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病体,他给学生上了生动一课!下班遇到猝死老人,这位急诊科医生3分钟救回一命

2024-04-10 20:56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3504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4月9日17点57分,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发生了紧张且正能量的一幕。急救中心副主任于波涛在医院规培教育培训后,准备回科室换衣服下班,走到大楼东门前,听到楼内一声喊叫然后一声巨响,他发现一名60岁左右男子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双目上视,出现猝死现象。他不顾一切在10秒内跑上前,为患者快速检查情况并进行心肺复苏,持续操作3分钟,最终患者清醒,从死亡线上被成功救回。

于波涛跪在男子右侧进行心肺复苏

给学生上完课遇上“猝死”家属

医生专业操作3分钟抢回一命

于波涛是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的副主任,平时抢救无数突发胸痛、猝死的患者。4月9日当天上午,于波涛拖着疲惫的身体完车了一例高难度的复杂手术,用时超过3小时,因此,下午对医院规培生的培训课稍微推迟了一些。“这几天也是很忙碌,咽炎也犯了,一直咳嗽,下午我就赶紧跑回来上课,生怕误了时间。”于波涛给学生上了一下午教育培训课,其中就包括遇到突发胸痛、猝死患者如何抢救的知识。17点57分,他和两个学生一边谈论上课的内容一边准备回科室换衣服下班。突然在二楼收款处,看到一位60岁的大爷脑袋垂直着地,毫无意识地发生晕倒,且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心脏骤停。根据多年的急救经验,于波涛很快就知道患者是发生了猝死,且随时有生命危险。

顾不得其他,于波涛在简单查看了患者情况之后,立即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操作,胸外按压。他将患者平躺在地,跪在患者右侧,对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位置为乳头水平连线和胸骨的交界处。“123……123……”周边其他人就立即同步联系急诊科其他医生前来救援。经过专业3分钟的操作,男子终于意识开始恢复,随后,急诊科其他医生赶到,在其他两个学生的帮助下,这名男子被送往急诊科住院,进行进一步造影检查。

拖着病体,他给学生上了生动一课

抢救后,于波涛得知,这名60岁男子的家属是一位肿瘤患者,正在青岛市中心医院住院化疗,当天陪同他的还有其他家属,家属去买饭的间隙,这名男子就发生了突发性猝死。“一般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我们要从基础心肺复苏,到高级生命支持,以及医护团队紧密协作,才能生命奇迹的出现。”于波涛告诉记者。

“也恰巧是给学生上完课,很多学生现场看到了我抢救病号,做心肺复苏,这也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毕竟平时教再多知识,都不如这种抢救来的真实,有效。”他在为患者担忧的同时,也有些许欣慰。当天,于波涛也犯起了咽炎,说话都变得十分困难,加上劳累,看起来非常憔悴。

虽然患者还没有完善检查,于波涛用几十年的急救经历初步判断患者应该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这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抢救时机是关键,治疗手段通常为药物、介入、手术等。“患者在急诊科意识清醒,病情未加重,打算4月11日给予术前检查和治疗。”于波涛说道。

于波涛经常收到患者锦旗

同时,于波涛提醒,遇到猝死患者救援者应首先确定周围环境安全,立刻检查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拍打、呼叫患者,与此同时,立即嘱周围人群拨打急救电话;建议将患者的位置调整为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异物,避免异物在气管发生窒息性死亡,松开衣领,避免由于衣领过紧出现呼吸困难;将患者放置在硬板床或者平整的地面上,抢救者通常位于患者右侧,取胸骨下半段或者胸骨正中两乳头之间的部位为按压部位,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时肘关节要伸直,肩、臂、手保持垂直,借助于身体的重力,用力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要求超过5cm,频率通常在100-120次/分;每进行30次心脏按压,建议给予人工呼吸2次。给予人工呼吸前,注意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摘除假牙。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通常采取仰头举颏法或者双手托颌法,保证气道的通畅,每次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送气持续时间至少1秒钟。送气有效的标志,是患者的胸廓有起伏,频率保证在8-10次/分,尽量避免过度通气,建议以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