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海岱新 ——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观察之文化“两创”篇

2024-07-14 18:53 大众日报阅读 (39149) 扫描到手机

  夜幕降临,琅琊古城华灯绽放、璀璨绚丽。(□记者巩姗报道)

  □ 本报记者 赵琳 于新悦

创新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基因,也形塑着当今社会的崭新模样。齐鲁大地上,创新的思维其来有自。近日,记者跟随“改革潮涌风正劲 齐鲁扬帆征新程”山东改革·媒体行采访时看到,用好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禀赋,山东各地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我省大力实施“山东文脉”“山东手造”“山东智造”等六大工程。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430家,实现营业收入7484.9亿元,切实让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

  创新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抵达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的南马坊战国大墓时,前一晚这里刚下过大雨。记者看到,坚固的大棚遮盖着整个挖掘现场,地面覆盖着大面积的塑料膜,有效阻挡了雨水流入地势低洼的墓地。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临淄区考古人员正在进行保护性发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张恒介绍,南马坊战国大墓比春秋齐景公墓墓室面积要大很多,是目前山东地区正式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墓葬,是齐文化考古的新突破,为研究战国时期齐国的历史、礼仪、手工业生产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淄博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对地下埋藏的文物十分重视,创新开展保护利用工作。综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和既往文物发现情况以及地形地貌历史沿革等情况,淄博将全市土地划为一、二、三级文物分布区,一级区实行考古勘探全面覆盖,二、三级区域实行“调查+勘探”,只有在调查基础上发现“可能埋藏文物遗存”的情况,才进入考古勘探环节;对经过调查未发现“可能埋藏文物遗存”的情况,直接建议同意土地出让。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丁德翠介绍,这种方式既大幅缩短文物影响评估周期,降低经济成本,又能做到地下文物不漏探,实现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协调共赢。据介绍,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淄博各县区提交新线索256处,目前全面转入实地调查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物,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遗产。博兴县把有200多年历史的吕剧“请进”城市会客厅,让市民游客在日常生活中亲近传统文化。

夏日的支脉河上凉风阵阵,穿过博兴县市民文化中心的大平台广场,抬眼望去是一片绿色,令人心旷神怡。市民文化中心位于县“三河两水”文化区内,内设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小剧场、吕剧博物馆、科技馆、方志馆等,人气很旺。

博兴县吕剧扽腔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博兴县戏剧团)副团长鲍学铭介绍,吕剧博物馆进驻市民文化中心后,面积扩大了将近五倍,有2800多平方米,打造了集看、听、学、演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能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吕剧的魅力。如今,吕剧博物馆吸引了省内多所高校、院团到访,也成为研学活动的热门去处。

  创新发展文旅业态,产业动能更加澎湃

临沂,古称琅琊。从临沂市中心驱车出发,十几分钟就能抵达琅琊古城。炎炎夏日,古城水系盘绕,绿植环绕,凉雾阵阵。琅琊古城场馆部经理王建伟介绍,喷淋系统定时运行,各种文创冷饮畅销,给游客带来清凉体验。

琅琊古城里,穿着汉服、手持团扇的游客比比皆是。暑期迎来旅游高峰,古城创新推出全国首部立体沉浸式文化演艺《只此琅琊》,多维度展现临沂三千年历史轴线;大型室内文化演艺剧目《国秀·琅琊》,单日最高观演人数超1.5万人次,开业以来累计观演人数超20万人次。琅琊古城还招募200余名演员,融入各景点,打造“行进演艺”,《扶摇云裳》《唐食集市》《望京楼》等“餐饮+演艺”很受欢迎。

从单纯的游山玩水,到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开启跨界,文旅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的优势愈发凸显。古城里,星级酒店、特色民宿、主题文化客栈分布错落有致,草编柳编、剪纸布艺、铝艺木工等200多种手造产品成为畅销文创。

临沂市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曹文栋认为,琅琊古城项目是当地创新发展文旅业态、推动“文旅+混改”的突出成果。“通过基础设施升级,以入画手法完成游客的游览穿越,以入戏手法满足游客的产品体验,以入梦手法让游客沉浸其中实现情绪价值的享受,完成了一场创新深度体验游。”

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交织,让旅游体验更加丰富。曲阜尼山圣境“为你明灯三千”演艺震撼上演,数百架无人机孔明灯点亮夜空;泰山景区创造文旅消费新业态,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历史文化,“五岳独尊”“风月无边”“如意”“虎字石刻”四款具有代表性的泰山石刻景观数字藏品,首期3.2万份一上线即“秒光”。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在承接国内出版印刷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建设印刷博物馆,通过展示有代表性的印刷设备、文献资料、书籍、字画,让青少年在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脉的流动。

  创新引进培育人才,乡村振兴更加强劲

通过几天的行程,记者深刻感受到,如今在齐鲁大地上,文化和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而是融入城市乡村发展肌理的重要创新元素,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临近中午,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的仲意餐厅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要为当天到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研学基地的游客准备配餐。开业不到两个月,餐厅已接待游客3500多人。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根高兴地说,“景区承接的团队越来越多,通过提供配餐服务,村集体增收了7万余元。”

走进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处处都能感受到传统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的气息。这与过去一脚泥、一身尘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为破解乡村社会治理人才不足难题,泗水县以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管理工作,吸引招募有情怀、有知识、有活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与村集体“合伙”开发乡村产业项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泗水县委副书记张宇飞介绍,政府派专员代办项目落地手续,负责从农户手中流转宅基地,做好道路、绿化、治污、5G基站等基础设施配套,提供空间建设、项目规划、运营服务、日常管理等配套服务,让合伙人实现“拎包入伙”。“截至目前,累计招募各类合伙人286人,引入项目136个,投入资金7.3亿元,带动7800余人就业。”

山东省“改革尖兵”、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彬就是回乡创业的佼佼者。公司通过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在龙湾湖片区打造了包括文化旅游、展览演出、影视制作、文创研学、教育写生、花卉农耕、艺术品农产品包装销售在内的全要素旅游业态。嫁到当地的藏族姑娘陈亚楠经过培训成为咖啡师,“既不耽误回家看孩子,还能挣点钱,感觉非常满足”。

一座座民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路边,乡村音乐节热闹非凡,帐篷基地人气高涨,非遗产品“柳下皂”畅销……邹城市大束镇大洪沟村和浙江中图文旅集团合作,打造民俗文化村,让乡村变成知名景区,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了“上班族”。景区的客房管家、餐厅服务、保安、保洁等劳务用工优先聘用附近村民,带动1100余人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