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以海为魂,乘风破浪——探访校史馆,再现海大建校百年历程

2024-10-28 18:24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8897)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一所百年大学的创立,背后是深厚的底蕴。

10月25日,庆祝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崂山校区隆重举行,校史馆也已在此前正式开启。步入海大崂山校区,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校史馆内,百年的历程在不同年代不同名称的校门中展开……

跟随讲解员,聆听百年校史,转角处,“偶遇”那些曾经为学校、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们,他们的雕像与身后的照片,定格在实验室里,定格在校园的小径中,也定格在了校史辉煌的历程里。

于是,我们跟随专家教授的故事,一起走入一个有关海洋生物研究的世界。

学科初建 

一所以海为魂的大学

追溯海洋学科的创立,其实可以从1930年找到踪迹。

这一年的9月20日,国立青大开学典礼上,面对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校长杨振声同样非常激动,在慷慨的讲演中,他特别提到了青岛的大海,以及大海带给学校乃至国家的研究资源。

从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到1930年国立青大,青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选择这座海滨城市作为国立青岛大学、日后的山东大学作为校址,是有充分考量的。

所以,杨振声校长才说,青岛濒临东海,应该依托气象台渐次设立海边生物、气象、天文、海洋学等学科,海边的种类繁盛,天气凉热适中,若能设立海边生物学,“不但中国研究海边生物者皆须于此求之,即外国学者欲知中国海边生物学之情形,亦须于青大求之”。

于是,一颗海洋研究的种子就此种下。

尽管,在学校的发展中,动荡的海浪一次次侵袭,杨振声始终没有忘却最初的设想。他带领学校乘风破浪,于1931年5月,开始着手海洋学科的创立,国立青大以海边生物学为中心,与正在筹办的青岛市水族馆切实合作,正式“涉海”。

学科的设立,离不开人才的引进。从国立青大到如今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一直延续着人才师资引进的传统。而彼时的“海边生物学教授”,经过一些波折的,这从杨振声校长1931年5月4日在学校总理纪念周集会上的演讲中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今日大学多而人材少之中国,每系能请到一二好教授,便是千难万难……又如生物系教授,我们第一年因无适当教授,仅请一专任讲师,自开办以来,无日不在物色中。上几个月请一在法国研究海边生物学者,而北平研究院又与之争。请一在瑞士研究生物者,而文化基金委员会又有继续其津贻之说暂不能归。”

杨振声校长提到的“在瑞士研究生物者”就是,日后的农业昆虫学家曾省。

不久后,校刊以《曾省先生复电应聘为生物学系教授》为题报道说:“本校前拟聘请现在瑞士之生物学专家,曾省先生,为生物学系教授,接洽已略有成议……本校当即去电,再申前议,已得曾君复电应聘矣。”

1931年9月,曾省到校后,很快就带领生物学系师生进行海边生物的采集和研究,开始将发展海边生物学计划付诸实践,学校毅然从并不宽绰的经费中拨两万元给予支持。

师生每两周采集一次,除了利用平时假日去附近海滨采集,春假、暑假、寒假也被充分利用。青岛附近海岸,山东、浙江、福建沿海,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采集活动又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师生们除了经常在系里成立的生物学会上报告采集和研究发现外,还将研究成果发表。

有趣的是,1932年,师生们将采集到的一种青岛本地蟹与鱼分别命名为“杨振声氏蟹”和“曾省氏鱼”。曾省到校半年多以后,他的里昂大学博士校友张玺,也就是杨振声校长提到的“在法国研究海边生物学者”,于1932年4月以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的身份,受聘为国立青大生物学系兼任讲师(后为兼任教授)。

其实,最初张玺是因公来青联系胶州湾海产动物调查一事,杨振声校长立刻抓住机会,就聘请他到校讲授海洋学课,这是学校第一次开设海洋学课程。

海洋学科的创立,使得海洋学科不断拓展、壮大,富有生命力的种子终至枝繁叶茂,学校逐渐发展成为祖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学术重镇、高级海洋科技人才的摇篮。

