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哥棒棒的!五个月内捐献两次造血干细胞 只为救一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他身上流着我的血,就像亲人一样,我希望他一定要尽快好起来!”2月7日,青岛市第3位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刘鹏程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完成捐献采集。2022年9月,刘鹏程进行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因受捐患者病情的需要,如今他再次义无反顾为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捐献“生命火种”,由青岛市第149例捐献者成为第159例捐献者。
据了解,来自莱西市的刘鹏程今年42岁,是青岛鲁红信达砂浆有限公司一名普通员工。早在2009年他就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2017年,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不是抽骨髓,而是捐献成分血,是科学、安全的。无损自身健康却能挽救他人生命,于是刘鹏程决定留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记者在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见到了正在准备二次捐献的刘鹏程,精神状态饱满。他告诉记者,在去年首次捐献时,就认为“这是一种缘分”,并积极主动调整身体状态,顺利完成了捐献。时隔五个月,今年的二次捐献时间更加紧迫,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前需要提前注射动员剂以保证外周血满足抽取需要,所以为做捐献准备他在医院中度过元宵节,但刘鹏程并不认为是遗憾,“救人的事没什么好犹豫的,生命是第一位的。”随着采血泵的启动,鲜血从刘鹏程手臂缓缓流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一点点采集出来,并在采集结束后第一时间送往受捐者所在地。“有了第一次捐献的经历,现在也不紧张了,并且想到我和他在血缘上有了一些关系,也感觉心理上更亲近了,所以更加义不容辞。”刘鹏程坚定地说道。
刘鹏程还表示,非常感谢家人对他的信任。首次捐献时,他的家人虽然有些担心,但在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从外周血采集,并不伤害身体后,欣然同意刘鹏程的决定。“因为第一次捐献后身体恢复得很好也没有什么不适,家人更放心了,他们对于我二次捐献也很支持,以我为荣,我也想给家人做个榜样。”
得知刘鹏程对二次捐献丝毫没有犹豫,受捐者家属非常感动。他们从远方寄来感谢信,字里行间饱含浓浓的感激之情,“收到您同意二次捐献的消息,全家人都喜极而泣。感谢您拯救了我们全家……”一向直率的刘鹏程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他也写了祝福卡回赠给受捐者。“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毕竟第二次了肯定很不容易,一定要尽快康复回归幸福快乐的家庭”,这是他的心里话,“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挽救更多的人传播正能量。”
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玲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其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医疗技术和患者的身体条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合适的供者。“一般一次移植成功的几率就高,二次捐献鉴于受捐者的身体状况有的是细胞没有长起来植入失败,或者是这个病人又复发了,”王玲告诉记者,“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供者中找到完全匹配的几率很小,骨髓库的意义正在于此。希望大家积极加入骨髓库,捐献一份造血干细胞就可能挽回一个人的生命。小刘同学捐献了两次造血细胞,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令人感动。”
截至2023年1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已达320万人份,患者申请查询10万多人,捐献造血干细胞14628例。其中,青岛入库志愿者4万多人,成功捐献159例,入库志愿者和捐献者总数均为全省首位。自2022年3月份以来,青岛社会各界共同组建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胶东国际机场开通造血干细胞转运绿色生命通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取得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备案移植/采集医院资质,已高质量完成了30例青岛本土和1例烟台捐献采集任务。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无缝衔接”的青岛模式展示了“生命至上、大爱来扛”的青岛担当,彰显了大爱之城的文明、时尚与进步。
近年来,莱西市红十字会始终把生命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争取莱西市政法委的支持,将所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时,积极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营造“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救人善举”的浓厚氛围,捐献者所在单位都尽最大努力为捐献者提供坚强后盾。截至目前,莱西市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2350余例,成功捐献17例。
- 价值万元的包裹丢失,急坏“快递小哥”!还好碰上了热心的市民和尽职的民警!
- 累计献血139次 迟建波荣获“2022年度青岛慈善爱心奖”
- 青岛4名大学生奉献爱心 捐献全血1500毫升
- 半岛V视|着火了,他第一个冲上去!见义勇为的外卖小哥你在哪?
- 一则“寻鸟启事”牵出一群“烈火英雄”!见义勇为的外卖小哥你在哪?
- 读懂山东丨这种特殊的捐献,闪耀着山东人的凡人微光
- 外卖小哥上楼送个外卖新摩托没了影,盗贼竟是同行……
- 半岛V视|首捐,血脉相连;再助,义无反顾!青岛暖男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 新春看台丨半个演艺圈来打call,青岛小哥黄渤新剧以诙谐方式演绎中年窘境
- 《少年歌行》演绎无心颠覆形象 专访青岛小哥刘学义:打磨细节,走入角色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