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全面开启
半岛网6月8日讯 (记者 王禹涵)6月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广兴里里院会场正式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守信,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崔作,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潘峰出席启动仪式。
仪式上,韩守信发表致辞,崔作为进入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录的2家非遗项目授牌。会上发布了2023年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计划,围绕“可持续发展·非遗同行”主题,我市将开展111项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活动。陈氏锔艺、臻艺贝雕等8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共促非遗产品的开发和成果转化。会上还进行了优秀非遗传承项目的展演,传统武术鸳鸯螳螂拳、民乐二胡、莱西木偶戏、古彩戏法等非遗表演项目纷纷登台亮相,引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会场外,是2023年青岛“非遗购物节”的主展区。今年的非遗购物节,设立了非遗美食区、非遗体验区、非遗购物区三大区域,集聚了高家糖球、流亭猪蹄、郑庄脂渣、王哥庄大馒头等非遗食品,陈氏锔艺、孙氏沉香、刘氏泥塑等非遗手工体验项目,以及臻艺贝雕、平度草编、核雕等非遗工艺品,共组织非遗商户40余家。市民游客可在购物节上品非遗美食、赏非遗技艺、购非遗精品,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除了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位于龙口路5号的青岛非遗主题展馆也正式对外开放,在非遗馆开馆首展——“山海”民俗主题展上,精选国家级项目如“即墨花边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如“大欧鸟笼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如“海产品制作技艺”等具有青岛特色的非遗项目作品参与展览,推出“山、海青岛市民俗非遗主题展”,展示青岛地域特色、突出海洋文化特征。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市各文化场馆,各区、市文化部门将开展公益讲堂、社会教育、普法宣传、文博“五进”等百余项线上线下公益文化惠民活动。通过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的举办,更好地实现“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守护共同精神家园”的目标。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方位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圆满完成“非遗在社区”国家级试点任务,青岛作为典型在全国总结会议上作经验介绍;青岛老城成功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胶州市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东流亭社区获评省文化生态名村,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岛城一张靓丽的名片。
未来,我市将牢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进一步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价值,探索文化遗产“活态利用”新方式,创造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2023级学生开学典礼举行
- 中共青岛市即墨区纪委关于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 2023北方(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暨第二十八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网络保障工作
- 瑞思德荣获“2023中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二等奖
- 欢天喜地庆丰收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青岛主会场活动在城阳举办
- 青岛市新媒体协会首个区域专业委员会日前在莱西成立
- 2023年山东省网络举报宣传日活动举办
- 三次的期盼,为了这璀璨的绽放!“上合控股杯”2023上合示范区(青岛)马拉松9月24日鸣笛开跑
- 这里有地道“莱西味”!莱西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正式启动
- “健康中国•活力机关”青岛市市直机关第十届体育联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