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桃李盈门时,百诗已吟成——青岛诗人、教育家刘少文一手执教鞭,一手书写“城市史话”

2023-02-05 17: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393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张文艳

回顾节假日,青岛的各大景点和庙会人气很旺。关于青岛的景点、节会、人文,一位诗人的记录最为全面和详实,他的诗稿被公认为具有近代青岛“城市史话”的价值和意义,是弥足珍贵的传世佳作。他,就是《青岛百吟》《秋溪诗稿》的作者刘少文。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刘少文的后人,跟随这位诗人的笔端,走访青岛,再现这座城市光影斑驳的沧桑岁月。

求学青岛

成绩优异,执教母校

梅花开处送君行,节过中秋月又明。

垂白高堂游子梦,艰难远道弟兄情。

风生海国寒应早,兵满家园盗益横。

离乱未容姜被稳,更堪孤雁叫声声。

刘少文的这篇《寄怀季三弟》,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兄弟之情。来自诸城东武刘氏的两兄弟,在青岛闯荡。一位是为青岛留下近代城市史话的诗人、教育家,一位是济世救人、闻名遐迩的中医专家,他们也是东武刘氏家族文、医的代表。

刘季三

刘季三的儿子,青岛医学专家、文史学者刘镜如先生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伯父刘少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博学多才,“每次去伯父家,我都很紧张,因为他治学严谨,对我要求也高,看到我就会叫我过去,考我最近读的书”。所以,在刘镜如童年的记忆中,伯父是严厉的,这恐怕也是作为老师的“职业病”。

刘少文是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在青岛四十多年,最后病逝在崇德中学的员工宿舍里。他为教书育人竭尽一生,最终倒下了。闻此噩耗,全校师生开追悼会为其送灵,同学为他立碑,葬于湛山公墓。

“为了纪念伯父,我的三伯父和父亲收集了他的诗稿,通过父亲的讲述和诗稿,我也更加了解了大伯父”,刘镜如先生给半岛记者讲述了伯父的生平和经历。

刘少文,原名刘筠,号秋溪,东武刘氏十四世。1888年出生在山东诸城逄哥庄,一个诗书继世之家。东武刘氏为名门望族。因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镮之三公和刘统勋、刘墉父子两代宰相,而获乾隆亲书“清爱堂”的匾额,赐诗“海岱高门第”。刘少文的曾祖刘大河和祖父刘象枢都是前清监生,父亲刘炎昌(景文)是十三世,一生致力于岐黄,焚膏夜读,终生不懈,崇尚医德,绵泽乡里。刘景文和夫人冯氏育有五子,长子少文,三子稚文,五子季三,另外两子早殇。

弟弟刘季三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走上从医的道路。而刘少文则在家庭的熏陶下,熟读《四书》《五经》,强记博识,刻苦攻读,培养了一生献身文学与教育的恒远志向。

求学的道路是漫长的,刘少文未曾停下脚步。

礼贤书院,一座由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开办的学校,在上海路上开启了“见贤思齐”之路。1903年,新校舍落成,“这是一所中国式的学校,包括它的建筑布局。学校的房屋各自封闭,并以著名的中国建房风格结为单独的院落。踏入正门,可以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院子,四周被教室包围起来。与此相连的东院面积较大,里面设有学生宿舍……”卫礼贤与妻子卫美懿在《我们在青岛的学校》中这样描述礼贤书院。

第二年,刘少文来到青岛,考入礼贤书院,师从卫礼贤学习中西课程,对他的人生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深厚的家学渊源,让刘少文脱颖而出,成绩优异,并获得了赴德留学的机会。

人生路,总是伴随着遗憾。刘少文没能赴德留学,父亲病了,作为长子,他必须回去主持家务,所以只得放弃这次机会,选择留校任教,以便随时能回家照顾父亲。闲暇时刻,他将自己的情感付诸诗篇,形成了早期的《秋溪诗稿》。

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爆发,坚守在青岛的卫礼贤经历了平生以来最恐怖、最真实的战火洗礼。日军的狂轰乱炸,让学校遭到重创,卫礼贤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房子也没能逃离被炮击的命运,一枚炮弹炸飞了学校屋顶的一角”,“我去学校那边看望大家,在前厅的一个角落的血泊里躺着一个学生,远处又是一个伤得似乎更重。我走向礼堂,无助的人们聚集在那里……”

