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发力产城融合发展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提升

2023-05-27 17:45 中国新闻网阅读 (81239) 扫描到手机

图为枣庄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项目卷绕车间员工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 刘雅丽 摄

  中新网济南5月27日电 (记者 沙见龙)走进位于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龙电华鑫综合锂电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头戴安全帽的建设者们有序施工,大型挖掘机、工程车协同作战,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是当地在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导入的又一百亿级重大项目。

  上述锂电产业园位于枣庄高新区张范产城融合示范片区,项目的落地为枣庄锂电全产业链再添关键一环。据枣庄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崔玉红介绍,产城融合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布局,近年来,该区瞄准新能源锂电产业赛道全力冲刺,一批批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在此落地生根,形成了“全链条、全绿色、全覆盖”的产业格局。

工人正在兰山现代物流城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内挑选货物。 孙磊 摄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当下,传统产业园区已成为过去式,数字化运营管理正逐步成为园区打造高效运营管理的新模式。”枣庄市高新建设集团监事胡修清介绍告诉记者,作为包含生态、集聚、完善、融合为一体的高科技园区,云溪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后将进一步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形成产业与城市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工业生产集约高效,印证了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脚步。满庄镇是泰安市的工业中心和南部辅城,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镇区拥有省级园区大汶口工业园,省级化工园岱岳化工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随着镇区发展,能够有效承接泰城人口、产业、功能转移,充分实现镇区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截至2022年底,满庄镇注册公司4258家,其中“四上”企业533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27亿元。

  今年以来,临沂市兰山区实施商贸物流首善战略,以建设现代物流城为“头号工程”,其中,国际陆港片区遵循“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努力建成“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产业供应链中枢、枢纽经济创新驱动的城市发展新引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级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实现从“物流之都”迈向“现代物流之都”。

工人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机电制造产业园的一家企业生产车间检测主板。 郜玉华 摄

  同样在临沂市,兰陵县装备智造新城内一座座标准化工业厂房整齐排列,各生产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忙生产。这些企业所在的厂区周边村镇,有超过一半村民都在厂区工作。他们当中,有不少是通过易地搬迁,从厂区拆迁村搬迁到周边新建的社区。

  兰陵县装备智造新城的从无到有,是当地农民易地搬迁与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将移民新村和产业园区结合在一起,当地居民还可以就近到工业园区就业,获得稳定收入。此外,在与兰陵县装备智造新城仅一街之隔的青山社区,统一规划建造了房屋和配套基础服务设施,改善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高端机电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产业园项目建设顺利,达产后年产驱动系统50万台(套),将供应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该制造产业园作为企业发展的承载体和产城融合的主阵地,目前已聚集相关企业40余家,成为空间匹配、人才集聚、创新引领、技术驱动的科创智造产业聚集区。

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机电制造产业园的一家企业,村民变身产业工人组装电动扫地车。 郜玉华 摄

  近年来,牡丹区在加快产城融合发展中还特别突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据了解,该区在吴店镇规划建设的滨河花园安置区、东方新区等已投入使用,玫瑰园健康小镇正在进行装饰工程,累计可容纳住户2300多家。小区配套设施齐全,附近酒店商超、医院学校等都有,产城融合发展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吸引更多年轻人集聚,城市才能更有未来。”德州市庆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石然告诉记者,该县着力做好人才“引育”文章,提出“东融、西提、南延、北扩、中优”战略,全力打造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域规划实施了七大类60余项城建项目,城区面积从24平方公里扩大至54平方公里,率先在山东实现全域“两个清零、一个提标”。

  石然称,庆云县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创建渤海教育小镇,打造文旅康养名城,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10年间,庆云县人口净流入2.34万,增幅位居德州市前列。

  “产城融合既是助推区域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在山东从事产城融合专班工作的负责人,吴成龙认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推进,有利于让城市特有的活力和能量、信息优势、科技优势、综合服务能力等要素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以产业为保障,不断带动农业人口生活方式向城镇化转变,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实现产城共建、资源整合、功能共优、人口集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上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