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读书会丨相约“七夕”话民俗——文史学者刘宜庆带您走进“中国情人节”的前世今生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8月10日,恰逢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佳节。下午,半岛读书会在市南区漳州一路48号茶友茶方举办七夕专题分享活动,文史学者、半岛都市报人文青岛工作室主任刘宜庆讲述七夕的起源演变、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带领现场读者及线上网友走进“中国情人节”的前世今生,活动在半岛新闻APP上进行了全程实时直播。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大家描述七夕节的诗文车载斗量,七夕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女儿节、乞巧节。刘宜庆首先介绍了七夕节的起源和演变。“七夕节起源于汉代的星纪崇拜,兴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元,丰富于明清,衍生出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守夜许愿、曝书晒衣等众多习俗。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久远,因此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刘宜庆表示,“天气依然炎热的夜晚,看看浩瀚星河的两侧——牵牛星和织女星,人们对头顶星空的这种仰望,其实就构成了中国哲学的起源,也构成了天文学的起源。”
刘宜庆表示,七夕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西周时期的《诗经·小雅》就有这两颗星了,‘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见报章。’说明当时老百姓已经把牵牛星、织女星神化了。这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明亮星空中,人们关注到了银河两岸比较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然后赋予它们美好的想象,将其人格化,进而升华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刘宜庆认为,牵牛星与织女星(牛郎与织女)契合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农耕文明的主题,代表了中国“耕织”的农业文化,“一个是耕种,耕地离不开牛;人类社会要生存繁衍,要保暖,离不开纺织。男耕女织就是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生活图景。”
刘宜庆认为,七夕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赋予了浪漫色彩并流传上千年,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密不可分。“相传,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在天宫给天空织彩霞。她厌烦了这样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嫁给了河西的牛郎,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被此事惹怒的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牛郎用扁担挑着一对儿女追上天宫。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在二人之间划出一条天河,只允许他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到七月初七这天,无数喜鹊飞来,架起一座跨越天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于是,七夕节成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既拥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寓意,也赋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在古代,人们对‘七夕’的重视程度更胜于今天。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诗句,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刘宜庆表示,“东汉末年连年战乱,老百姓渴望安定的生活,男耕女织代表了人们生活的理想。织女被民众视为纺织女神,是女孩儿们崇拜的对象,所以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技艺。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时光流转中,七夕的内涵抑或“故事生长点”立足婚恋主题,不断获得充实和发展。刘宜庆介绍说,魏晋南北朝,七夕节较之汉代在上层社会更加盛行,在南朝民间和北朝也都有了一定的传播。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表现最为明显,“在汉代诗赋中七夕及牛女传说只是偶尔出现,随着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的兴盛,七夕题材频繁出现在上层文人的诗文中。”刘宜庆介绍道,“魏文帝曹丕,西晋陆机,南朝谢灵运、鲍照、谢朓等人,均有以七夕或牛女传说为主题的诗歌流传于世,如谢灵运《七夕咏牛女》诗等。”
隋唐至宋元是古代七夕节发展演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七夕节经历了隋唐五代的蓬勃发展、两宋时期的极致繁华并在元代走向稳定地传承,其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变化和阶段特征。隋唐五代,统治者更重视七夕节,成为盛大的皇家节日。“在唐代诗文中留下大量印记,在节日与文本的互动中加强了与男女情爱和现实政治的联系。”刘宜庆表示,唐代七夕将与“巧”有关的节俗发展到了极致,乞巧成为唐代七夕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节俗。
而在“华夏传统文化造极于赵宋”的北宋,文献中最早出现了“七夕节”字样;宋代将七夕节定位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娱乐性及商业气息突出,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在刘宜庆看来,宋代的七夕节摆脱了以往以“乞巧”、“祈星”为主的单一形式,具有了多元复合节日的性质,“七夕跨越阶级、性别、民族和地域而存在。在民间,宋代七夕节高度大众化、娱乐化、商业化,普通民众尤其都市市民成为过七夕的主力;在朝廷,宋代七夕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完成了正统化、规范化、合法化的历史性转变。至于元代,从史书、方志和文学戏曲作品中均能找到与七夕有关的记载,尤其是元杂剧,大量引用牛女传说,虚笔中折射出现实。”刘宜庆表示,“元代之前,七夕几乎在每个朝代都衍生出了新的主题和节俗,元明清三代这种情况几乎罕见。自元代始,七夕节的节日主题及主要节俗几乎不再发生重大变化,其发展态势由元代之前的动态发展、与变向明清的稳定同一转化。”
清中期后,传统七夕节开始由盛转衰。清嘉庆年间,乞巧等风俗逐渐衰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节日的普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发展的文化产物,也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日常。七夕节逐步现代化,并被潜移默化地打上了“中式情人节”的标签。 尤其弘扬倡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来,七夕节以国风主题和美好内蕴广受关注。在刘宜庆看来,国风、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以及传统节日,在当下生活节奏非常快的时代,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因为它能抚慰现代人的心灵,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滋养。“不论什么时间,亲近传统文化,读读古诗词,我们的身心都会得到巨大的放松,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
活动现场,刘宜庆介绍了历朝历代及不同地区的七夕传统习俗,如七夕斗巧、乞求姻缘、种生求子、拜魁星、七夕观星拜星、晒书晒衣、葡萄架下听悄悄话、吃巧果、雕瓜灯等。刘宜庆还为大家介绍了一件前代没有后代失传的习俗——玩“摩睺罗”,“也叫磨和乐,是旧时河南开封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胖胖小童,穿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莲花或并蒂莲。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和乐,乃小塑土偶耳’。”刘宜庆介绍说,这一习俗名为音译,源自佛经,是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从古至今,在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七夕节总是寄托着人们获得巧手艺、爱情浪漫美满等美好愿望。活动现场,半岛读书会邀请到两位嘉宾以朗诵和演奏的方式共同诠释七夕节文化内涵,音乐教师、青岛市朗诵协会会员胡燕现场以陶笛吹奏了缠绵悱恻的《芈月传》插曲及爱情歌曲《天空之城》,高中语文教师、锦瑟诗社创始人刘春华朗诵了七夕主题的古诗词《古诗十九首》第十首、秦观的《鹊桥仙》及白居易的《长恨歌》片段,与现场读者及线上网友共庆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