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头版头条、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专题报道——青岛:青春之岛听“习语回响” “声声不息”传巾帼强音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国30余位女性传媒社长(总编)走进青岛,深度感受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深度调研妇联组织围绕中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创新实践,重磅推出《青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以细腻、多维、独特的视角解读青岛,讲好青岛故事,展示巾帼风采,传播青岛好声音,进一步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为青岛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5月10日,中国妇女报、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专题报道青岛市妇联抓住节点契机、链接专业资源、分层分众推介、联动媒体宣传,叫响“习语回响”主题宣讲品牌,创新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经验做法。学习强国、中国妇女网、齐鲁女性等媒体给予关注转发。今天刊出系列报道上篇,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专题报道
▲齐鲁女性报道
花香四溢的农家小院,设备齐全的健身广场,干净整洁的10米车厢,生机勃勃的绿色麦田,甚至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长条板凳……“她”在哪里,哪里就是一间活力十足的“课堂”,党的二十大精神、妇联组织的工作重点、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优秀女性的奋斗故事,在“她”的口中变成了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这力量驱动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511万妇女前行,在这座城市奔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的途中,发出前所未有的“巾帼强音”。
“她”,既是活跃在山东青岛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也是在青岛市妇联的号召下集结“成团”的巾帼宣讲员。
寻找能讲、会讲、爱讲的“身边人”
不仅如此,在即墨区北安街道新都社区的“新都微视”短视频平台上,记者看到由社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短视频合集。这些短视频均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进行播放,也为巾帼宣讲队伍补充了来自基层的新鲜血液。
“新式宣讲”:
唱得更比说得好,演得更比唱得好
据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市妇联通过线上线下、视频会议、云接力等形式,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我奋斗 家国美”等多项联动活动,润物无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妇女、走进家庭。
“青岛故事”:
跨行业、共奋斗的情感共鸣
左手高高举起,用力握成拳后又在胸前收紧,高嵩面带微笑地结束了这次宣讲。作为一名巾帼宣讲员,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航空救援大队飞行员高嵩将自己成为目前“全国消防唯一女飞行员”的经历通过这一“特别”的舞台分享给了更多的人。
“习语回响”主题宣讲走进青岛消防救援支队
对高嵩来说,新舞台的“特别”之处,在于台下的听众不再局限于消防救援队伍的战友们,在加入青岛市巾帼宣讲团之后,高嵩有更多的机会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了解消防救援、了解女消防指战员、了解女消防飞行员。
打破行业壁垒,是青岛市妇联为展现“青岛故事”中的女性元素所做出的一次有益尝试。
与会领导与青岛消防救援支队"火焰蓝"巾帼宣讲团成员合影
在这些巾帼宣讲员中,包括中国首位女性市政工程潜水员、青岛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洋和青岛市三八红旗手、真情巴士集团K3路公交驾驶员于婳。陈洋以自身经历鼓舞行业女性不断攻坚克难、创造崭新业绩。于婳则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中,以近年来真情巴士集团智慧公交和绿色出行发展成果、身边同事参与的车厢内外助老护童等感人的文明故事为载体,让“10米车厢”变成了巾帼宣讲的“舞台”。“城市公交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以‘10米车厢’为平台,真情巴士为群众出行谋福利,为城市文明添暖色,这是我们‘公交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作为。”于婳说。
如今,青岛市妇联正在带领巾帼宣讲团“走出去”,走进城乡社区、企业、机关、高校等。今年3月8日,青岛市举行“习语回响”主题宣讲活动。现场,既有话剧形式的“新式宣讲”,也有“最美家庭”代表现场讲述自己小家故事的“传统宣讲”。“‘习语回响’主题宣讲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和为民初心,宣讲活动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名观众。”活动结束后,一位观众在青岛市妇联微信公众平台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青岛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习语回响”主题宣讲活动《巾帼建功宣言》
宋立春告诉记者,下一步,青岛市妇联将持续叫响“习语回响”主题宣讲品牌,全媒体互动、全系统联动,发挥巾帼宣讲团优势,突出队伍多元化、受众精准化、内容成果化,发挥巾帼先模、巾帼红色、家庭家教家风等宣讲队伍作用,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宣讲,讲好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讲好“青岛故事”、讲好巾帼奋斗故事,引领岛城妇女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精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