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升腾,青岛“后街”构筑都市生活新场域

2024-07-17 08:56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阅读 (87546) 扫描到手机

青岛“后街经济”方兴未艾

概念内涵:“后街”的概念与“主街”相对,“后街经济”是利用支马路打造一批以特色品牌为引领、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特色商业街,协同主街构成兼具商业硬实力与人文软实力的商圈发展模式。后街与主街,互为补充,“后街经济”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

发展模式:实践表明,“后街经济”多为“物理空间改造+新经济模式”的组合形态,同时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下形成了多种新型发展模式:众创后街——新产业的聚集地,潮牌后街——新品牌的孵化地,科技后街——新模式的试验地,网红后街——新地标的打卡地。

发展现状:自城市更新建设产业招商工作启动以来,青岛历史城区核心区已新增商户263个,新增运营面积30.77万平方米,不断丰富的“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业态,让老街焕发新生,一条条拥有城市更新提升、消费场景培育、都市旅游延伸等多重效果的后街成长起来。

配套支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青岛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提出,在绿色生态城区打造方面,鼓励新建城区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在城市新建住区中推进完整社区创建,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

当Citywalk掀起“逛街热”,走出大商圈,走进背街小巷,走进一隅消费空间,你会发现它们或显小而精,或具烟火气,或更有慢节奏,已经成为城市活力的全新补充。

以历史街区为代表的后街人气越来越旺。

在城市更新建设中,青岛的一些老街得以新生,其作为消费、旅游、休闲重要载体的想象力被无限挖掘,“后街经济”开始出圈,一批特色店铺、消费地标涌现出来。此外,日益完善的“毛细血管”支路网在提升出行便捷性的同时,也为流量导入提供了更多可能。

何为“后街经济”?日益勃兴的“后街经济”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影响?对此,记者展开探访。

后街成为满足消费新需求的承载地

不同于集聚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城市主街,后街业态多元、接地气,也蕴藏文化基因,在青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及城市更新建设背景下,后街正逐渐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拓展消费空间、满足不同圈层消费新需求的承载地。

“后街”的概念与“主街”相对,“后街经济”是利用支马路打造一批以特色品牌为引领、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特色商业街,协同主街构成兼具商业硬实力与人文软实力的商圈发展模式。后街与主街,互为补充,“后街经济”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

美国著名建筑师埃罗·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可以看出它的抱负”。以青岛为例,老城区承载着全市的历史与记忆,老城发展事关民生,决定城市品质,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环节。

走进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映入眼帘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门头房,而是各美其美、特色鲜明的店铺,大鲍岛微美术馆、荷田水铺、法式烘焙、娱作音乐餐厅、哈霓风车Honey Future……每一家都极具特色。

巧克力博物馆内极具青岛特色的巧克力作品。

炎炎夏日,吃上一口冰淇淋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如果再有百种口味供你选择,就更让人心向往之。出中山路地铁站D口,沿博山路向南走100米,一家主营高端冰淇淋甜品的店铺便进入视野。门前大大的风车,外墙上立体冰淇淋的造型,让人收不住进店的脚步。一层工业现代风的选购区、二层浪漫的粉色旋转木马堂食区,再加上一整面“彩虹”冰淇淋墙,炎夏瞬间变得清凉。

谈及为何在此设店,而不是选择大型商场和大商圈?哈霓风车Honey Future品牌创始人张楠表示,“作为青岛本土品牌,初创期最重要的是建立品牌形象,这就需要让品牌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要在大众心里‘种’下深深的印象,而大鲍岛街区恰恰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她希望能打造青岛特色美食符号,形成更具本土特色的品牌效应。

顾客在位于大鲍岛街区的哈霓风车Honey Future旗舰店选购品尝喜爱的冰淇淋。

街巷交错,新旧融合,既有传统的坚守,也有年轻新潮的生长。早在2022年6月,哈霓风车Honey Future首店便在银鱼巷开业,运营半年后又开始筹备大鲍岛街区的品牌旗舰店。“当时无论是银鱼巷,还是大鲍岛都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客流量,业态也不多,我们是第一批入驻的店铺。”张楠坦言,在老城区开店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包括客流、场所、配套设施等,不像成熟的商圈商场那样便利,但是中山路周边的历史街区是青岛的窗口,尤其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实施,青岛对这片区域的规划日渐完善,让她打消了顾虑。

如今,哈霓风车Honey Future会员基数已近8万人,其中60%为本地用户。因为品牌独特性,目前已经接到了青岛多家大型商场的邀请,而且还接到全国各地50多个加盟意向。张楠表示,品牌从老城区起步,借由历史街区,能把一个青岛品牌更好展现出来,同时也赋予历史街区更多时尚年轻元素,两者相互成就。

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店铺在历史街区成长起来,也表明了这座城市后街的“厚度”,能够吸收、容纳、培育多元业态。

通过“老街区+新风貌”设计思路,巧克力博物馆成为拥有“海风浓情”的特别空间。

“巨轮”“鲸鱼”“海底城堡”“栈桥回澜阁”……这些巧克力作品每天都吸引着游客观赏打卡,位于中山路139号的巧克巧蔻巧克力博物馆是全国首家海洋主题巧克力博物馆,集体验、互动、观赏、科普、零售于一体,围绕“老街区+新风貌”设计思路,通过对“青岛海洋元素及本土文化特色”深度挖掘,最终建成了这处拥有“海风浓情”的特别空间。

