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播+”助燃传统文化热!代表委员建言如何用新媒体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2023-03-10 08:52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59670) 扫描到手机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中山路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裸眼3D大屏激活了老城的夜生活,证明数字时代的城市更新已经不仅仅是改造物质环境,还要积极融入先进前沿技术。(资料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吕华

全国两会进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助燃传统文化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仍然是文艺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要鼓励各种艺术样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丰富数字内容,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在数字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利用5G网络、新媒体平台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已然从重要趋势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

“直播”赋能传统文化

“闻听吴郎转回程,更漏缓缓急煞人……”在某视频平台直播间,淮剧名家陈澄身着一袭蓝色戏服惊艳开腔,为网友们表演了淮剧《宝剑记》里的经典唱段。自2017年开通账号以来,她已经习惯了用这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和“Z世代”的戏迷们“打成一片”。

淮剧,发源于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是江苏的主要地方剧种,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淮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澄在地方戏传承方面有着深刻的感悟。

“长期以来,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优秀作品众多,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是能使戏曲艺术传播更广泛的最好途径。”今年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澄表示,大数据云平台信息技术的支撑,给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的迅速广泛传播插上了翅膀。“网络直播是文艺工作者的另一种舞台展现方式。”陈澄坦言,通过直播,既能让观众对戏曲和演员有全方位的了解,又能吸引更多青年朋友通过演员的传播度引流至戏曲圈,从而成为剧场观众的一员。

“传统文化只有得到青年一代的喜爱与发扬,才能永葆生命力。”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的心声。今年两会,他建议“用新平台助燃传统文化传播”。

据孟广禄代表常年观察,多数传统文化仅仅留存于博物馆、老照片、传统节日、中老年群体中,表现为“半沉寂”状态,即使是得到扶持并形成一定传播,也常常与群众生产生活脱离甚远。

但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一些戏曲、书法、国乐从业者走进直播间,进行线上展演,却意外打开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仅以上述这家视频平台为例,过去一年,传统文化类演出开播场次同比增长205%,主播总数同比增长157%;其中,戏曲直播超过80万场,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场均观众3200人次,相当于每次戏曲直播都是一场中型演出。

目前,通过网络直播赋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止于戏曲、书法、国乐等艺术范畴,在非遗产品、文化旅游等消费市场,网络直播也为其注入了强劲动能。“用好直播这类新平台,培育青年群体的传统文化热情,为文化传承培育有生力量,恰逢其时。”孟广禄表示。

以开阔的视野去“逐浪”

疫情三年间,“网络直播”曾是很多艺术工作者无法进行线下演出的权宜之计,通过“打赏”等渠道让无法进行线下演出的他们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保障,如今,则成了延展戏曲传播与拓宽戏曲传承的长远之道。“青年粉丝们对于传统戏曲艺术是疯狂的,炙热的,我将一直把它当作事业来做。”采访中,陈澄代表向记者强调。而如何更好利用新媒体平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

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孟广禄代表呼吁传播更多品质高雅、内容优质的传统文化,鼓励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解读和表达。他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群体,不能局限于戏曲艺术家、传承人、从业者,要吸引广大青年网民,“要用网络化的青年语言,实现具备现代生活气息的传统文化的再创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身处一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以足够开阔的视野去“踏浪”“逐浪”的同时,也要积极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对此,陈澄代表对抖音、快手等平台提出建议,希望其对于一些低俗、献媚、直播内容不健康的视频及直播间进行严格取缔,并建议平台对于内容和特色明显的优质直播间和抖音号积极扶持,不定期对于各剧种名家或青年主播给予高质量直播的主题引导及扶持、交流计划等。

“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正在复苏,迫切需要新增强力抓手,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从促消费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相关部门要用好优质文旅垂类主播等“互联网+”人才,为非遗传播“纳新”。可加强政府、高校、平台间的合作,为非遗传承人如何利用直播推广非遗进行联合培训,最大限度活用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与经验;也可在各地在直播平台开展“非遗”传播的集中宣传等活动,加强针对年轻人的非遗知识传播。

为了鼓励更多戏曲演艺人员规范触网“破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则提出通过加强国家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搭建专门标准化生产线及微生产线方式,固化形成标准化内容,助力国有院团加快文化产品生产和知识产权确权,对艺术作品作为数字资产实行统一谋划。

此外,柯军代表还建议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出台明确规制标准,对视频营收、直播打赏产生的数字资产收入列为薪酬范围进行界定,纳入戏曲演员薪酬体系中,让戏曲演员、社会团体或者国有院团在直播平台的文化传播收入合法合规。

让文化青岛数字化蝶变

今年两会,“数字经济”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词,而文化产业数字化,理应成为数字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纵览全国,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既有助于升级城市品牌形象,又能激发数字经济产业活力,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产值”,已经成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选择。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

以老网红中山路为例,作为青岛人生活的“遗存博物馆”,这里既承载着本地人的记忆,又对外地游客具有特色吸引力。去年夏天重磅推出的“光影中山路”项目,就实现了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R、MR等高科技的整合,打造线上虚拟城市景区,游客只需打开手机中的专属APP或者小程序,就可在私人虚拟导游的全程陪伴下云游老城区,实现“街区街道+高科技多媒体+活动巡游”。

近年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在青岛各区市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大鲍岛片区的“光影巴士”,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裸眼3D大屏,再到夜晚变幻多姿的中山路街景……一个个案例已经证明,数字时代的城市更新已经不仅仅是改造物质环境,还要积极融入先进前沿技术。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为加速青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助力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青岛市政协委员张吉成在去年曾提出建议,青岛可借鉴北京、浙江、广州等地设立数字文化产业相关基金的经验,设立青岛数字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也可围绕青岛重点发展的影视产业、音乐演艺、创意设计、数字文旅、海洋旅游、融合业态旅游等六个重点领域,引入一批聚焦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新媒体内容创作及运营、数字营销、创意设计、数字文旅、数字演艺娱乐、游戏电竞等创新企业及团队,提升青岛区域数字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无疑,今后在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融合提升的前提下,青岛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必将实现又一次创新性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