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丨“公务员微专业”不能急功近利

2023-03-25 06: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46831) 扫描到手机

学制1年、学费1920元、课程含申论行测……上周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则“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一经发布就登上热搜。支持者认为“这专业接地气”,可让学生学以致用;反对者则质疑学校在变相鼓励考公,有网友批判“这已经是一种功利取向了”“范进中举,是高等教育的失败”,甚至有人调侃:按照这种操作思路,大学开办三种专业就够了——考研班、考公班和就业班。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关注大学如何办好“公务员微专业”,比简单冷嘲热讽更值得探究。

警惕部分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走偏 

特约评论员 刘晋祎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俗话说,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对于大学生来讲,在大学接受专业知识后,要想走入社会,展示个人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都必定需要有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主要来自于就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对一个大学毕业生专业素养的肯定,也是让其能够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因此,大学生就业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关心重视的议题。

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首先需要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科学选择,只要自己热爱,就必定有奋斗的动力,只要自己喜欢,就必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对于一心想考公的学生来讲,学校科学适度地组织相关辅助工作,并无坏处。一方面,学生自愿确立这一职业方向,本身就能够表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另一方面,既然有空缺的公职人员岗位,那也表明国家和社会还是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只要学校本着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理念,帮助学生走向自己热爱的职业岗位,就是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地分析社会上对于“公务员微专业”的不同观点。办“公务员微专业”并不代表要与学校的专业主干课程相冲突,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主业主课,学生参与“公务员微专业”,这是在学成之后的就业能力提升之举,这两者本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无法迈入公务员队伍,踏上公务员岗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校在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基础上,创新相关的就业辅导形式,这是有益的。

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开设相关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而冲淡了学生对专业能力提升的追求,特别要警惕在大学低年级就开设公务员辅导课程的举动,这无疑会使部分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走偏。同时,也需要合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理性选择就业方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公务员,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自己在岗位上坐得住、钻得进,再平凡的职业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作者为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

不能将大学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画等号 

特约评论员 高存玲

近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的《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引发热议,许多网友将“公务员微专业”视同公务员应试培训,批判其功利取向。

要对这一事件展开讨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微专业”。微专业是高等教育领域新近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在现有专业之外针对某个特定领域或专业方向开设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开设了微专业课程。如,华东师范大学就开设了全球变化与碳中和科学、创意传播、数字贸易与管理、关键软件安全保障技术等微专业。微专业以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帮助大学生适应就业环境的同时也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不能将大学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简单地画等号,但大学毕业生的未来去向不仅事关个人发展,还能对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将直接影响国民对高等教育的认知。“高开低走”的大学生会降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提升。开设微专业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尝试。微专业帮助大学生掌握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公务员微专业”引发争议与当前的“公考热”不无关系。高校推出“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不能简单地用“急功近利”几个字来形容。微专业设置灵活、针对性强,相对于传统的大学专业,微专业面向社会热点需求和学生就业热点方向本就无可厚非。更不能简单地将“公务员微专业”视同公考培训。从课程设置来看,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公文写作、公务礼仪、创新哲学导论等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无裨益。

微专业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此次针对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的议论极有可能让那些正待开设微专业的高校裹足不前。对于教育领域的新事物和新探索我们应采取更加包容的心态,别用口水将它淹没。(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别一听到“公务员微专业”就神经过敏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在网络的世界中,似乎“标新”才能“立异”。这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又“摊上事儿”了,就因为开设了个“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的微专业,就被一些人拿来指指点点,要么说学校“沦为”培训机构,要么就批评大学生们急功近利,甚至被扣上了一顶“范进中举”的帽子。

此种论调,真是让人纳闷,似乎只要沾上“考公”“考研”,就会被一些人想当然地“批评”。例如,前几年网络上有人给山东部分高校贴上“考研”的标签,让山东考生备受奚落。最近网络上又有人将山东考生炒作为“巡考团”。在这些不负责任的炒作中,某些“自媒体”的流量是赚足了,但此种论调不仅有失公允,也有点武大郎开店的味道。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只要是合法、合乎道德,都不应该被人嘲笑,这是现代社会最为基本的道德选择。说大了,这是别人的人生自由;说小了,这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既然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无论是研究生考试还是公务员考试,都是国家组织的极为严谨而严肃的正规考试,难道大学生凭自己的努力,走正常途径顺利通过考试,开启另一段人生历程,这是一种过错吗?记得有人在评价高考时说过:即使高考有着诸多弊端,但依旧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机制。

其次,还有一种论调,大学应该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云云。这里想问一句:从哪里看到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在流水线上将螺丝拧得毫厘不差跟在公务员岗位上为人民服务,都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都是术业有专攻,没有谁的技能是“真正的”还是“不真正的”区别。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看到新闻就妄下结论,不问青红皂白,先占住道德的制高点,然后就开始指点江山。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真的很重要。

至于那些将“公务员”考试,定性为“范进中举”的人,则更不知其持何种心态了。难道国家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来,就成了“范进中举”?所以,由一个微专业就想到了“高等教育的失败”,这顶帽子扣得确实有点大。(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互动留言

@高维:

问题的关键不是开了什么专业,而在于怎么开展。《西南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显示,设置微专业需要经过调研、制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和评审等环节,并非随意为之。就此而言,不必总盯着某些字眼来说事,对存在争议的探索,也不宜一棍子打死。说到底,与其急着去下一个结论,不如借机深入思考:在就业市场中高校应处于哪一位置,如何释放出微专业的真正价值。毕竟,微专业虽“微”,也是一个紧密的培养体系,而非松散的课程“拼盘”。

@方强说生活:

高等教育很多是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过多,涉及到实践知识能力的机会过少。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校,为学生在校期间开设一个“微专业”,让将来有志于考公的学生提前学到一些相关知识,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值得全国所有的高校,特别是文科类高校学习。

@蒋理:

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角度看,开设相关的微专业,无可厚非。但是,也需要避免一种走向,即高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变得功利化,把本来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大学变为职业培训所、考试培训所。

@西南科技大学郑巧:

不妨抱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但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因人而异”的主基调。当需求与供给得到合理调配,当选修和必修相互配合,才能打造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人才培育方案。

话题征集

聚焦一周新闻热点事件,深度思考,理性评述,百家争鸣,激浊扬清。亲爱的读者,欢迎您参与“评论区”的话题讨论,无论是微言片语还是长篇大论,我们都期待您来一吐为快。邮箱:bandaobianjib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