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浮山花岗岩,孕育能工巧匠——探访大埠东地铁站,探源辛氏往事和浮山故事

2023-02-19 17:5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12738)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都市报首席记者 张文艳(署名除外)

继续沿地铁4号线前行,这一站:大埠东站。

车辆来往频繁,正在修建中的辽阳西路下,是呼啸而过的地铁。加上大桥的修建,辽阳西路形成了上、中、下立体交通格局。浮山脚下,大埠东社区,在城市的发展中,屡屡更新,已由村庄变成了东盛华园、大埠东等现代化小区。翻看《大埠东村志》,寻访大埠东旧址,探索藏在家谱中的先民故事,以及能工巧匠的动人经历。

家谱探源

辛氏三祖立大埠东

地铁,是时代的速度。它快捷的脚步,将岁月抛在了身后。

乘坐4号线抵达大埠东站,崭新的站台里,承重柱被改造成了流动播放屏,大埠东周边的商户、医院等,一帧一帧地展现在乘客的视野里。闪烁的光线,透着新线路独有的明亮。深邃的轨道,让站台不自觉地涌动起来,直到步入扶梯,迎接站外的春光,才觉得与外部世界联通,喧嚣,随之而来。

出了地铁站,探访大埠东小区和东盛花园,因时值上午,来往的居民不多,因而两座小区都显得宁静平和。大埠东小区改造公示牌前,两位居民正在探讨自家门口的改造方案,期待家园焕然一新。

在大埠东社区,半岛全媒体记者见到了负责宣传工作的辛克阳先生,他提供了《大埠东村志》,并称村志完成于2011年,是社区有威望的居民一起合作完成的,记载了大埠东村人的来源、传承,以及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建筑上浮山采运石料的全过程。

大埠东是怎么得名的?大埠东村地处东西两岭之间,东面有东岭,西面有西埠子,大埠以东建立了村庄,故名大埠东村。在大埠东村,大多数的村民姓辛,另外还有王、曲、孙、张、李、杨等姓氏,其中辛姓约占六成。

追根溯源,一切从辛氏始祖说起。

1404年,辛氏兄弟景直、景初、景元,迁到了大埠东。他们来自哪里?

继续向前追溯。根据辛氏后人收集的资料显示,辛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封国有辛者,遂以国为姓,辛氏者夏王之苗裔也。”辛国地在今甘肃陇西古雍州,泛指陇山以西地区,治所在狄道,即今甘肃临洮南。陇西之辛姓是当时的大姓,辛氏当年多在军旅,陇西有一门三代十将军的门第。历史上辛姓人在陕西至甘肃临洮、雁门关等地形成望族,并出现了太史公辛甲,秦朝将军辛腾,西汉右将军辛庆忌,隋学者辛彦之,宋代诗人辛弃疾,明代御史辛浩、清代侍郎辛从益等著名人物。

青岛的辛氏是否与当年的移民大军,一起来自云南呢?辛氏先贤曾先后6次修《辛氏族谱》,十一世吉龄祖于1716年在第一次修谱的序言中提到了来源:“虽传吾族来自肥城,而世远年湮,固属难考,至闻与大西头同族,而世次已尚未详”。浮山上,还保留着三祖墓,墓志铭镌文称:“我辛氏三祖迁自云南费县乌沙威,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来浮山大埠东”。与族谱中的“肥城”说法不一。

柏树成林

族人扛着树苗祭祖

祭祖,是探索姓氏来源的一大途径。

在大埠东村辛氏族人未建家庙前,据传每年过年,辛氏族人要抬着贡品,步行百里去平度大西头祭祖。初时,族人看到祖茔里没有象征着长青不老的柏树,于是再去祭祖时,都要扛着柏树苗到祖茔栽植。代代相传,后来祖茔中的柏树粗壮成林,至今还有“东南山的人扛着树苗祭祖”的传说。这一传统持续到大埠东辛氏自立家庙后,祭祖就选择在家庙,也就不外出祭祖了。

明清两代及陆续从大埠东村迁徙到外边立户立村的山东头村、辛家庄、湛山等村的辛氏族人,初时都在过年时到大埠东辛氏家庙祭祖。

由此可见,平度大西头与大埠东的辛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族谱中,辛吉龄也提到了平度大西头,辛兆泉等人从这一线索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口传史上平度大西头曾居住着九家辛姓,或叔伯,或兄弟,时称‘九门第’,后又分迁各处。胶东辛氏普遍认为祖上出来时曾立足平度大西头,大西头在平度南村之西,今仍有辛姓分布于周边居住,皆为我辛氏同族,但年代久远,世次已无从辨识”。因此,他们推断,平度大西头也是三始祖迁徙过程中曾立足之地。

