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 | 王玉安——脱下戎装换警服,责任担当不褪色

2024-07-16 17: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139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葛梦杰

曾经的橄榄绿,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的警服蓝,车来车往,守护畅通,他带着军人的本色,从军营到警营,从军人到民警,在不同的岗位上展现着同样的忠诚与责任,他就是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王玉安。这么多年,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没有声名远扬的事迹,但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军人和人民警察的丰富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一名新时代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2009年,退役后的王玉安来到了城阳交警大队,从那时起,他就暗自下定决心,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想要与这些‘铁疙瘩’打好交道,自身的业务技能必须要硬起来。”王玉安说。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机动车的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15年来,他像钉子一样扎根在交警第一线,逐渐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在工作中,王玉安坚持温情执法,他认为,执法不是一味地“刻板”,而是要在公正执法中带着温度、带着感情,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温暖。

2012年夏天,当时在交警大队惜福镇中队工作的王玉安在204国道设卡查车时,拦下了一辆满载砂石和砖块、涉嫌超载的小货车。司机小赵下车后承认自己超载, 但一个劲地恳求王玉安不要处罚自己。“你知不知道超载有多危险?”王玉安对小赵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超载影响汽车的操纵性能,不仅拐弯、启动都有危险,关键时刻很可能刹不住车,很可能引发事故。”

面对王玉安的批评,小赵积极承认了错误。他告诉王玉安,自己以送料为生,两个哥哥跟着自己在青岛干活,但只有自己能驾驶小货车。要是分扣多了驾照被扣,等于砸了一家人的饭碗。“这个不是违法的理由,交通安全不能打折扣。”王玉安依法开出了罚单。

王玉安详细询问后得知,小赵的住处离卡点不远。“他那个样子,不像是说假话。”王玉安心想。当天下班后,他来到了小赵的暂住处。这是一间带院的平房,住着小赵和两个哥哥,三兄弟从枣庄农村老家来青岛谋生。小赵坦言,三兄弟和家人就靠着这一辆货车,有时为了多挣点钱,他会在上路时多拉点货。

“开会时常说,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要抓好源头、广泛宣传、落实责任。”王玉安认为,处罚不能作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唯一方法。从那天后,王玉安经常到小赵家中,向他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货车通行的政策,帮他检查车轮、制动系统等车况,叮嘱他及时保养。在王玉安的帮助下,小赵和两个哥哥认识到了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王玉安巡逻时发现哪里有新小区建成,得知哪里有朋友家要装修,都会把活介绍给小赵……在王玉安的帮助下,小赵在青岛渐渐站稳了脚跟。10多年过去,如今的小赵添置了两辆新货车,还把妻子和一儿一女接到了青岛生活。

像这样在工作中帮助他人的事例,在王玉安身上还有很多,而愿意奉献自己的这份精神,在他小时候就已经种下。王玉安还在念小学时,他被老师挑选参加了一次义务劳动,去敬老院打扫卫生。老师告诉他,优秀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一定会去帮助有困难的人。1987年,王玉安参军入伍后,更是深刻理解了乐于助人精神的内涵。王玉安服役的部队驻扎在城阳区,部队和附近的社区结成了对子,训练之余,官兵们和村民一起建大棚、种蔬菜。2008年夏天,暴雨导致区内水库水位上涨,为防止大水涌向周边村庄,时任副团长的王玉安在接到上级指示后带领部队搬运沙袋,在水库边坚守。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多年来,王玉安没有忘记往日的誓言,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奉献自己,恪尽职守、踏实肯干,在平凡的岗位追求着人生价值。“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服务人民是我的天职。无论在哪里,只要大家需要,我都会挺身而出,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使命。”王玉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