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五月的老街,琴声如水——老照片里寻觅大学路的踪影,再现老街上的那些楼、树与人

2024-05-05 17:31 大众新闻客户端阅读 (57599)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署名除外)

“五一”假期,打开了青岛的美丽。

大学路,一条热门旅游老街,敞开绚烂的怀抱,迎接游客们的到来。

说它绚烂,是红墙的耀眼,也是咖啡小店门口的斑斓,更是芍药和牡丹的千姿百态,以及仰望于空中的紫色惊喜:紫藤花搭成天然花环,紫荆花簇拥着梦幻,紫色泡桐如风铃般摇曳生姿……

每一个院落,都隐藏着哪怕细微的亮点。游人推门而进,无人阻拦,任由他们拍照、私语,老街的包容可见一斑。

半岛全媒体记者探访大学路,采访了文史专家和植物专家,并聆听青岛市诸城派古琴协会主席高波演奏古琴,感受青岛的浪漫风情。

无声胜有声

老照片再现蜿蜒大学路

一踏进大学路,就仿佛不经意间闯进了一幅流动的诗画世界。

这座海滨城市的绚烂,在大学路里若隐若现。它们隐藏在院落之中。

“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1898年的青岛。青岛老照片馆提供

曾经寓居黄县路上的老舍,向下走不足百米,就进入了大学路,他是熟悉青岛的美的,因而在《五月的青岛》中,书写了花开的“名场面”。

中山路青岛老照片馆里,位于一楼的一张老照片,讲述了大学路的诞生历程。

文史专家袁宾久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老照片不会说话,却清晰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青岛的原貌,绝不是小渔村这么简单。

老照片展示的是德国侵占青岛后,拍摄的当时青岛的景象。“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老青岛人生活的细节,田地、栈桥、衙门。彼时的青岛分为两个部分,两个村落是下青岛村和上青岛村,也就是百姓口中的上庄和下庄。衙门是当年的军事指挥部所在地,后面是一些大户人家和商号,尤其是清海关所在地说明了当时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商贸,富商胡存约在《海云堂随记》中提到了60多家商号,分布在村落里面”。

明代万历年间,即墨县滨海的渔村青岛成为沿海海运港口“青岛口”。清代中期以后日渐繁荣,“旅客商人云集于此”。青岛口在青岛河入海口,口外的小青岛是天然挡风屏障,海船乘潮驶入青岛河,沿河岸停泊,沿河一条街有客栈、酒馆等建筑。

1891年6月,青岛建置,总兵衙门的设立,让这片土地成为了一座有规模的小城镇。老照片里那座高山,就是如今的信号山,半山坡的一块平地上,建起了德国总督府官邸,山下的路,当时百姓习惯称作“东关街”,也就是大学路的雏形。

信号山上的溪水,汩汩而下,冲出了一道道水沟,最终奔流入海。大学路的走向与沟渠相似,“现在的大学路一半是实心,一半是空心,空的地方就是暗渠,日后暗渠被覆盖后,就变成大学路的一部分。老照片上的照壁所在的位置,就是大学路马路正中的位置”。

一条蜿蜒的道路,连接着青岛的村庄与商户,连接着平民居所与衙门,而这一切,被德国的入侵而打破。炊烟袅袅的村庄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尘土飞扬的建设……

老街得名

大学路上的“大学们”

五一假期,青岛游客爆满。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多巴胺色彩,让人从樱花散落的惋惜中,找寻到了新的活力。

大学路,一侧是长长的红墙,一侧则是各式带有院落的别墅,适合拍照,适合休憩。

大学路的得名是与大学有关的。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占青岛后,第二年就开始拆除青岛口,只留下了总兵衙门作为临时的办公地点。从河边向青岛山修了一条现代马路,叫奥斯帕斯街,中国人仍习惯叫它东关街。为了实现长久盘踞青岛的愿望,德国当局修建了俾斯麦兵营,进行防御。然而,日德青岛战争打破了他们的幻想。日本不顾国人反对,强行侵占青岛,将道路改为巽町。五四风潮席卷全国,经过不屈不挠的爱国运动,1922年12月,青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早在1923年6月15日,康有为在青岛找到了一处满意的居所,有了长住青岛的打算,而此时,他也有了在青岛开办大学的理想,并看好了德国人建造的俾斯麦兵营旧址:“吾拟开一大学于此,就近收得万年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望海之暇,与天下之英才讲学,远胜沪上矣。”遗憾的是,兵营被北洋军队占据着,计划只能搁浅。