平度大西头大坝村村后西北老茔始祖墓前有一石碑,碑上镌刻的是乾隆三十五年族人辛家行撰文:“吾尝博览载籍,夏王封国有曰辛国,后因以为姓,今陕西陇西县三其地也,据此辛姓其夏王之苗裔乎。自晋宋南渡小民分居南北,辛姓遂蔓延中华矣。至前明永乐年间,奉职起山东平度南乡墨邑西北乡之大西头,大西头今南村集之极西头也。来时兄弟就任,分为九门,或同胞或叔伯,俱未得知……或曰自河南陈留县或曰小云南,又曰淮河东崖辛家庄,其详不可得闻矣”。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文字记载之一。

时光推进到1404年,辛家三兄弟携家带口一身疲惫地来到大埠东,但见浮山云雾缭绕,大埠子以东紫气环生,地势平坦,可谓一片风水宝地,三人当即决定在此定居生活,开启了在青岛的基业,他们开垦农业,世代繁衍。那些年间,生产力不发达,几亩薄田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几经繁衍,随着辛氏人丁渐旺,这片土地已不足以养活越来越多的辛家人,或许遇到了不好的年景,总之,跟随始祖的脚步,后人也开始迁移。

四世万祖迁往山东头落户,至八世林业、枝业、丛业祖迁居后窑落户(即大尧村),七世祖九经与八世祖荣业祖迁来辛家庄定居,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约在1552年到1582年),初称前窑,后以姓氏具名辛家庄,九经祖与荣业祖以村中为界落户,分立东西二宗,繁衍至今。山东头村之十世祖永第被湛山村孙姓招赘为婿,迁往湛山村,因此山东头、辛家庄、大窑、站山村之辛姓皆迁自浮山后之大埠东村,同为辛氏一族。

其他的姓氏进入大埠东村的时间较晚,如王姓于1926年迁入,李姓于1937年迁入,曲姓于1945年迁入等。

人丁兴旺,给予村民们信仰的力量。明朝中期,大埠东先民们举全村之力,在村东建庙宇,名曰“慈云庵”。慈云庵的规模虽然比浮山的荒草庵、错埠岭的于姑庵、四方的海云庵小,更不能与海防重镇浮山所内官府建的庙宇相比,但能在村庄中建一座相当规模的庵,也足见大埠东村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九峰传说

浮山“宝库”养育山下人

剪棘寻幽僻,天然石窍通。

断崖千尺老,深谷万缘空。

澹月明信镜,寒涛觉梦钟。

珈趺堪结座,何必梵王宫。

这首《浮山》出自胡从宾,明代即墨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举人,授伊阳(今河南省嵩县)知县,后任宛平知县。因慕崂山九水风光,遂在崂山乌衣巷村构筑别墅定居。乌衣巷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老鸹巷”,胡从宾居此后,便附会晋朝王、谢等族在南京居住的乌衣巷,更村名为“乌衣巷”。

他游走在崂山群山,更登临浮山,为这险峻的风光而陶醉,为庙宇的钟声而觉醒。

距大埠东村不远的浮山,迎接了大量文人墨客的到来,如即墨黄氏家族的黄作孚,他做官时敢于与严嵩作对,不肯屈就,被贬为高平知县两年后,罢官故里,隐居在浮山朝海庵中;还有莱阳孙笃先,贡生,在明亡后,因慕名崂山的山水之胜,结茅于崂山,居住了数载,在浮山山顶远眺,欣赏山下村庄风情,并留下了《登浮山远眺》的诗篇:

茫茫烟水接天秋,影见扶桑天际流。

满目惊涛风正怒,千层雪浪认渔舟。

这些诗篇都记载在了《大埠东村志》中,书中还记载了一则《浮山传说》,与八仙有关:传说,八仙在崂山南头八仙墩下聚会,商议渡海东游的事,张果老提议,东游需要一只彩色小船。蓝采和一听,笑着说:“包在我身上。”说着,念道:“百花篮,百花篮,给俺变只五彩船。”随后,把手中的花篮朝大海中一扔,立刻变成了一条有着8个高大座位的彩船,船的两头,还站着两位摇橹的小仙童呢。

八仙开心地登船,并纷纷展示自己的宝器,张果老敲渔鼓,曹国舅打阴阳板,韩湘子吹箫,吕洞宾舞剑,铁拐李变魔术,何仙姑跳仙人舞……一场热闹的表演在东渡的五彩船上展示。此事惊动了巡海的夜叉,慌忙报给了东海龙王,说一只彩船不经通报,自作主张地东游。龙王一听,大怒,带着虾兵蟹将,披挂整齐,出海向八仙宣战。他们哪里是八仙的对手,很快就被打败。遗憾的是,漂亮的五彩船给捅了个窟窿,众仙只得弃船驾云而走。

再说彩船,灌进了半船水后,被风浪吹到海边搁浅,经过风吹日晒,彩船上的八仙座,变成了八座并排的山峰,花篮中的百花盛开,青松绿竹四季常青,鸟儿在山上歌唱,蝴蝶在花间飞舞,成了一处山光秀美的仙境所在。

只因这山是从海中漂浮来的,当地人便给它起名叫浮山。

如今,浮山有九峰逶迤,斗折蛇行,俯瞰大海,峻峭秀拔,呈东北至西南走势,长约4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约7.5平方公里,有“浮山九点”的美誉。

