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废石窟蝶变绿色酒店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从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废石窟、灾难田,蜕变为绿意环绕、功能复合的绿色酒店,中德生态园用五年时间完成了龙斗山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并依山而建综合性五星级酒店,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成为园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又一代表作。
项目启动之初,采石坑清晰可见,成为龙斗山的“伤疤”
生态修复,新增林地4万平方米
开车沿着山路往上再往上,曲径通幽,眼前豁然开朗:近处中德生态园多年经营一片生机,远处跨海大桥横卧碧波上蔚为壮观。谁又曾想到,眼前龙斗山上的高端酒店,是从一片炸山采石后遗留下的废石坑上生长起来的。
龙斗山位于胶州湾西岸的中德生态园,海拔145米。山上奇峰陡峭,怪石嶙峋,植被以紫穗槐、绦柳、黑松等居多。
上世纪60年代起,龙斗山因优质的石料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远近闻名的采石场。随着无序采石规模逐年扩大,龙斗山上的奇峰、怪石被破坏殆尽,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炸山取石造成的矿坑清晰可见,雨天泥浆四溅,晴天尘土飞扬,是名副其实废石窟、灾害田。”多次进山踏勘的青岛青发自贸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副部长王佳成描述了在山上看到的情形。
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2018年,中德生态园启动龙斗山区域生态修复工程,邀请专业地质评估和生态修复团队相继进山踏勘,对区域地质环境、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生态本底等内容进行详细评估。
在《龙斗山周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显示,发现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就有10处,岩石表面风化严重,部分危岩体与山体脱离,底部临空;在《龙斗山生态本底普查报告》中显示,森林覆盖率仅为5%。
一项项数据客观地反映出龙斗山的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划定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制定山体保护修复方案等工作也有序展开。不仅要进行生态修复,更要让龙斗山重获新生。
中德生态园以保护山体林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为基础,确定打造一家绿色酒店——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酒店整体设计尊重原有地貌肌理,充分利用场地高差,精准确定建筑分层(段)以及山体台地改造利用方案,将建筑主体与山体融为一体。
通过种植土回填、客土植树绿化、挂网喷播绿化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龙斗山新增林地4万平方米,区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绿色空间占比达60%,实现与周边40万平方米城市森林有机衔接。
彻底告别昔日“千疮百孔”,龙斗山实现了从废石窟到绿色生态酒店的“蝶变”。
绿色建造,100%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
近年来,中德生态园始终坚守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从被动房技术中心、德国企业中心开始,一批批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园区乃至全国拔地而起。
100%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执行绿色三星级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在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称被动房,是指通过适应气候特征的建筑技术,采用具有高效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的围护结构和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酒店类建筑由于其内部复杂的功能分区及高舒适度的要求,一般能耗极高,我们通过应用光热、高效外保温系统、高性能外门窗、地源热泵、新风热回收系统等节能技术,采取断热桥、电动百叶外遮阳等技术措施,将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打造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飞介绍道,“目前,酒店可以实现恒温、恒氧、恒湿、恒静,室内温度冬季最低20℃,夏季最高25℃,非常舒适。”
通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措施,大幅降低了酒店的能耗需求。在此基础上,为实时监控用电、冷热源等能耗情况,还搭建了能耗计量系统,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浪费。如此一来,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能耗水平相比,酒店综合节能率可以达到约52.7%,年减碳694吨。
作为中德生态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酒店类项目的一次全新实践,青岛红石秀景酒店力争打造亚洲最大的获德国被动房研究院(PHI)认证的被动房酒店项目。目前,酒店已获得PHI被动房预认证,认证区域约为23000平方米。
“中德生态园这几年的发展太快了,以前看山上都是灰秃秃的,现在绿树环绕,还有了酒店,真是大变样了。”经常到中德生态园出差的园区企业客户在谈到龙斗山的变化时感慨道。
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龙斗山上的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也在优化中德生态园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昔日被采石破坏得疮痍满身的龙斗山,经过生态修复焕然一新,还建起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北部、青岛自贸片区首家集客房、餐饮、会议、康体、商务、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五星级酒店,走出中德生态园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
- 去酒店洗衣成年轻人新潮流 六成三星以上酒店有此功能
- 青岛国家级绿色工厂54家 国家级绿色制造培育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 优化执法方式,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追梦21年!昔日电视前看直播,今天山东农村娃成功飞天
- 漂在海上的“星级酒店”!山东海洋产业掀起“绿色浪潮”
- 山东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海洋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绿色引擎”释放“蓝色潜能”
- 半岛V视|“新张村河”畔健步行,沉浸式体验家乡蝶变
- 从追逐标杆到成为标杆小脚轮打开大空间!军创企业伟海科技:配件断供倒逼企业自主研发实现华丽蝶变
- “见证青岛”全国主流财经媒体行第二日:探访青岛民企“蝶变之道”
- 昔日种啥啥不长的“小黄淮海”如何成“吨半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