接力棒最终交到了高恩洪的手中。

高恩洪是山东蓬莱人,曾任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交通总长等职,对教育事业非常热心。青岛地处山东东部,环山面海,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既有舟车之便,又安静整洁,是一个探讨学问、钻研学术的地方。建立大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山东大学百年校史》记载,1924年的5月,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青岛首富刘子山和教育界的孙广钦等,向时任胶澳总督高恩洪建议创办青岛大学,高恩洪欣然同意。随后,高恩洪、邵筠农、宋传典、傅炳昭、张德纯、刘子山等11人组成了校董会,负责筹备大学创办的事宜。学校的筹备经费主要是高恩洪捐款1万元,刘子山捐款2万元,校址选定了康有为也看好的俾斯麦兵营。然而,由于青岛驻军的阻拦,导致双方僵持不下,幸运的是,吴佩孚和高恩洪是蓬莱老乡,私谊甚笃。吴佩孚也深谙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决定撤兵,将兵营归大学使用。

1924年8月,一所中国的大学终于在青岛海滨成立,这条马路也改名为大学路。

遗憾的是,因为时局动荡,学校努力维持到1928年,最终还是以关闭收场。

当1928年8月,一则报告提出的时候,热心教育事业的人们欢欣雀跃起来。南京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1929年夏天,教育家蔡元培莅青,他对青岛优美环境,宜人气候,倍加赞赏,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筹办。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开办,校长杨振声广招人才,大学路上出现了“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的空前场面,人才济济,熠熠生辉。

从国立青岛大学,到国立山东大学,又到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虽然几经波折,但大学路始终名副其实。

今年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名师校友,即将往来穿梭,一座城市的文脉正在继续书写。

独栋建筑

文人墨客的寓居地

“新油过的马车穿过街心,那专做夏天的生意的咖啡馆,酒馆,旅社,饮冰室,也找来油漆匠,扫去灰尘,油饰一新”,老舍说。

如今,大学路上的一栋栋别墅院落里,仍然间或有咖啡馆或者文创小店,提供歇脚的场所,也提供深入认识青岛的窗口。

这些院落,寓居过文人墨客,也接待过来往过客。

墙外,网红角依旧热闹;墙内青岛美术馆《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正在举办。这座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优秀建筑群落,经历了原“万字会”、原青岛市图书馆、原青岛市博物馆的驻址变化,如今已经成为书画爱好者的聚集场所。

再次步入大学路14号,白色的芍药开得正盛。作为银行大院,这里一度是银行家属们的乐园。正在带孙子玩耍的于先生说,如今银行职员后代不多了,他与儿孙自住一间,租住一间,为了孩子上学,更是舍不得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这片大院始建于1932年,建成于1934年,由青岛最早的华人建筑商马铭梁先生主持的“新慎记营造厂”承建的,工程师为赵诗麟。1932年,赵诗麟只有25岁,银行大院是他进入八大关成为设计师主力的“前奏”,也是他颇为得意的作品,因为他曾预言:“我设计的这处大院,100年不会过时。”事实证明,他所言非虚。

大院为长方形,南北向(并非正南正北),大门朝南。大院分为前院、内院、独院和后花园,院内楼房中西合璧,除却独院外,中轴对称,南低北高,院里套院,园中有园,配上各种花草树木,美不胜收。

大学路14号为大院南门,门口右侧为警卫室,右侧为副理楼,北面为襄理楼,是银行二把手和三把手居住的地方。左侧是大礼堂,往前几步便可以看到大礼堂上的几个大字“广厦堂”,应是取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意。如果绕过副理楼和襄理楼之间的喷水池继续往右走,便遇到一堵围墙,打开小门,是一座独栋小院,此为经理楼。

内院里,左右两侧分别有三栋样式统一的四层小楼纵向排列,最北端的“科长楼”横跨中间。在院中,原来都是用矮墙石台围绕的小花园,形成三个依次上行的“回”字院,中间都是绿地和花草树木,春夏秋都有花朵开放,冬天,大院也不寂寞。红瓦黄墙红砖小阁楼,11栋楼除经理楼外被均匀地分布在大院两侧,现在以1到10号楼命名,而当初,每栋楼都有一个汉字名,分别是“青岛中国银行广厦堂宿舍”,“青”字楼是经理楼,其他10栋楼从襄理楼开始以顺时针分别命名,颇具特色。

