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评丨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也人人受益
文/孟祥龙
虽然已处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但很多人对网络安全的理解仍是匮乏的和不敏感的。网络安全有多重要,与交通安全做一个类比,或许能更直观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路网建设还不完善、机动车保有量还十分有限的从前,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不以为然的;而大小道路四通八达、私家车成为生活标配的现在,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早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共识。谁都想尽可能快捷舒适地运用好高品质交通带来的便利,谁也都不想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和反面教材。
其实,网络安全的道理跟交通安全是一样的,但网络安全对社会健康运转、对国家正常发展的重要性,又大大高于交通安全。
网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路”,网络也是能直接通进千家万户、通到每个人身边的“道路”,网络更是携带着海量信息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层面与维度的“道路”。网络这条道路是否通畅、是否安全,决定了能否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
作为交通的参与者,如今的人们能遵守交通法规、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风气,为交通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网络安全也需要像交通安全这样真正深入人心,也需要每个人做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样的立意和切入点,更容易让网络安全更好地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要建立高效的网络安全维护机制,就需要对哪些是涉及网络不安全的表现与因素有清晰的认知和高度的警惕性,比如病毒攻击窃取公民信息、隐匿IP源的诈骗新手法、藏在伪装链接中的不法内容,以及心怀鬼胎的网络间谍行为等,这些形形色色的网上陷阱,都是破坏网络安全、损害人民利益的常见伎俩。在有关部门从物理层面、从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全面防控、加强信息保护的同时,作为网络社会的参与主力,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认真积极地行动起来。
一是,需要有像掌握交通安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那样的风险意识,去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上网安全的准则和要求,把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提高到“脑中时时绷紧一根弦”的程度。
二是,多学习多了解一些跟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行为约束,并从现实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唯有做到“心里有数”,才能从容面且正确地面对复杂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和影响。
三是,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立足点上,对网络中一些显得不正常的人和事保持应有的甄别能力和警惕心,从个人做起从自身做起,坚决做到防止敌特行为的网络渗透,筑牢网络安全的基础。
诚如“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所揭示的,网络安全带来的益处是人民获得的,网络安全的建立与维护也需要人民义不容辞的付出与贡献。随着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建设,随着网络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深化,网络安全的准则与观念必然会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现实需求的增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收到越发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