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丨山东:强化本土育才 构筑乡村振兴“人才矩阵”

2023-04-02 17:27 齐鲁网阅读 (62069) 扫描到手机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东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让乡村人才工作有干劲,发展有空间,事业有奔头。

       最近,养了22年牛的马伟民拿到了肉牛养殖专业的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职称,还因此获得了10000元奖励。临清市君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民说:“我一个农民评上职称不敢想象,还没有两年的时间,从副高评为正高级职称就更不敢想象了。有了这个证书,去给养殖户讲解养殖知识的时候,农户也更认可。”

       马伟民利用黑毛和牛与鲁西黄牛杂交,培育出“运河黑牛”品系,每头牛的售价比本地牛高出2倍,成为临清肉牛产业的金招牌。因为表现突出,2021年,他首次参评,就获评新型职业农民副高级职称。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公室主任阮洪利说:“我们这种职称,不限制你的学历和资历,只要你有突出贡献,目的是激励其他农民都向他学习,用他的专家的作用去服务群众,他也在学习,评上了也不是终点,重点是让他再学习,再突出。”

       近年来,山东深化乡村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条框限制,把评价重点放在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上。马伟民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1000多户养殖户增收,近3000人就业,这也使得他能通过“绿色通道”, “一步到位”直评正高级职称。临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召猛说:“实现城乡人才‘身份认同、待遇趋同、晋升等同’,把乡土人才的干劲调动起来,让他们‘有能力、会参与、能参与’,既要培育好田秀才、土专家,也要引导广大农民学技能,提高发展致富本领。”

       全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的同时,山东还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雁阵工程”,建立“头雁指数”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能力”“担当”等5项评估指标量化赋分。济南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凯,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和邻村结对子,抓帮扶、强产业,而这些成绩,也让他在“头雁指数”评价体系下,每年获得36000元的绩效奖励。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王玉跃说:“通过头雁领航,开展外部引‘才’、就地取‘才’,持续加大教育培训和考核激励力度,不断提高报酬待遇、强化关心关爱,真正让他们安得下心、扎得下根,构筑起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矩阵”。”

       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全省已有9063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累计培训基层村党组织书记1万多人次、高素质农民18.89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在270万人以上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樊祥成说:“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要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扩大总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还要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着力完善引才、用才机制,创新方式,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