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暑假博物馆迎来“泼天流量”!文创产品卖断货,究竟藏着哪些“出圈”密码

2024-08-14 19:31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33545) 扫描到手机

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这个暑假,全国各大热门博物场馆一票难求。

“泼天流量”“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背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泼天流量

“小众”变“热门”,博物馆成年轻人“新宠”

南京博物院去了,六朝博物馆的网红落地窗打卡了,今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南京城墙博物馆逛了……博物馆成了当下无数人的心头好,“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成为人们出游新现象。

△南京博物院

“人都要排到马路上了,前些年几乎没见过这种场景。”面对只增不减的参观人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禁感慨,感觉过去较“冷门”的博物馆,似乎“一夜火爆”。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平台上预订国内暑期博物馆门票的人次同比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博物馆门票预订量超过主题乐园,在所有景区类型中排行最受欢迎第一位。而这背后,正是基于“80后”和“90后”成为文博游的主要参与者。

在大众点评笔记频道,以“100家暑期必逛展览博物馆”为话题的讨论热度飙升,“学生党必逛展览博物馆”等内容成为了“博物馆文化漫游指南”,引导着年轻学子到博物馆探寻历史痕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个夏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28名师生来到南京,在“很有看头”的博物馆里调研学习,他们感受到了南京文博场馆的“热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三学子赵一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真的是一座立体多元的城市,博物馆“馆”够,六朝博物馆古老又时尚,南京博物院文脉悠远,尤其“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大展,故宫博物院的和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都来了,特别震撼。“展厅里人好多,有乘高铁来的,有坐飞机来的,不少人是二刷三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一个月内20万张门票抢购一空、预约全满;苏州博物馆7月两馆共接待观众58.8万多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平均每天接待5万多人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都是人……

“单一”到“多元”

博物馆逐渐融入公众生活

从单一到多元,博物馆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在此过程中,科技的加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多媒体沙盘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不断为博物馆增光添彩。

“数字敦煌”线上博物馆以3D全景展示10个朝代、30个洞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兵马俑可以“开口说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混合现实(MR)技术,应用到清末时期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中,观众可通过全息设备置身于清末时期的重庆街道......

科技赋能的博物馆创新,得到了业界和公众的广泛赞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牟丰京馆长曾表示,数字化的思维方式,不仅能有力助推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也能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的获得感。

重庆自然博物馆 “化石小猎人”户外化石体验活动。

此外,博物馆还推出系列研学活动、文化讲座等,成为“行走的课堂”。例如,今年暑期,重庆全市博物馆集中打造“暑期研学季”,策划推出45项研学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丰富学生暑期文化生活。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岩文物遗址探访员招募”系列活动,以“红色三岩”作为依托,开展红岩红色文物遗址探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的“纹饰拓印”——拓印体验活动,通过拓印体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重庆自然博物馆“化石小猎人”户外化石体验活动,通过化石挖掘、化石修复实践等环节,让孩子们掌握化石的挖掘技巧,深度体验化石修复和古生物知识探究乐趣。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小粉炉冰箱贴(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创新并未止步于展览和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的开发也成为新的亮点,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

博物馆文创

创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赛道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先农坛内,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新近推出的一款文创产品,非常受欢迎,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游客自发地发布“种草”帖子。

这是一个冰箱贴,它是依据我身后方的天宫藻井设计而成,它非常巧妙的设计就在于它可以分成5片,分开之后每一片都展现了精美的细节。我们可以拿在手上细细地观察它,最后的一片星空顶是用夜光的材质制成,经过阳光的照射可以闪出微微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的星海。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想象力的部分之一当属藻井。在中国人看来,它不单单是天花板的组成部分,更像是日夜以对的天穹。可得四时景绪,能纳日月星河。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 薛俭:这座天宫藻井它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它是一件孤品,我们说称它为天宫藻井,是因为它上面都有天宫楼阁,最独特的地方是它上面用的盖板,它用的是一个星象图。星象图的我们的理解当时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让你的思维穿过天空以后,深入到宇宙太空,因为它星象图是记录的宇宙星球的位置。那么我们文创产品的设计者,他们根据这座天宫藻井,他们设计了一款非常有意思的纪念品,也是我们好多观众到这里来要采购的这一件文创产品。由于它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然后每次的生产量是有限的,那么经常断货。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等多家市文物局所属博物馆已经设立文创空间,效果良好。北京通过统筹构建“大文创”格局、优化文物IP市场化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等多措并举,打造更多有内涵、有品质、受欢迎的“大文创”品牌,实现人民群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据统计,2023年北京地区各博物馆文创产品营业额超2亿元。

记者观察:

博物馆文创靠什么赢得市场?

纵观这几年,随着“博物馆热”,各类以历史文化为依托研发生产的文创产品逐渐热销。如今,博物馆文创早已不是过去单纯的旅游纪念品,而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创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和商业模式相结合,焕发出新的魅力。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馆藏文物是文创的根基,尤其是随着国民文化自信的逐渐提升,一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新国风”悄然成风。然而,文创只有文化、情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创意。创意是博物馆文创的核心竞争力,尤其体现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结合视觉语言传达出作品的文化内涵,让原本不会说话的文物走进日常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王笑宇:从需求和供给两侧,需求侧的特点是我们的文创消费用户越来越年轻化。根据2024年的文创产品报告,实际上我们的这种用户,50%是00后在消费文创。第二就是文创产品的需求,消费是关注性价比、设计感还有实用性。比如说冰箱贴、文创雪糕、文创手机壳、充电宝这种很实用的,跟生活很接近的东西,大家非常喜爱。供给侧特点是我们文创现在的数字化、智能化,还有文创的线上化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博物馆新的一部分了。这些文创产品的研发,在它文化的理解,内涵的这种展示,包括跟我们生活化这种就贴近上,让年轻朋友有更多机会去理解我们的国潮,理解我们的国风文化。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华龙网、现代快报、北京青年报、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