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店主,为12双袜子奔赴河南维权:我要给他上课

2024-06-04 10:52 每日经济新闻阅读 (23725) 扫描到手机

近日,一名网店店主不惜花费血本向“羊毛党”维权,引发网友讨论。

据报道,上海的一位女店主,为了价值不到100元的12双袜子,驾车1000多公里直奔河南,找到买家当面讨说法。

14双袜子只退回两双

女店主介绍,自家网店的袜子一盒7双,一位顾客用两个离得很近的地址,买了两盒袜子并退货,每个盒子里面只剩下一双袜子。

女店主因此判断,有人利用网络平台的漏洞,买多退少,以薅羊毛的方式占小便宜。

女店主先尝试联系对方查问原因,没想到电话另一端的人,矢口否认是买家,并称自己和家人都没有买过该店的袜子。另一个号码则一直无人接听。

因为不想让不诚信的“薅羊毛”行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店主决定向这名买家当面讨一个说法。


为了给所有“羊毛党”上一课,5月20日,她关闭了网店之后,一家人踏上了特殊的维权之路,目的地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

店主先到通许县派出所报警,通过民警的调查和村主任帮助,找到了29岁的男子苏杰(化名)。苏杰承认自己就是买家,并愿意退还袜子。

“我对这个事情很后悔,店主和警察找到我的当天就道歉了,也写了一份保证书。”苏杰表示。

他之前打工时从同事处听说,一些网店有试吃、试穿、试用活动,所以就下单了,没想到遇到了较真的店主。

苏杰还称,快递收货单上所留号码均为自己已经废弃的号码,接到店主电话的或许另有其人。

经过协商,苏杰愿意承担店主为此次维权造成的损失3500元。

村主任透露,“苏杰通过微信让我代转了1000元给店主,其他的2500元也会尽快让我代转。”

女店主称,如果较真的商家多了,这些人自然就少了。

“羊毛党”或承担法律责任

除了上述“买多退少”的行为,近年来,电商平台普遍推出的“仅退款”举措,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也有个别消费者恶意进行“仅退款”的操作,意图“薅羊毛”。

据界面新闻上月报道,一位百货品类的多平台运营商家提到,拼多多、淘宝、京东先后支持“仅退款”政策后,他的店铺平均“仅退款”率达到了1%,也就是100个订单中就有一个要求“仅退款”,长此以往损失不小。一些普通消费者也加入到“薅羊毛”的队伍中。

“我是学生,能免费送吗?”客服反馈常常能收到诸如此类令人无奈的留言,用户最终收到货后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退款,只留下商品。上述百货类商家表示,目前低客单价商品是重灾区,因为“羊毛党”认为商家对低价商品追究的概率更小。

近几个月,各地法院受理了多起“仅退款不退货”的网购纠纷案件,其中不乏买方败诉的案例。例如天津市蓟州区法院别山法庭审结的因“仅退款”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调解,被告赵某最终同意补偿原告商家各项费用200元,并当场履行。

“薅羊毛”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犯罪?北京骅之韬律师事务所王洁律师认为,“0元购”从民法角度看属于合同履行问题。卖家履行退款义务后,买家并未全面履行退货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第八章违约责任相应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如果“零元购”的买家从购买时,就以“白嫖”商品为目的,其行为已经符合刑法中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起刑金额为3000元,“白嫖”袜子尚未达到起刑金额。虽然符合构成要件,但不能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如果有多次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通过累加计算诈骗金额,可在达到起刑点后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