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32家企业自查!青岛生态环境执法用上“数字大脑”

2023-09-23 12:2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381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为贯彻落实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数字化水平,近日,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的“六位一体”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系统投入试运行。系统聚焦正面清单差异执法、非现场精准执法、线上线下联动执法、“帮扶式”柔性执法四方面,打出联动“组合拳”,引入正面清单企业自巡查管理体系,配合推送环境守法微视频、“明白纸”,积极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环境守法意识,进一步助企“增效减负”。

科技赋能执法,问题早发现早预警

针对青岛市生态环境领域监管的“痛点”“堵点”,执法支队在强化问题发现、重塑执法流程两个维度上持续发力,将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执法监管效能的关键一招。借助信息化手段,在问题发生的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预警,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全面整合青岛市现有各类物联感知数据,加强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数据整合利用,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线上查看企业监测、用电等数据,判断企业守法状况,同时利用AI、大数据等手段,建立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型,识别企业异常情况。

新系统工作任务预警机制,可对环境执法任务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及预警,并针对执法办案任务时限、流程规范等要素进行推送,提醒执法人员执法、督促企业问题整改等各流程闭环,推进执法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部门执政水平。

靠前服务诊断,指导企业自我管理

为增强企业行为预期,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及现场执法情况,执法支队定期梳理相关行业企业违法风险点,融合各类行业导则、技术规范、排放标准等,制作普法微视频、环保“明白纸”,推送至企业服务端,组织企业观看学习,明确执法监管要求,实现生态环境“亲清帮扶”。

此前建立的优化营商环境帮扶小组,选取了崂山区热电行业、即墨区印染行业等涉气重点排污单位,作为“入企驻厂执法帮扶”试点,通过梳理相关行业企业典型问题,将检查要点、检查内容、适应法条等逐一汇总,形成该行业“环保体检单”,推送至全市相关企业,实现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照“单”自查,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接下来执法支队将根据试点情况在全市范围推广,通过“送政策、送规范”等帮扶行动,以点带面、以行业带动区域,促进全市排污单位治污水平提升,真正实现普法跑在执法前。

清单企业自巡查,距离虽远心更近

最近,执法支队市南大队就企业自巡查模块,率先开展试点工作,依据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在系统亲清帮扶企业自巡查模块,对辖区32家中小微企业派发了自巡查任务。

企业人员通过服务端APP将生产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台账记录等方面进行自检后,将危废暂存库、危废管理台账、危废转移联单等相关照片上传,而后由执法人员登陆系统进行审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线上推送、线上整改、线上复核,减少入企频次,实现了“问题发现—及时处理—解决反馈”的线上闭环执法。

这种基于信息化系统建立的企业自巡查工作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环境部门单向监管方式,帮助企业自我管理、自证守法、自我信息公开,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目前,中小微正面清单内企业自巡查工作已经在全市铺开,全市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5%以上,减少现场执法打扰,执法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线上线下聚合力,疑难杂症当场治

平台开发内嵌的生态环境移动执法功能,可借助执法记录仪还原现场真实情况,及时固定第一手证据。针对情况复杂的专业问题,系统专家库成员还能通过语音通话进行“现场”指挥,满足跨区域联合作战的应用需求。

在执法现场,执法人员实地开展的调查取证、现场检测、询问当事人、证据固定等工作,均可通过执法记录仪实现实时展示、执法数据同步录入平台数据库,确保执法任务全过程跟踪、高效率反馈、高质态研判。

对于情况复杂、一时难以把握的专业问题,由指挥中心组织专家力量,同步调取前端实时视频,对执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线索研判、程序规定、行刑衔接等方面予以全程一对一协助指导,形成“快速反应、及时处置、高效快捷”的线上+线下调度体系。这是新时代“数字执法”的生动实践,在提升执法办案透明度、规范性的同时,更实现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真正打通环境执法“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以企业自巡查和企业帮扶为主导,用好、用活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系统,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自我监督,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及时、精准、科学、有效管控,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