有游客跟着记者闯入,一起赞叹芍药开放正盛,孩童骑着自行车一圈一圈地绕行,游客和居民融为了一体,又互不干扰。

大学路16号甲,是当年青岛华商第一大亨——商会会长丁敬臣的旧居,他选择此处作为丁公馆,是因为房屋建在青岛河畔,而窗外的白杨和河水,让他想起了家乡水城扬州,凭栏眺望,水清树繁,那是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1931年湖北人沈鸿烈任青岛市长,在大学路上建立了两湖会馆,设有礼堂。据《青岛指南》一书记载,两湖会馆是由湖南、湖北两个同乡会合并而成,由当时的市长沈鸿烈任董事长,最初选址于濮县路5号。而位于大学路的两湖会馆,则建成于1933年。两湖会馆与其他省份的同乡会一样,为本乡人提供帮助。两湖会馆内曾设有礼堂,经常有话剧、歌舞在此演出,而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江在学生时代就曾在此礼堂演出过话剧,开启了演艺生涯。会馆现为大学路小学教学楼。

大学路双号一侧,花园别墅里,都有过独立的故事,而大多数的建筑,都已经挂牌青岛历史优秀建筑。

树茂根深

鲜活的古树名木“博物馆”

路有多老,树有多深。

青岛植物学家于涛先生,一直强调,大学路是青岛的古树名木博物馆,尤其是那挺拔的楷树,是时光的见证者,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矗立,用斑驳的身躯迎接过风雨,如今树皮刻满沧桑,却用不时迸发的枝叶,彰显新生的活力。

抬头仰望,枝叶在风中摇曳,迎接游人的到来。

楷树之所以独特,是因为我们所说的“楷模”,就是楷树和模树。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巍然屹立,似为众树的榜样。而它们屹立在大学路的两旁,与路名一样,是师生们的榜样。

除了楷树,还有耐冬、松柏、银杏等,有的已经生长近百载。半岛全媒体记者与于涛先生一起,重走大学路,与这些树木亲密接触,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面。有的树木已经嵌入墙面,用生命的奇迹,构造了建筑新的图纸。

在大学路20号,偶遇高波先生,小院里的柏树蜿蜒多姿,却差点倒伏。“我将情况反映给了园林部门,工作人员来给做个了支撑的架子,才保住了它”,高波退休前也在相关部门工作,因此有强烈的树木保护意识。楼下的房间里,是他的办公地,这里既是书法协会,也是古琴协会,作为青岛知名的书法家和诸城古琴传承人,这个小院是他坚守艺术的殿堂。

高波即兴为半岛全媒体记者演奏了一曲,乐曲如流水般清澈动人,回荡在整个房间里。

大学路上的树木,有本地树种,也有引进树种。

据史料记载,青岛本地树种主要有松、柳、栎、楢、白杨、国槐、榆、楸、梧桐等。胶澳总督府编纂的《胶澳发展备忘录》中记载了德国传教士花之安调查汇集的部分青岛本地植物的种类:“胶澳租借地缺少森林;主要树种是松树、冷杉,还有少量橡树。道路两侧有零星的柳树;村庄周边可以看到美丽的杨树、国槐、木桃及其他树种……在崂山有时可发现茂密的竹林,李村和张村谷地也有小片竹丛。”

通过老照片也不难看出,青岛的树木并不算多。这是地形地貌所致。由于岩石较多,地处丘陵地带,“盖滨海各处列岛环峙,然类皆石田不生草木”。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意识到如果想在此地盘踞99年甚至更长,需要治理泥沙,于是德国成立了山林局,隶属民政部管辖,专门负责植树造林,并从德国聘请林业技师赫司来青岛进行指导。经过多次试种,引进了刺槐、黑松、扁柏、侧柏、枞树、赤松、法桐等不下数百种,55%为阔叶树,45%为针叶树。这其中,多是速生树种,像刺槐,因为生长快易成才,是当时种植最多的树种,英国的出版物因此给青岛起了个“刺槐半岛”的绰号。

为了培育出既适宜于青岛自然条件、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苗木,在今太平山设立了一个植物园。植物园内设施齐全,有苗圃、菜、果圃温室。树木培育好后,栽植到城市的各个道路,并向外输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的品种也就越来越多。“青岛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那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那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那清冰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刚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这是1935年,“青岛的树”给苏雪林的印象。

青岛的绿意,随着夏天的到来愈加浓郁。

在绿色之中,调色盘继续泼洒,夏花开始绽放,青岛的美是不怕季节变换的,大学路就是一个缩影。

走,去散步吧,花香盈袖,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