刘少文只得离开青岛,返回故里。

“有这么一个地方,本是初次相逢,却让你觉得是久别多年的故土,一次短暂的邂逅,便再也无法相忘”,青岛和礼贤中学,对于刘少文便是如此。

居四十载

左手教鞭,右手诗文

桃李盈门指画劳,西洲博士姓名高。

卅年教泽知何似,大海回风万里涛。

母校,是刘少文的牵挂。“潮流所趋,内容虽逊昔日,而声誉之隆,不减当年也”,言语间,更充斥着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离开青岛,刘少文返回故里,居于张洋河畔。适园是一座清幽闲敞的园林,他和故里的学者们结洋浒学社,朝夕相聚,纵论国事,研讨学术,互相鼓励,以通经学。他熟读《尔雅》,说文部首脱口而出,扎实的文字功底,让后辈们佩服不已。

此时,诗文已经成为刘少文生命的重要部分,饮酒赋诗,游历东武名胜,在诸城铁园,留下《铁园诗》。

惬意的生活,没有磨灭他对母校、对青岛的思念,只是,日本侵略者侵占了那片美丽的土地,他已无法踏入。终于,1922年12月,青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23年,当母校礼贤中学发出邀请时,他立刻动身,只身来到了青岛,担任国文教员。

再执教鞭,此时的刘少文已经35岁,他的国学功底愈加深厚,讲台上,他神采奕奕,广征博引,深入浅出。而且他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倡坦诚做人,敬业爱国。他深知国家要富强,教育是根本,所以严厉的刘老师得到学生们的敬重。

1929年夏,刘少文暑假返乡探亲,写下了诗集《青岛百吟》。回到青岛,继续教书、创作。1933年,父亲刘炎昌病故,刘少文再度回乡奔丧,在故里读书侍母。直到1938年,才带着全家回到青岛定居,当时的礼贤中学校长、德国人苏保志,很器重刘少文的为人和才学,将他安置在礼贤中学的藏书楼里寓读。这栋1914年建起的藏书楼,由恭亲王溥伟题匾,劳乃宣题写《青岛尊孔文社藏书楼记》,收集了大量的经史子集和现代图书及外文书籍,为少文提供了研究学问的广阔天地。在此期间,刘少文先后执教于礼贤中学和崇德中学,任教中国语文课,再未回过原籍。

其实,生活中,刘少文是穷困的。微薄的工资,还要养活家中的妻儿,让他只能在生活的边缘苦苦挣扎。刘少文的婚姻由父母做主,妻子是位识字不多的农村姑娘,不过,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在艰苦的人生旅途中,携手共度余生。他们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成年后嫁人,儿子在动乱的年代里走失,杳无音讯,这对刘少文打击很大,使得他的高血压病愈加严重。

尽管如此,他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他始终保持着每日写日记的习惯,读到好书,也会写读书笔记。就连街头巷议、笔记文摘,事无巨细,都写在《秋溪日课》里。加上《劫后纪闻》等部分手稿,都存在青岛市档案馆里。

“己巳长夏,归省之余,铺簔绿荫中,把卷吟哦,以消永昼”,这是刘少文创作诗文时间和动机,眼前几片西瓜,呼唤放牛的孩童过来一起吃。累了,席地而卧,睡醒后,回到家中,热乎乎的饭菜已经上桌。何等舒适惬意的画面!

在青岛前后居住了40年,刘少文记录了大量的风土人情,将这些见闻汇集成诗句,一天能够吟诵十余首,十天就能得到百首绝句,实在不忍心就这样丢失,便随手找张纸,在膝上,用铅笔默记下来,“有庄有谐,无论无次,放诞猖狂,诗人结习,言之者无罪,是所望耳!”