1932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接任校长,他秉承杨振声发展海边生物学的理念,“极为荷赞”,于1933年春在崂山沙子口设立的海滨生物研究所,彼时,生物学系主任曾省兼任研究所主任。遗憾的是,研究所因经费短缺而停办。1934年7月,在生物学系又成立了青岛海产生物研究所,该所由国立山东大学首先发起,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中华海产生物学会、青岛观象台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联合建立。曾省、刘咸等担任研究所委员会常务委员,研究所主任由新任生物学系主任刘咸(英国牛津大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硕士)兼任。不过,该所时间也不长。

甘愿奉献 

一颗垫脚铺路的石子

“我甘愿做一颗铺路的石子,做后人攀登海洋科学高峰的台阶”,校史馆的一隅,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赫崇本眼神慈祥而坚定,他端坐在办公桌前,简单的橱柜和挂衣架,构建了他开拓物理海洋学的浩瀚空间。

赫崇本是1949年春受聘于国立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的。

1946年复校后,次年的4月,国立山大海洋研究所成立。校长赵太侔聘任动物学系主任童第周为所长、植物学系主任曾呈奎为副所长。成立伊始的海洋研究所计有研究人员16人,大部分由动、植物学系教师兼任,这就决定了该所的研究领域只能以海洋生物学为主。这个海洋研究所是学校历史上首个经政府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也是同时期我国三个海洋学教育机构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和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海洋组。

由于与青岛观象台渊源深厚,所以海洋气象学科在学校扎根发芽,农学院、水产学系相继开设气象学课程,而物理学系则于1949年恢复设立气象组,蒋丙然以及校友、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的王彬华担任授课教授。

赫崇本的出现,让海洋研究登上了新的台阶。

鱼山路9号甲,离海大鱼山校区不远,一条石板小路,划出了一道点亮科学的光芒,将赫崇本与海洋研究紧紧相连。

赫崇本1932年7月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于1943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气象学系深造,并于1947年获加州理工学院气象学博士学位。

他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名爱国者。

1948年冬,考虑到国内国际局势明朗化,出于对顺利回国会有困难的担心,决定放弃快要取得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海洋学博士学位,动身回国。在曾呈奎的推荐下,1949年春受聘于国立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孩子们怯生生地叫着“爸爸”,大女儿赫羽在回忆父亲时曾这样说:“对我来说,那时的父亲几乎是很陌生的。父亲没有多余的行李,他带回来的只是一颗赤诚的心、满腔的热血和整箱的书籍”。

来到学校后,赫崇本发现有关海洋学方面的资料很匮乏,便北上到北京购买或订购物理海洋学的书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海洋教育事业当中,转到物理学系气象组后,更是不遗余力。1949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海洋组二、三、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并入水产系,赫崇本开设了新的专业课程。他的学生、复旦大学借读生管秉贤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了赫崇本先生,他说:“收益最大的是得到了赫崇本先生的亲切教导,他为我们海洋组毕业班学生开设了高等海洋学、理论气象学、潮汐学等课程,同时指导我们全班学生的毕业论文。”

1951年海洋物理研究所成立时,仅有教授赫崇本和讲师景振华两位先生,为了发展物理海洋学研究属起,他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而不久后海洋学系的成立,就是在赫崇本的指导下完成,并发扬光大的。那是1952年9月份,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部分师生22人来到学校,与原有的海洋物理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海洋系,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物理海洋专业,并在一年后,成为学校的重点发展学科,师资力量也逐步壮大。

他曾经说过:“我头上有多少白发,就有多少学生。”他鼓励学生实事求是。不要盲目崇拜留洋。要做适合中国国情的海洋科研人。他教会学生知识,也教给他们作为海洋研究人基本的本领,据学生侍茂崇回忆:1956年暑假,按照海洋系教育计划规定,他们年级要进行“海洋求生基本技能训练”,在短短40天时间里学会摇橹、使帆、荡浆和游泳。赫崇本告诉他们,海洋系不是陆地系,是两栖系。而这项训练竟救了侍茂崇一命:“30年后,在进行黄河口调查时,夜间不慎落水,我漂到一个锚泊的舢板前,才用它摇回到我们的船上。”