位于易州路海泊路路口的布兰兔的植物庄园是一家专营花果茶以及茶具的店铺,青岛老街的建筑特色,成为其在北方布局首店的重要因素。“从大型商场到历史街区,我们一直在探索最适合店铺的定位,目前看来,还是在历史街区选址运营起来比较成熟。”店铺负责人李希鹏介绍,后街的独特性是店铺选址的重要考量,这也正符合他们品牌的独特性。“如今大众审美进入疲乏期,要在众多的店铺中脱颖而出,依靠的就是独特性。”李希鹏认为,历史街区入驻一些具有独特性的品牌,它会产生更多新活力,增强吸引力。

布兰兔的植物庄园装修风格独特,吸引游客纷纷打卡。

后街不仅是流量之源,更是历史城区业态重塑的起点。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城市更新建设产业招商工作启动以来,历史城区核心区已新增商户263个,新增运营面积30.77万平方米,不断丰富的“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业态,让老街焕发新生,一条条拥有城市更新提升、消费场景培育、都市旅游延伸等多重效果的后街成长起来。

历史城区展现的勃勃生机是青岛发展“后街经济”的一个缩影,让城市变得更加有特色、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是每座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青岛也不例外。老城复兴,后街繁荣,这是一项比新城建设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考验的不仅是专业程度,更是城市建设者的智慧。

“物理空间改造+新经济模式”引燃“后街经济”

背街小巷里的店铺,往往藏着城市的特色与灵魂。

“后街经济”的出现,将城市中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等有机融合,并逐步成为实现“城市历史当代表达”的独特区域。

后街,也是很多国际知名城市展现自己的另一张名片。东京银座繁华主街背后的街巷中,分布着各种小酒馆、手工店、剧场等,体现了日本老字号特色;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后面聚集起“we-work”的共享办公空间,集聚了500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形成了仅次于“硅谷”的“硅港”;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后街群则体现了文化特色,巴尔扎克路有巴尔扎克电影院、巴尔扎克酒店,乔治五世大街有顶级表演秀,马尔伯路国际美食云集,蒙田大街有雅典广场酒店和香榭丽舍剧院;伦敦牛津街的后街群,则与主街形成品牌档次的错位,主街集中了一线奢侈品牌,而后街支马路则成为大众品牌、高端轻奢品牌的聚集地,从而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纵观巴黎、伦敦、东京这样的全球消费城市,都有闻名遐迩的后街,而国内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多个城市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后街经济”新模式。

上海是国内最早提出发展“后街经济”的城市之一。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南京西路商圈,吴江路、愚园路、威海路、陕西北路等后街早已声名鹊起,从咖啡馆、茶艺吧、深夜食堂到百年老铺……一条条支马路和小弄堂构成了城市商圈精细且精彩的“毛细血管”。

在广州,北京路商圈以北京路为主街、惠福东路等为辅街,结合越秀书院、李白巷等,打造背巷文化、后街商业。主街的“商业轴”、后街的“慢行休闲轴”和陈家祠、西堤等文旅资源,共同构成了商文旅特色型商圈。

实践表明,“后街经济”多为“物理空间改造+新经济模式”的组合形态,同时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下形成了多种新型发展模式:众创后街——新产业的聚集地,潮牌后街——新品牌的孵化地,科技后街——新模式的试验地,网红后街——新地标的打卡地……

大型商业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日趋同质化,难以满足“深度消费者”个体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而毛细血管一般的后街则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空间,让不同类型的后街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圈层化的消费模式。有专家指出,圈层效应还能吸引年轻人离开互联网,走到室外、体验生活。

“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构筑都市生活新场域

细察发现,“后街经济”发达的国内外城市,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窄马路、密路网”。

相比以机动车通行功能为主的宽阔大马路,市民游客更愿意在小尺度的窄马路上步行,安全感更强,过马路更为便利,也能够增加人流的渗透性,提升店铺的获客量,更利于“后街经济”的发展,让街道更具烟火气。

有了多元而充满活力的“后街经济”,市民游客所爱的烟火气和“小而美、小而精”的消费场景也就会进一步集聚,形成良性循环,提振消费、增强活力,促进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发展“后街经济”离不开规划、特色、治理三个关键词。日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青岛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提出,在绿色生态城区打造方面,鼓励新建城区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在城市新建住区中推进完整社区创建,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而这些恰好是发展“后街经济”的支撑。

“在新城建设、老城区更新改造中,要为发展‘后街经济’提供便利化的条件、空间,在规划层面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打造一些特色街区,甚至可以把‘后街经济’这类商业业态嵌入比较大的社区中,更加方便生活。”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授、青岛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刘文俭认为,“后街经济”有着便利化、轻奢化、特色化的特征,打造后街,发展“后街经济”,首先可以方便消费,便利日常生活,还可以为年轻人创业提供条件,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发展“后街经济”,就要走品牌化、特色化道路,打造消费的多样性、差异性,同时做好深化治理,包括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专业服务等,在确保后街店铺正常有序运营的同时,充分关照居民合理诉求,例如鼓励后街发展当地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各类业态,既保障后街“烟火气”,也提升后街“人情味”,这些充满情怀的业态支撑起了“后街经济”的“体验感”。

火热、接地气的“后街经济”打开了城市生活的新想象空间,主街的“快节奏”、后街的“慢生活”,主街的“国际范”、后街的“烟火气”,相互调节弥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消费升级、城市活力提升,共同构筑起完整生动的都市生活体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