叶恭绰

在诗中,青岛的沧桑往事、标志性景点、节日风俗,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青岛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他留下的诗作大都与青岛有关,他还给青岛起了一个名字叫青邱,当时被很多人使用,时任交通部总长叶恭绰来到青岛后,曾在《青邱游屑》里用过青邱一词”,刘镜如先生说。

笔耕不辍

写就青岛“浮世绘”

一卷成诗吟未休,哀猿日暮楚江秋。

胸怀不信区区地,容得人间万古愁。

刘少文的一生,除了游览、读书、写文、饮酒外,再也没有其他的爱好与消遣。他日夜共度,从不懈怠,即便“窗满冰花室不温”,仍要“把书强坐到黄昏”。行走在崂山之巅,他手握书本,坐卧在海滨松下,他手不释卷,公园亭榭,村野郊外,都伴随着他的读书声。在他看来,“书可怡情聊遣日,酒虽病肺却消愁”。

刘镜如先生说,青岛的旧书摊很多,伯父经常去逛,街头巷尾,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是台东仲家洼一带的礼拜集、西镇四川路一带的西广场,沿街设有很多书摊,多是读书人的家藏版本,其中不乏有一些珍稀善本,大伯几乎每次都去逛,买到好书,如获至宝。

1946年的一天,刘少文偶然买得一部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虽然价格不菲,却喜不自禁,他立刻写下了题记:“买此书壹万两千元,数若惊人,而今日物价较战前往往加万倍,此书谨加三千陆佰倍耳!然穷苦教员所得无几,唇焦舌敝,此已用去月入五分之一矣!数口嗷嗷,饥肠辘辘,乃作此不急之务,能无人讥其不量!然秋溪以诗为命也!况公度之诗尤所向往,或于其中稍有彻悟,则所获不既多乎!”

把诗文视为生命,买书不惜饥肠,刘少文即便吃不上饭,死活难保的时候,仍然在阅读诗书,可见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当然,生活中,刘少文好友很多,尤其是文人学者。抗战爆发后,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们纷纷离开了青岛,学校外迁,彼时只有中小学校,留下的文人墨客除了王统照外,其他的不太多。所以,刘少文交往最多的是中学教师,以及定居青岛的读书人,包括于春圃、丁揆野、陈鹤侪、孟方陆、张康侯、张镜芙、尹莘农等,他们往来于山林之间,海礁之上,酒肆之中,相互唱和,一觞一咏,倾吐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期盼国泰民安的到来,相互鼓励,聊以自慰。

刘少文在青岛谋生,生活困苦,经常穷到靠典当为生的地步:

典却征衣箧(qie)已空,饥肠真欲饱西风。

寄书忍向慈亲说,泪尽平安两字中。

虽然处境困厄,刘少文不坠青云之志,抱定把“一流诗品”传承于后世的夙愿,笔耕不辍。

字里行间,体现了他的为人和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关心。他不趋炎附势,广交文友,却不与官僚交往,更不参加教书以外的社会活动,尤其拒绝参加日伪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始终保持着中国人的风骨。

刘少文在青岛居住期间,正值军阀混战、外敌入侵,人民颠沛流离、社会动荡不安,作为一位爱国的诗人,他看到了国家的危急存亡,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苦贫困,他无奈,只能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用“生憎不用绕朝策,万里河山断送人”来为德国侵占青岛而呐喊,他用“兴亡不尽沧桑泪,同谷歌成唤奈何”表达青岛被日本侵占的哀情。

刘少文的诗,记录了青岛的沧桑历程。德国侵占青岛后,毁村驱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街道上的两乞儿,弟弟被车撞死,“高车何森烈,扬扬驰路歧。无辜者谁子,血肉纷淋漓。攮臂来相救,乃兄死不辞。天性出友爱,至诚岂自知。嗟哉诗礼族,同气日分离。纲常寄天地,视此行乞儿”,何其悲凉!

1927年秋,400多难民乘坐日本轮船,从胶州红石崖来青岛,因超载船覆,难民大都被淹死,酿成重大沉船案。刘少文闻讯后悲愤不能自已,写下了“沧海深,波涛恶,小船窄,风波虐。我死不足惜,父老兄弟姊妹三百人命将安托?”的诗句。

在刘少文的笔下,我们还可以看到民众被迫迁徙挪庄的悲惨凄楚,以及四方、沧口一带工人的艰辛,“三万弟兄齐洒泪,年年辛苦为谁忙”,以及小港一带苦力“惯衣褴褛餍糟糠,辘辘车声夜未央”的生活状况。

1945年8月15日,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刘少文喜极而泣,“八载流离苦,田园付劫灰。太平今有象,垂白好归来。狂喜翻成泪,心安可举杯。长为扶犁叟,深荷济时方”。

