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司法局发挥法治先行作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06-27 15:4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78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6月27日,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李沧区司法局坚决贯彻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先行作用,主动靠前服务,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聚焦推进法治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优化法律服务,积极践行“与企有约、政法有为”,助力推进李沧区营商环境的法治化进程。

以法治建设筑牢营商环境保障

李沧区司法局制发了《李沧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四条措施》,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指导支持。开设“书记话法治”视频栏目,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书记通过李沧电视台等途径向全区居民述法11次,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2次,“街道法治建设”专项法治督察1次,充分发挥督察利剑作用。

打造“法治文化一条街”、127个社区法治文化阵地等,李沧区青少年法治教育主题公园获评“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实施“个十百千”普法工程,开展普法宣传1387场次。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聚焦助企惠企服务、严格规范执法等,开展普法宣传50余场。开发“李沧区司法行政资源地图平台”,企业通过“扫一扫”可直接查询、获取全区100余个司法行政资源。开展“小李说法”普法活动,在李沧融媒“小李帮帮团”平台推出线上普法专栏,构筑起线上线下系统化普法体系,推动法治浸润人心。

评选“李沧区十大法治项目”,组建“李沧区法治督察重点项目库”,推进法治工作项目化、常态化、实效化、品牌化。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策划举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交流座谈会,邀请法学专家、企业代表共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良策。联合区检察院制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相关工作的意见》,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目前已申请并审批成功31人次。

以依法行政践行政府履职履约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探索柔性执法,让企业感受到执法“温度”。2024年以来,全区“不罚”“轻罚”数量25件。制发《李沧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办法(试行)》,联合13个执法单位制定“综合查一次”检查计划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对企业经营干扰。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纠正执法不当行为,督促整改落实。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开展执法人员知识技能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创新涉企审理机制,制定《李沧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办法》《李沧区行政复议案件快速审理工作规则》,对涉企复议案件采取缩短受理和审理期限、电子送达法律文书等便企利企方式。畅通“面对面”沟通协调渠道,推动政企平等对话,促进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梳理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对外合作协议履约情况,制发《李沧区党政机关合同管理办法》,优化合同审查系统,实现合同全流程监管。建立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机制,制发《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指引》,提高决策透明度、科学性,征集公布区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6项。依托“政府法治一张网”,开展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2024年以来,审查政府常务会议题46件、政府文件函件1060件、合同1021件。

以法律服务强化法治资源供给

组建“李沧区法律服务诚信共同体”,凝聚律师、司法鉴定、公证等多方力量,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及政策解读等。举办企业合规法律风险防控专题讲座,助力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在李沧区行政审批大厅挂牌成立李沧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工作站,在金海牛创业园和百果山实业基地设立2处惠企法律服务工作站联系点,截至目前,接待企业来电来访咨询3500余起。挖掘惠企典型案例,李沧区律师惠企队伍服务项目入选青岛市“十大惠企法律服务案例”。

实行小微企业公证费减免,开通公证涉企“绿色通道”,设置服务专门窗口,实现涉企案件“一对一”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出证。推进“预付宝”业务,发挥公证处提存和资金监管职能,搭建企业和消费者信任桥梁。创新“公证+商事调解”新模式,探索形成规范有效的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和解协议执行路径等,减轻企业诉累。落实公证“最多跑一次”,目前可办理事项已达121项。

开辟涉企维权法律咨询“绿色通道”,指定专业律师负责企业及职工的咨询解答。截至目前,提供法律咨询450余人次。擦亮“一次办好”服务品牌,为缺少必要材料但又急需办理法律援助的企业职工先行提供援助服务。搭建涉企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专职调解员、调解专家库“两专”队伍,强化涉企纠纷化解力度。2024年以来,共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