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热点丨就“饭圈”乱象,中国乒协、体操协会接连发声!媒体:需齐声说不、合力治本
“饭圈”文化
本是粉丝追星的一种方式,
谁曾想竟在体育界掀起“腥风血雨”?
近日,
公安部公布4起打击整治
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一、北京公安机关侦办的贺某某涉嫌诋毁案。查明犯罪嫌疑人贺某某(女,29岁,江苏苏州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8月6日,北京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二、广东公安机关侦办的王某涉嫌诋毁案。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女,38岁,广东广州人)多次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辱骂、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8月13日,广州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三、山东、河北公安机关侦办的盖某、徐某某涉嫌网络暴力案。查明盖某(男,23岁,山东烟台人)于8月3日晚,编造所谓的《五问XX》(内容主要为质问巴黎奥运会某项目冠军),徐某某(男,23岁,河北石家庄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发布,该文章在网上大量扩散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山东、河北公安机关分别对该2人予以行政处罚。
四、河南公安机关侦办的杨某某涉嫌网络暴力案。查明杨某某(女,18岁,河南焦作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辱骂体操运动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河南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予以行政处罚。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将继续强化工作举措,依法严厉打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醒广大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切勿传播谣言信息、攻击诋毁他人,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对此,
中国乒乓球协会和中国体操协会
8月17日都发布声明
表示坚决支持,
并强烈谴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8月17日21时20分,中国体操协会发布声明:
近期,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对此,中国体操协会坚决支持,并谴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以“饭圈”形态编造谣言、传播不实信息、煽动网民情绪,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给相关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家庭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也干扰和破坏了中国体操队始终秉承的“团结一心、祖国至上”的光荣传统和和谐氛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针对在网络空间和其他公共场所对中国体操队及其成员进行侮辱造谣、断章取义、恶意揣测等行为,协会将依法收集证据,并保留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体操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也要感谢万千热爱体操项目的体操迷始终与中国体操队心系一处,荣辱与共。中国体操协会愿意与社会各界及广大体操迷一道努力,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中国体操协会也将继续以为国争光,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己任,加强管理、苦练内功,提高竞技水平,在体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8月17日11时,中国乒乓球协会网站发布声明:
近期,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对此,中国乒乓球协会表示坚决支持,并强烈谴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饭圈”乱象已经严重干扰中国乒乓球队的正常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家庭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更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
针对在网络空间以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任何对中国乒乓球队或其成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或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行为,我协会将依法收集证据,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作为一支充满团结精神的队伍,中国乒乓球队衷心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厚爱,并期望与大家携手合作,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中国乒乓球协会将继续致力于中国乒乓球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弘扬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新风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全力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的荣誉。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
打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需要齐声说不、合力治本
8月17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发布声明,坚决支持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乒协明确表示,对中国乒乓球队或其成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行为,“将依法收集证据,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当前社会各界已有明确共识:体育领域“饭圈”乱象,非治不可。中国乒协此次发声,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表达了鲜明清晰的态度,发出了广大运动员的心声。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国乒协不仅发声,更拿起法律武器,对恶意攻击行为依法收集证据,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是体育界反对“饭圈”违法犯罪行为的实际行动。