庙会老街

生动再现,佳节盛景

踏青挑菜过匆匆,萝卜场开尚古风,

十里红楼东镇路,衣香鬓影夕阳中。

立春之后,元宵佳节来临,青岛的大街小巷,透着欢乐的气息。诗人刘少文也用笔记录下当年的青岛庙会和老街景象。这首《游萝菔会》,描写的是正月初九东镇玉皇庙香火会开办时的场景,玉皇庙又称“清溪庵”,元代道教大兴天下,崂山太平宫在山外修建下庙,主祀玉皇大帝,选址杨家村建玉皇庙。《道经》有云:“正月初九为玉皇诞。”玉皇大帝生日即“天生日”,正月初九即为玉皇庙举会之日。北方民间,一向时兴“咬春”的习俗,立春之日,老幼皆生吃青萝卜,俗名“咬春”。正月初九,恰在立春前后,当地百姓定于“天生日”这天举节“咬春”。正月初九逢双节,玉皇庙庙会举行“天生日”和萝卜会相沿成习。

刘少文解释说,在青岛没有通商前,每到萝菔会开办的日子,仅有卖萝菔、竹篮者,朝山之人购之而归,所以得名。而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万货云集,车水马龙,虽然还保留着原来的名字,规模却扩大了,货品交易趋盛,成为台东一方商品交流节会,当年以“咬春”为俗的萝卜会已经成为举会之名了。

摸钉佳日继传柑,村俗香花盛佛龛。

耐阅兴亡银杏树,千年独占海云庵。

诗人注:正月十六日游海云庵,庵在四方村,有银杏甚古。

这是刘少文所作的《游海云庵》。海云庵庙会闻名全国,今年因疫情原因未曾举办,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不少人都表示还是海云庵庙会热闹。

海云庵位于青岛下四方村,村民以捕鱼、晒盐为业。坊间传说明朝年间,海边村民望见南海大士驾乘方木板漂海而来,村民们理悟其意,当地乡绅出面动员村民集资在这里建庙立祠,以泽被乡里。仿照古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之意,取名“海云庵”。庵舍落成之时恰逢正月十六满潮之日,此后村民便将这一天定为海云庵举会日,每年来此焚香朝拜。

诗中,摸钉佳日来源于《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是指正月十六这天,妇女群至门手触城门铜钉,为祝家中男子吉祥,而这天也正是海云庵庙会举办的日子,所以代指。“传柑”源于宋代兴起的宫廷礼仪。北宋时,上元夜宫中宴近臣,贵威宫人以黄柑相赠,正月十六正好在上元节的次日,故云“继传柑”。由此可见,刘少文博识强记,才高八斗。

在青岛十六踩圆的习俗中,吃着糖球,逛街耍年,赶赴佛龛前奉香献花,祝祷平安。庵里的明代所植的古银杏树,铺满半个庵院,以数百年的容颜,阅尽人世兴废。

提到庙会,必然会提到天后宫。刘少文在《游天妃宫》里写道:

家家门贴颂春词,独有羁人吴尽思。

随意孤游遵海去,天妃宫畔立多时。

今年,城市庙会的主场转移到了大鲍岛老街,中山路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联臂同游趁晚凉,电光如水绮罗香。

繁华第一中山路,才过升昌又鼎章。

刘少文所在的青岛,中山路是主街,俗称大马路,最宽敞也最繁华。“夕阳西下,灯火初明,鬓影衣香,肩摩毂击,真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也”。

四十载春秋,青岛已经成为刘少文的第二故乡,遗憾的是,直到晚年,刘少文也未能看到太平盛世的到来,1948年,他因高血压和中风与世长辞。

然而,他留下的诗集《秋溪诗稿》和《青岛百吟》,反映了青岛城市生活的众生相和人世沧桑,他与青岛近半个世纪的脚步相携相挽,风雨同行,他上探青邱旧迹,下及市街陋巷,茶坊酒肆、市井勾栏,无不纳于笔下。种种民生况味,一一闪现于诗行之间,堪称透视近代青岛的“广角镜”与“浮世绘”。

(部分图片摘自《青岛百吟》,部分来自网络,感谢刘镜如先生提供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