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涂图丨画说“三伏”与“三暑”

2024-07-22 12: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6705) 扫描到手机








7月22日,我们迎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民谚有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又说“小暑大暑,日蒸夜煮”。


“三伏”的日子是怎么确定的?和小暑、大暑有什么关系?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

它的日期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共同决定,

所以也被归为“杂节气”一类。

“三暑”反映的是暑热变化趋势。

前者蕴含着人文时间里的生活智慧

后者主要是自然时间的科学表达






民谚云“夏至三庚数头伏”,从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开始入伏,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为初伏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为末伏

两者之间是中伏。

在“十天干”中,每个庚日相隔10天,所以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中伏的长短取决于入伏早晚。

经计算,入伏的日子在阳历7月10日至21日之间。

如果在7月18日前入伏,则中伏为20天,三伏天共40天;

在18日后入伏,则中伏为10天,三伏天共30天。

今年是在7月15日入伏,三伏天就是40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年三伏天的全国平均气温看,三伏天长并不意味着这一年要比三伏天短的年份热


        “三暑”是指哪“三暑”?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节气带有“暑”字:小暑、大暑和处暑,合称“三暑”。

“三暑”反映的是暑热变化趋势。

从小暑到大暑,暑热不断加强。经过立秋节气,到处暑时,“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的“处”是终止、结束的意思,所以“处暑”也俗称“出暑”。


如果将入伏和出伏的时间对应到节气时段的话,通常是在小暑节气期间入伏,立秋、处暑节气出伏

也就是说,“三伏”与“三暑”的时段基本重合



两者有何不同?




“暑”与“伏”的含义不同。

“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既热又湿,是小暑和大暑节气的典型特征。

小暑通常是我国全年降水最多的节气,开始进入“高温高湿”阶段。

大暑通常是我国全年平均气温最高、高温日数最多的节气,“湿热交蒸”至此达到顶峰。

而三伏之“伏”主要有两重含义:

一是说阴气伏藏;

二是指人的伏藏,“隐伏避盛暑也”。

基于这种认识,民间还衍生出吃伏羊、贴三伏贴等多种饮食习俗和保健传统。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在五季中属长夏,

是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即将由阳转阴的时节


这时节养生应尤其注意

防暑、防湿、防寒


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此时节降雨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高发期。

青年要防过劳症。夏天出汗多,身体损耗大,而营养、睡眠不足,损大于补。

儿童要防脾胃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还不健全,过食冷饮,会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伤及脾胃。


祛暑邪:清凉绿豆汤

清热方:吃苦味、煲水鸭

祛湿招:运动微出汗、睡前泡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