个员工都有“报恩费”,只有那些工作努力、业绩突出的优秀、骨干员工才能享受这样的福利和荣誉,而且还是动态化管理,每年都有新的员工获得这一资格,也有员工会失去资格。所以,这一制度首先对企业员工会产生正向激励作用,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良性竞争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有了这笔“报恩费”,多数员工父母在为子女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会叮嘱子女在单位要努力工作,不辜负企业的这份爱心和善意。这对于企业稳定员工队伍,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具有积极意义。该企业实施该项制度11年来,没有一名骨干员工流失,“报恩费”在其中显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社会效益和弘扬传统孝道理念、孝德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这一人性化管理举措,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尽管尽孝不一定非要用金钱,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金钱上对父母十分吝啬,那么恐怕也很难指望他能很好地尽孝。更进一步说,如果企业不给员工父母发放的这笔“报恩费”,有些员工可能就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给父母一份“孝顺金”。

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这一做法,也等于在员工中倡导和弘扬了传统孝徳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该企业在11年里总计向员工发放了400余万元的“报恩费”,而由此带来的有形无形价值,显然是400余万元所买不到的。而这些都值得更多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