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人生,千姿百态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 我是土生土长在农村,当年跟其他孩子一样对玩泥巴有天生的热爱,慢慢地将泥巴玩到了专业。”6月3日,青岛市级非遗项目——平度泥塑传承人高杰对记者说。
高杰和他制作的泥塑作品。
平度素有“东城泥塑,西城年画”之说,泥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自明、清两代在民间形成一种职业一直延续至今,并被列入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平度泥塑以动物、人物的艺术塑造为主,反映时代特色,表现幸福生活,作品在社会和文艺界产生较大影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门类。
高杰的乡村主题泥塑作品
6月3日,记者来到平度市东阁街道大十里堡村的高杰泥塑艺术馆,这里也是平度泥塑传承人高杰的家,院中的一处偏房,是高杰的创作工作室,56岁的他正在忙碌创作泥塑作品。工作室的展柜上,摆满了高杰多年来创作的动物、人物的泥塑作品,惟妙惟肖甚是喜人,特别是反映农村题材的拾柴老汉、玩耍孩童等,动作、表情在小小的泥塑人物身上体现得十分到位。村里为了支持高杰等非遗传承人创作,将村委的一处房屋特地打造成“大十里堡非遗工坊”,这里同样展出着高杰等人多形式的艺术作品,有泥塑、剪纸等。据了解,高杰作品曾获得“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荣誉。
高杰向记者介绍,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自己从小便对泥塑有着深厚的兴趣,经常捏一些小动物,工作后开始了泥塑创作之路,并将写意、夸张的技巧融入泥塑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件泥塑作品都要经过选土、筛选、晾晒、和泥,到创作、烧制等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准备,制作好一批泥塑后就在900℃电窑中进行烧制,烧制成功的泥塑就可以成为艺术品永久保存。
夫妻二人经常交流对方泥塑作品的不足与精彩之处。
在高杰的泥塑作品中,记者注意到“猪”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高杰与妻子王小妮的杰作。他们俩是当地知名的民间艺人,其妻子泥塑作品同样擅长表现农村题材的“乡土故事”,两人的作品屡屡获奖。除了协同创作之外,夫妻二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对方泥塑作品的不足与精彩之处。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正因有像高杰一样的传承人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弘扬,使我们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高杰在创作“猪”泥塑作品。
高杰在创作“猪”泥塑作品。
制作好一批泥塑后就在900℃电窑中进行烧制。
高杰在家中工作室进行泥塑创作。
高杰在家中工作室进行泥塑创作。
高杰在家中工作室进行泥塑创作。
高杰在家中工作室进行泥塑创作。
高杰在创作“猪”泥塑作品。
高杰经常创作书画作品。
为了支持高杰等非遗传承人创作,村里将村委的一处房屋特地打造成“大十里堡非遗工坊”。
在非遗工坊,展出着高杰等人多形式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