在此期间,赫崇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办公桌前,讲台上,留下了他伏案的身影,唯独家庭中,经历了各种磨难,让他感觉到亏欠。有一天,他在上海督建中国第一艘综合调查实习船“东方红”时,突然接到来自青岛的加急电报,他日夜兼程赶回家中,直到看到桌上的团圆饭,才知道这一天竟然是除夕。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后,以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以及数学、外语等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等为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59年3月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赫崇本率队将山大留下的三个系(海洋水产地质)逐步扩大为5个系(海洋地质化学物理和生物),专业学科由过去的5个,扩充为10个。

年轻的“山东海洋学院”初步形成了面向海洋的综合型教育体系。

步步攀登 

一片大师云集的沃土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实验桌前,面容慈祥的方宗熙先生,正在专注地进行实验。墙壁上的照片和校史馆中的雕像,穿越时空而交汇在一起,让一位大先生的风范,扎根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里。

“文圣常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提着已经磨得发白的公文包,行走在上班的小径上”,洁白的雕像前,校史馆的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说。

方宗熙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留校任生物系助教。1946年初赴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师兼图书馆主任,次年秋,赴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研究人类遗传学,1949年底获遗传学博士学位。1951年2月,几经周折,终于返回祖国,在北京出版总署任编审。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他兴奋地说:“我的心像春天一样温暖。”

“1953年应当时山东大学副校长童第周的邀请,我们一家从北京搬到青岛,开始了我们在青岛的生活”,方先生的女儿方菁回忆说。

彼时,方宗熙在山东大学生物系任教授。1958年10月,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济南后,留在青岛筹建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1959年3月山东海洋学院建立后,方宗熙先后任该院海洋生物遗传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山东海洋学院副院长。

他一生潜心科学,治学严谨,创立了海藻遗传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海藻(海带、裙带菜)种质资源库和中国第一座海洋微藻种质库;他是我国海洋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奠基人,他领导完成的“单海一号”海带单倍体新品种的培育,不仅成为开创中国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育种历史的里程碑,而且是中国褐藻遗传育种领先于世界同类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这一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方宗熙一家住在鱼山路26号,在方菁眼里,父亲是海洋生物遗传学家,同时也是科普作家。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作,回国后为青少年写了十几本科普著作,最著名的就是《古猿怎样变成人》。“父亲除了写了十几本科普著作外,还和别人合译了几部达尔文的著作,最著名的是《物种起源》。同时还写了好几本专著,作为大学教材的有《普通遗传学》和《进化论》等。父亲是大学教授,除了上课做实验,带研究生外,只要有时间他就在写东西”。

1953年,应赫崇本教授的邀请,文圣常从哈尔滨来到青岛海洋系任教授。先后任山东海洋学院教授、动力海洋教研室主任、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主任、副院长。1984年到1987年,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84年创建物理海洋研究所并任所长。

“他崇尚学术,1962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海浪专著《海浪原理》,并与其他人合著《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在讲解声中,我们了解到的文圣常除了是一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外,还注重人才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文圣常创建物理海洋学重点学科和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中国海洋学界在国内第一位得到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校史馆的墙面上,一封封信件记录着文圣常教授真挚的感情,他于2000年,把何梁何利奖的10万元港币部分捐给学校,设立了“文苑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富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本科生,另一部分捐给家乡的希望工程。

“文圣常先生,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子们的成长成才之路,他是我们中国海洋大学的精神灯塔,是名副其实的海大大先生,文圣常先生逝世之后,他选择海葬,他与海大同在,与国家同在,与中国的海洋事业同在”,讲解词里,是对一位大师的崇敬和肯定。

就在文圣常雕像的对面,播放着海大投拍的电影《逐浪》,讲述的就是文圣常与海洋专家、学子们拼搏的故事。

正是像赫崇本、方宗熙、文圣常这样的专家,才成就了海洋学院的成长。

从1958年迁校,到1962年教育部撤销山东地质学院建制,人员和设备并入山东海洋学院,学校海洋学科的力量得到了充实。只是特殊的年代里,学校被迫停止招生5年,学校各项事业均遭受严重损失。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划给国家海洋局建制,1979年重归教育部直属。1971年山东省对高校布局和专业进行调整,水产系并入烟台水产学校,1978年初又归建到山东海洋学院。

1988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由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学校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由1983年的7∶3调整为3∶7,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为学校再次迈向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10月学校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