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绿色低碳,山东首条云巴将搭载满满黑科技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济南要开工建设首条云巴线路。1月31日召开的济南高新区2023年工作动员大会传出消息,云巴项目将落户高新东区。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山东省首条云巴线路。云巴是什么?云巴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一时间,云巴成了济南人关注的热点。记者通过采访揭开云巴满满的黑科技。
高智能交通工具来了
云巴是比亚迪集团打造的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高智能、高安全、高适应的特色。云巴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综合调度系统、自动定位系统;实现站台无人化,乘客人脸识别进站,无感通行。云巴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15米,且拥有独立路权,可建设在高架,也可建设在地面。
与其他交通工具对比,云巴具有建设周期短、出行效率高的优势。据了解,云巴的建设周期、建设费用都比地铁项目低;运力为0.6万-1万人次/小时,运力比BRT快速公交大,比地铁低;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比BRT快;使用动力电池供电,在能源方面更加绿色低碳,有助于城市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济南云巴项目为环形线路,具体开行模式尚未确定,但云巴的运行非常灵活。每辆车的车厢最多为3节;线路开行初期发车间隔可以根据客流变化调整,发车间隔最低可降至2分钟。
破解区域交通痛点
每天早上,在费斯托上班的郑先生搭乘地铁2号线在终点站下车,坐上公司的班车,15分钟后,他进入厂区,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未来,云巴开通后,高新东区的不少企业将省下开行班车的成本。
高新东区面积近120平方公里,这里拥有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生命科学城、智能装备城三大产业园区,以及海川中学、山东英才学院、山东职业学院等院校。随着片区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带来了居住人口的集中,并产生了大量“潮汐族”。“潮汐族”住在高新中心区或市中心,通行成本很高。为方便员工,不少企业要为员工布局倒班宿舍和班车,这都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提升区域交通承载力,实现与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成为片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高新东区是我市重要产业发展区,集聚了大量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亟需融入全市轨道交通体系,实现与城市其他区域的高效互联。云巴项目的建设恰如其时,非常契合片区发展需求。”据济南高新区建设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云巴项目,可以实现高新东区产业空间与大运力轨道交通的串联,解决企业到地铁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释放大量私家车路权;实现各产业园区之间的内部循环,让更多企业在园区内加强联系,找到上下游协作伙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版块与彩虹湖片区、孙村核心区等商贸版块的串联,实现和完善产城融合。
线路比选已启动
今年1月初,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发布《济南市低运量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超限性评估专题研究及后续服务采购公告》,采购范围为完成济南市低运量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超限性评估专题编制工作。一时间,人们对全省范围内首条云巴充满期待。
前期,济南高新区建设管理部已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开展了线路比选工作。高新区有关单位已对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蓄势待发,做好了云巴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和拆迁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开工。
- 山东抛“绿色低碳”橄榄枝 吸引青年企业家来鲁投资兴业
- 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航运低碳配套产品——抢下先手棋 布局新赛道
-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持续发力智能化船舶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突破及市场开发
- 林武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时强调 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 光大银行推出绿色低碳主题信用卡 助力绿色消费
- 林武在德州泰安聊城调研时强调: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青岛高新区做强绿色经济 打造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 公益植树开展“低碳环保行”,锤炼价值观深化必普文化
- 周乃翔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扛牢责任 改革创新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行稳致远
- 《瞭望》点赞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技改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