大埠东小区的一位辛姓居民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大埠东人与浮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至今他们还会上山接泉水,晨练,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清新。

浮山上,有大量的植被,为大埠东人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同时,浮山还掌握着村民判断天气的密码:“浮山戴帽,下雨小瓢。”

关于这则谚语的来源,在浮山区域还有一则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话说浮山脚下有一个穷孩子王二,被哥嫂赶出家门,在浮山芳草涧附近遇到了一棵仙草化身的芳草,芳草收留了王二。为了跟芳草在一起,王二为她把浮山这座荒山变得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最后二人成仙四处云游,临走前芳草将自己身上的飘带解下来,乘着云彩,绕在尖尖的浮山顶四周,从此每逢久旱不雨时,这白飘带便自动飘浮起来,变成一块白莲花样的白云彩,在山顶上下起雨,浇灌山上的花草树木……关于浮山的传说在大埠东村民中口口相传,2010年12月,浮山传说故事还入选了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石往事

能工巧匠人才辈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一代代大埠东人在浮山脚下辛勤耕耘,继承家业。勤劳是大埠东人继世的准则,他们多年来一直记着先辈“打响场”的告诫。在明熹宗年间,一位辛氏先辈收留过落难的侠士,侠士为了报恩,给了他一些金银财宝。他很高兴,在侠士走后,在一个场园里打响场:搭建木架拴上铜铃铛,木架上铺木板形成平台,用两头牲口拉着碌碡在平台上打麦子,让铃铛震动,以显示富足威风。结果,不久后,这家人就开始败落了,留下了“不知节俭,富了也能变穷”的诫语。当年“打响场”的碌碡曾很长时间都放在村内河边的碾旁。

大埠东辛氏发展到第16世,辛毓琢在沧口下街做土产生意,日益兴隆,传给儿子辛承锦。清朝光绪年,辛承锦在沧口、李村又创建了“信诚”商号,继承父亲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买卖更加兴隆,成为即墨南乡的大富户。辛承锦不重官场功名,热心参与乡里的赈灾、助学、修路搭桥建庙,深得村民敬仰。上世纪初,即墨县官为表彰辛承锦的功德,亲自书写“春荫长椿”贺匾为他祝贺。这块匾也成为辛氏一族家风传承的写照。

浮山,盛产花岗岩石材,石质优良。大埠东村地处浮山北麓,自立村后,村民就近用浮山花岗岩盖物垒墙,砌堰架桥,美化居住环境。大埠东人用灵巧的双手、聪慧的才智,在花岗石上雕凿出精美的图案。因此,大埠东出了很多石匠。

所以,周边甚至外省的石头建筑、石像等,都出自大埠东人之手。

德国侵占青岛后,大兴土木,在众多的建筑中,采用了浮山花岗石。那些雕琢技艺娴熟,并且深谙花岗岩习性的大埠东石匠们,大显身手,为建筑雕梁画栋,增添光彩。

浮山腰上,有一个石刻,上面镌刻着:

一声惊雷,浮山下、乱石翻滚。万千锤、金顶尘飞,心石出现。

数百工匠白与黑,上千里路南和北。时间迫、何时能进京?皆关切。

石下山,何其艰。路难行,如龟同。转快列,齐鲁大地驶过。

沉睡万年天不负,凝其精华擎一柱。换人间,英魂铸丰碑,永不垂!

——《满江红·碑心石》

刻石记录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从浮山采运的经过。1953年,浮山巨石开采进行,采用人工凿挖的方式,历时41天完成开采、粗加工任务,经过转向、翻身二次加工后,102吨的巨石辗转运往北京。这里面,就有大埠东人的功劳:

辛兆洪1953年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成为石材高级技师,并于1968年出色完成了北京海军大院中毛主席巨型花岗岩雕像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受到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的接见和赞誉。

辛克玉于1953年在浮山料石场参与碑心石的选料、开采、运输全过程,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辛克玉(1914年~1984年)幼年家贫,没有进过校门,仅仅在后来上过夜校,18岁便师从于浮山后人王正锡学石匠,由于学习认真,不到三年就成为技艺超群的“神把式”。他工作精益求精,刻苦自学,料石工艺炉火纯青,1956年被破格提拔为市首批农民工程师。

在举全国之力的首都十大工程(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中,大埠东村民辛克玉、辛克齐、辛克举等都被遴选参与了工程石材的加工,因此屡获嘉奖。辛克举还走出了国门,参加了日本松山市九龙壁工程的施工与雕刻。德国总督府旧址上的“青岛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修德先生所书,辛克齐与其他石匠们雕凿出的。

走过大埠东,见证了一座村庄的巨变,也看到了先辈们与浮山亲密的联系。如今,大埠东小区正在改造中,浮山美化工程也在进行,山美家也美,那种萦绕在心间的乡愁也一直蔓延在大埠东人的集体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