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再生水应用场景 青岛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破圈”发展

2024-03-22 16:08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46145)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3月22日讯  (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刘霞)“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是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自成立之日起,青岛水务集团海湾中水公司全面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工作,从“经营范围、经营规模、应用领域、回用水量”四个维度,不断提升再生水利用效率和效益,缓解市政用水压力,增强城市水系活力,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破圈”发展。

业务范围“破圈”

海湾中水作为青岛市再生水生产和利用的国有企业,是在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再生水回用五个试点城市之一的背景下于2001年4月成立,成立时其主营业范围为经营生产和销售中水;中水回用管道的铺设、安装;中水回用咨询、服务等。随着再生水利用领域不断拓展,公司主营范围已变更为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热力生产和供应、建设工程施工、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环境保护监测,水资源管理、水利相关咨询服务,实现业务范围“破圈”。

经营规模“破圈”

2001年-2013年是海湾中水发展的起步和平稳期,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以管网基础建设和维持原有再生水用户为主,成立初期只有一个中水生产车间,再生水发展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2014年,海湾中水坚持逆水行舟谋发展,积极开辟抢占再生水利用市场,整合再生水利用资源,经营规模由原来的一个中水车间扩展为“三厂两中心”,分别为海泊河净化水厂、世园会净化水厂、团岛净化水厂,中德分质水处理示范中心及李村河流域运管中心,经营规模横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崂山区。

至今,海湾中水再生水总供水能力达到29.85万吨/天,已陆续应用于河道景观、水源热泵、园林绿化、道路冲洗、工业冷却、建筑降尘、冲厕等城市非饮用水领域,总供水量达5.86亿吨,其中河道补水已达3.6亿吨;向“联城海岸”“金茂湾”小区等5家水源热泵项目供送再生水,累计约1.07亿吨,服务区域涉及市南、市北、崂山和李沧区,惠及近万户居民,为“无煤化”供热开辟新路径;在海泊河、李村河等区域设置城市绿化洒水车加水点,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市政道路清洁等城市杂用需求,实现经营规模体量“破圈”。

应用领域“破圈”

2018年,根据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要求,海湾中水参与建设李村河下游生态补水及调蓄工程,具备向李村河下游补水20万吨/日能力,截止2023年底已供水2.7亿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助力李村河蝶变为幸福河湖“淮河样板”和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2年海湾中水中标李村河中游生态补水示范工程项目,取得首个水环境治理项目运营权,实现由河道生态补水到河道一体化维护管理服务业务新拓展,为李村河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河道沿线水环境质量再献中水力量。

2023年,海湾中水开辟再生水在工业生产、施工工程建设、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为山东省历史上首个F级重型燃机项目,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项目签署供用水协议,每年供应高品质再生水保底水量150万吨;与青岛能源集团合作,充分挖掘再生水潜热能,实现再生水应用领域“破圈”。

回用水量“破圈”

海湾中水自2014年进入快速发展期,管理和使用再生水管网已达93.5公里,年回用量自2014年的113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336万吨,十年间增长近7倍,实现再生水回用“量”和“质”的“破圈”。其中清洁能源领域水源热泵及河道生态补水已然成为再生水回用的“大户”。随着“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目标任务的推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团岛污水处理厂品质提升、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项目的推进实施,再生水产能将再扩大、再生水品质再提升、再生水管网铺设范围再延伸,也必将进一步扩宽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范围,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形成再生水资源规模化利用新业态。

在国家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节水优先、统筹推进。随着再生水“量”与“质”的双提升,这部分水资源已经乘上了“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东风,被逐渐纳入以河道景生态补水、清洁能源水源热泵利用为主、工业用水次之,城市园林绿化、市政道路保洁等市政杂用为辅的多元化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必将成为打造岛城水环境质量长效稳定、打响“长制久清”的碧水保卫战、打造“蓝绿交织、水清岸绿、水城共融”生态之城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