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加时”不宜齐步走

2024-07-26 09:20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126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高书华

多所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的消息登上热搜。7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宣布将2025级18个研究生专业的学制延长1年。今年以来,延长研究生学制的还有沈阳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调整背后,是高校试图通过学制改革提质回应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质疑。 

读研“加时”并不是新鲜事。早在去年就有上海体育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官宣,从2024年起延长研究生修业年限,当时也引起热议。该话题今年仍能继续霸榜,是因为更多高校出手调整研究生学制,意味着“延长”将成趋势。 

据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为三至四年。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制是硕士生三年、博士生三年、硕博连读五年,客观上造成一些学生时间安排乏术,存在只为学分不深入钻研、只为找工作拼凑论文的散漫学风。加之某些导师门下学生多,无暇或缺乏精力细致深入指导,导致学生“散养”。 

越来越多的高校适当延长研究生培养时间,既有利于强化授课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把更多时间放在研究上,做到理论与实务兼顾,更加从容地平衡写论文和找工作之间的时间关系。 

虽然高校寄希望于延长学制来提升研究生毕业质量,但网友更担心由此带来经济支出增加、毕业年龄偏大不利就业等“后遗症”。 

客观而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不能与延长学制完全画等号,需要高校从招生培养、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设置等各环节综合改革创新,要让增加的时间真正变成长在学生身上的本领。如最先延长学制的中国传媒大学,通过建立研究生基本文献阅读考试制度保证学生研究更精深,规定博士生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150种,学术硕士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80种。 

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不能急功近利。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演变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应注意的是,学制延长不能强制所有学生“齐步走”,更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决定学业年限。 

我国高等教育很早就建立了弹性学制制度,如硕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这意味着最快可以两年拿下学位。高校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同时,应当允许一部分有能力、有意愿的学生选择弹性时间毕业,这才是学制改革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