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路快速路工程黑龙江中路地道主体结构完成

2024-06-28 16:5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990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6月28日下午,随着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黑龙江中路地道闭口段主体结构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该工程地道主体结构部分正式进入收尾阶段,为地道早日通车奠定了基础。

唐山路快速路工程由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管理,青岛城投集团旗下交发集团投资建设,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所属城建公司施工。黑龙江地道全长645米,其中闭口段160米,敞口段485米,黑龙江路地道及地面辅路均为双向六车道,最大开挖深度达14米,开挖方量达12万方。面对工期紧、流量大、管线条件复杂、开挖难度高等困难,交发集团会同城建公司施工项目部多措并举,实现绿色施工、提质增效。项目持续开展班组建设活动,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实体施工效率及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调配资源保进度

为保障过往车辆日间正常通行,建设方及施工项目部优化施工工序,同步推进实施土方开挖和地道主体施工,利用夜间施工窗口期,调配泵车、运输车集中开展施工作业,于5月31日车流高峰来临前完成全部土石方开挖任务。针对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时间有限等条件制约,在剩余地道闭口段增配塔吊2部、泵车4台、吊车5台及不锈钢模板、支架等一次性建设材料,增加劳务人员200余名,仅用两周时间布设完成5板底板、6板侧墙、7板顶板,浇筑混凝土共12000立方米。

移动式“天幕”防尘降噪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唐山路快速路工程积极探索绿色施工生产模式,创新使用移动式“天幕”,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电焊作业产生的弧光和工程机械产生的噪音“关起来”,把传统露天作业变为“室内作业”,有效降低扬尘、噪音和光污染。此外,施工现场还设置了扬尘监控仪、除尘雾炮机及自动喷淋、噪声分贝监测系统,成功实现对扬尘和噪音的有效治理。

管理创新提质增效

通过20余部摄像头、智慧安全帽等终端设备与“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实时联动,远程实时同步现场作业情况和人员活动状态,将工地可视化、管理实名化、监测实时化、应用智能化变为现实,项目安全和质量标准化管理效果显著;建立智能钢筋加工区,运用智能化加工设备,实现钢筋“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加工,有效保障钢筋加工精度及工期;同时,强化原材料源头管理,加强班组建设,由项目管理人员全程监督,确保高品质混凝土实施效果。

唐山路快速路工程作为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与青银高速、重庆快速路等互通互联,组成青岛东岸主城区重要的快速路网,极大地提升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压力,有效缓解黑龙江中路、青银高速李沧出口、金水路等主要通道交通拥堵状况,对于提升城区交通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发扬集团“说了算、定了干、高质量、按期完”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以现场保市场”理念,落实集团标准化建设要求,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一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