对待“饭圈”乱象,既要有反对的态度,也要有治本的行动。
公安机关近期依法采取措施治理“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公布了一系列案例,形成明显震慑。从目前情况看,需要公安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持续用力,深挖“饭圈”乱象存在的根源,瓦解病态利益链上的各个环节,追责带头胡作非为的“粉头”,惩治违法犯罪的行为。互联网平台应担当社会责任,不能给这些“饭圈”行为提供传播渠道,斩断背后推手借机谋取流量红利的路径。
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应当认清其危害,自觉反对抵制“饭圈”乱象。当越来越多的机构发声抵制,当社会各界形成人人喊打之势,当治理手段更丰富、更精准,就能最大程度根除“饭圈”乱象孳生的土壤,维护体育领域清朗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北京日报:
体坛去饭圈,没有“半推半就”只有彻底割席
8月17日,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体操协会相继发布声明,坚决支持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坚决追究恶意攻击行为的法律责任。
跟踪偷拍非法入室,大吵大闹围堵机场,泄露生活训练日常……这些年,饭圈文化正无孔不入侵蚀体育领域。纵观连日来公安机关打击的种种违法行为,更无一不显露出当事人乃至群体的病态。当“毒唯”的偏执取代理性的热爱,很多粉丝开始盲目追求胜利、排斥失败。平日里,互撕谩骂、臆想CP,千篇一律地“控评”,非黑即白地“站队”;比赛时,赢了拉踩对手队友,输了指责训练资源分配不公、裁判员恶意压分,连普通观众正常发表观点都可能被骂到“关闭私信”。
越界行为何以屡教不改?歪风邪气何以屡禁不绝?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粉圈思维掩盖了体育本身的纯粹。眼下,有一种奇葩说法,即粉丝决定了体育项目的市场价值。“没了粉丝谁买票”“广告商看的就是人气”……某些人一厢情愿把娱乐圈里购买力换代言、做数据拼咖位那一套,原封不动地往运动员身上套,而一旦以“衣食父母”自居,自然就容易没了边界意识。这种流量变现的导向,也让更多隐蔽的推手看准了其中利益,对运动员的每一次曝光和打扰,都成了明码标价的生意,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必须看到,无论是粉丝的喜爱,还是公众的青睐,最初一定来自于运动员们自身在竞技领域的突破,以及其展现出的拼搏精神、人格魅力。“存在感”是拼出来的,不是粉丝刷出来的。一旦本末倒置,不仅会给运动员造成困扰,且无形中带偏舆论焦点、消解体育精神,对体育项目的推广发展才是致命打击。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都曾发文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各项目运动员也以写公开信、解散粉丝群等实际行动亮明了态度。接下来,要真正肃清体育领域的饭圈思维,就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杜绝“半推半就”。对赛场内外胡作非为者严肃追责,同时在日常训练、关键赛事时大大方方讲清危害,这是各个队伍在面对非理性追捧时的必修课。当然,各大平台也要担起相应责任,从超话社区里整齐划一的“控评”内容,到贩卖代拍照片视频的圈内“暗语”,再到看似头头是道实则空口造谣的“小作文”,该屏蔽的屏蔽,该曝光的曝光。阻断离谱言行的传播示范渠道,方能斩断借机谋取流量红利的路径。
体坛是拼搏奋斗的净土,不是饭圈的秀下限的舞台。让运动员安心聚焦专业,在各自领域走到巅峰,这是所有理性粉丝的期待,也是中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北京青年报:
对“饭圈文化”冬病夏治正当时
日前,公安部公布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涉及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人身攻击。
公安部门这次整治的是体育“饭圈”,而有“网暴毛病”的绝非体育“饭圈”一家,在影视圈甚至学术圈都不同程度存在。笔者认为,公安部门对体育“饭圈”进行整治,开启了对“饭圈文化”冬病夏治的程序。中医药疗讲究冬病夏治,药理在于“春夏养阳”和“长夏胜冬”相互克制,冬病夏治的理念是天人合一,治疗追求的是调理。要调理“饭圈文化”,把这种亚文化的“毒素”排出来,需要把脉问诊造成“饭圈文化”网暴病症的原因。
“饭圈文化”的网暴病在于圈层的明星偶像性质。网络世界太大,每个行业领域的知名人士都具有“浮标”的功能,能够给网络用户引导航道。聚集在一个明星偶像周边的用户多了,一个初级的“饭圈”就诞生了,这个明星在圈层内就成了偶像级的人物,而聚集在这个偶像麾下的粉丝,无形中就被赋予了爱戴偶像的义务。
“饭圈文化”之所以养成了网暴病,原因之一在于圈层的只夸不贬原则。“饭圈”粉丝爱戴本圈层的偶像一旦成为义务,夸赞就成为粉丝的日常事务。在这样的圈层内,只需夸赞而不能贬损自己的偶像,成为一项基础性原则。一旦违背了“饭圈文化”的这一原则,粉丝们就要聚合起来讨个说法。
“饭圈文化”之所以养成了网暴病,原因之二在于圈层的群体情绪引导。一个巴掌拍不响,“饭圈文化”靠的是集体协作原则,协作的“动力燃料”就是圈层粉丝的群体情绪。一旦认为自己的偶像遭到不公待遇,粉丝们必然群情激愤,口诛笔伐成为“饭圈文化”网暴的常见模式。
社会要发展,需要舆论互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也有各自的“饭圈文化”。唐代的诗人辈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圈子,虽然也有文人相轻的问题,但一般不至于激化到“相煎太急”的程度。反观当代网络舆论场的“饭圈”,虽然很少看到“同室操戈”的,但同一行业领域的“饭圈”粉丝群体的赤膊骂战现象,倒是不足为奇。
任何专业实践领域,都需要有一批名人共同支撑起一片天地,这样的偶像值得各界的敬重。这样,就对“饭圈文化”提出了道德上的要求。崇拜一个明星偶像是你的自由,但不必把自己的偶像当作“围城”,执意把所有人都请进自己的“围城”里。
社会发展需要多元的“饭圈”,这是人的多样性决定的。多元的“饭圈文化”必须是健康的,这是网络秩序、社会秩序的客观要求,“饭圈”如果搅乱了秩序,就要面临集体被问责的危险。
“饭圈文化”的秩序建设,归根结底是道德共同体的建设。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喜欢甲还是喜欢乙之间,每个“饭圈”的粉丝们要学会彼此尊重。应当把一个跟本“饭圈”存在竞争关系的“饭圈”当作自己的“饭邻”,每个“饭圈”的粉丝都有尊重其他“饭圈”偶像和粉丝的义务。
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邻居,相信自己所在的“饭圈”塌不下来。相反,如果只是爱戴自己所在“饭圈”的偶像,而网暴“饭邻”成了家常便饭,这样的“饭圈文化”岂能无恙?
社会很大,需要圈层的支持。不同的圈层,既不能老死不相往来,也不能动辄剑拔弩张。文明交流,和睦相处,不同“饭圈”的粉丝要容得下其他“饭圈”粉丝的存在,这才是对“饭圈文化”冬病夏治的最好药方。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