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峡山区废弃物中取宝 姜秸秆变姜精油

2023-02-07 14:01 大众日报阅读 (38502) 扫描到手机

1月31日,潍坊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太保庄村姜农邓所林,将剩下两亩地的姜秸秆用农用三轮车拉了两车,送往三四百米远的太保庄街道归集点。公路两侧干净清新,田间地头十分清爽,一路上他心情舒畅。

往年这个时候,邓所林都要绕着路走。“以前地头和路两边很多姜秸秆,一直到来年出姜都烂不完。”邓所林微皱眉头说,尤其出姜头两个月及夏天,味最大。

在农作物秸秆中,姜秸秆最难处理。燃值低,不易腐烂,无法还田,牲畜也不吃。纤维无它用,处理成了行业难题。“实在没别的办法,就扔沟里、路边、地头上。”以前,邓所林一直扔在地头。

味臭还是小事,最让邓所林头疼的是,受了雨水浸泡的姜秸秆会腐烂。“腐烂的水淌到哪里,哪里不长农作物,能延伸进3米去。”邓所林种了10亩姜,往年有大半亩的姜地受此影响,长势不旺、产量低,约减产30%。

直到2021年底,街道上设了姜秸秆归集点,这一难题才彻底解决。“因为清理干净了秸秆,去年种的姜一点也没受影响,全都长得特别好。”邓所林盘算着,今年大姜行情不错,收上来的生姜还在地窖放着,准备卖个好价钱。

这些让人头疼的姜秸秆去哪儿了?在太保庄街道的一处厂房内,山东大艾姜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凯杰将一滴精油滴入记者喝的热水中,抿一口姜香萦绕口齿。“这是用姜秸秆提炼的精油,含有70多种有效成分。”郑凯杰笑盈盈道,他手中这一小瓶精油,30毫升卖300元。

原来,企业从姜农手里收来姜秸秆,经晒干、粉碎破壁后,被送入一排排大罐中,再经过提取、提纯、分离等近10道流程,2个小时便可出油。平均700多吨干秸秆可产1吨毛油,1吨毛油平均卖40万元,而再次提纯后的精油平均能卖到100多万元一吨。

废弃物姜秸秆摇身一变,成了含有70多种有效成分的姜精油,有祛斑、抗衰老等功效。变废为宝的秘诀是院企校十几年的合作研发和不断的工艺改良,目前已申请了11项专利,升级到第3代提取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生姜产量最多的国家,潍坊是全国生姜主产区。为破解生姜大面积种植产生的秸秆处理难题,省市环保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引导环保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研发姜秸秆处理技术。2021年,峡山区引入正寻找产业化落地的“姜秸秆无害化处理及综合高效开发利用项目”,在当地政府扶持下,3天将一处闲置老厂房拿下,购置厂房,改造、安装设备,8个月实现秸秆变精油。

听说有要姜秸秆的,村民甭提多高兴。郑凯杰回忆,刚开始收姜秸秆时,姜农凌晨4点就来敲门,让他赶紧把地里的姜秸秆拉走。为引导姜农,峡山区责任落实到村,头一年还给补贴,姜农每提供1亩地的姜秸秆,可得到20元补贴,2021年底,邓所林曾用10车姜秸秆换回了200元钱。

眼下,峡山区4个街道的8处归集点上,都有姜农在倾倒姜秸秆,企业定人定岗,巡视查看、归集运输。经过一年引导,姜农们也形成了习惯,姜秸秆在地里晒干后,直接拉到归集点,出姜头两个月,归集点上都要排队。

“2021年峡山区共种植4万亩生姜,在政府引导下,2022年我们收上来80%以上的姜秸秆,共计13000吨,制成十几吨姜精油。短短几天,全部被国外客商订购一空。”郑凯杰说,就连剩余的废渣也被大型造纸企业抢空,造手提袋、纸杯等,实现姜秸秆无害化循环利用。

田间地头没了姜秸秆,环境压力减轻了不少。过去,因姜秸秆腐烂造成的土壤和大气污染,都是环保督察重点。如今,峡山区已建立姜秸秆收储及利用、信息登记管理、归集点土地管理流程闭环。

“我们借助该项目推动了峡山生姜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生态链,助推绿色农业发展。”峡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龙江说,作为“两山”试点,峡山区在这个项目上拓宽“两山”转化通道,通过科技进步兼顾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这一模式也开始在安丘市复制。在试点的凌河街道,两处归集点都堆满了姜秸秆。在安丘当地,提取厂也在加紧建设,预计半年内建成。山东大艾姜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川期待,今年在安丘实现姜秸秆归集回收全覆盖,未来构建潍坊全市域姜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