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提质,小线缆串出大市场

2024-09-01 16:57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65289) 扫描到手机

□ 本报记者 胡磊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商贺 赵文佳

8月20日,在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刚刚生产出来的电缆被工作人员贴上了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合格证。“只要扫描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就能立马看到产品的‘前世今生’。”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质量部负责人王义军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机进行演示。只听“嘀”一声,王义军的手机界面便显示出了产品的原材料供货商家、生产人员、生产日期等信息。

“过去,公司的防伪标签也都张贴在这张合格证上,但是因为没有与可追溯系统联网,客户并不方便查看防伪信息,这就让一些造假企业有了可乘之机。”王义军提到的可追溯系统,正是公司构建的物联网Ecode(物联网编码)标识质量追溯体系。在公司的控制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各项生产数据,而这些信息最终将汇集在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中。“现在,公司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交付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可追溯,不仅最大限度满足了客户对产品质量的知情权,更有效保护了公司品牌的美誉度。自去年以来,我们不仅成功与11家国企、央企和业内大企业达成合作,产品更是出口圭亚那、马达加斯加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达到516万元,增幅162%。”

“我县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山东日辉电缆集团是全省率先通过物联网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的电缆企业,实现了光纤线缆的‘电子身份证’管理,显著提升了产品认可度,为全县电线电缆企业推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提供了有益参考。”阳谷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德军说。

光纤线缆产业是阳谷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30余年的培植壮大,全县已拥有光纤线缆生产厂家53家,是全省拥有线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最多的县,年产值达100亿元。

“虽然阳谷光纤线缆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偏多、产业链链条过短、产品同质化较为突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度影响着‘阳谷电缆’整体品牌形象,阻碍着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马德军坦言,2021年12月,阳谷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明确阳谷光纤线缆产业实施产业链制度管理,鼓励重点企业领航、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开展稳链、补链、强链、延链行动,强化产业融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对生产和检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生产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有效的数据集成处理,建立数字化集成模式,实现了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在汉河(阳谷)电缆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马革胜告诉记者,公司先后投入3800万元,引入远程监造系统、SAP信息系统,利用5G技术,进行了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数字化改造。新设备通过互联网5G技术实现用户、生产厂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系统共享”,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向“新”提“质”,阳谷县聚力推动光纤线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阳谷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主任科员李学军介绍,目前,阳谷县光纤线缆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44家,占全县行业数量比重的83%,其中5家光纤线缆企业的8项企业标准荣获企业标准“领跑者”,4家光纤线缆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项,7家光纤线缆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5项。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支持阳谷县开展电线电缆产业“提质强企”综合试点建设工作。8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的通知》,阳谷县光纤线缆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被确定为质量强链试点项目。

“国家和省级试点项目选择阳谷,无疑为全县光纤线缆产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阳谷也将立足‘制造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持优存量、扩增量、抓变量,‘一企一策’强服务,纾难解困促发展,帮助光纤电缆产业尽快卸下“包袱”,走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阳谷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卫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