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阳光城阳” 打造胶州湾北岸中心区

2019-01-19 15:58 半岛网阅读 (112585) 扫描到手机

经过建区24年的快速发展,当前,城阳步入了转型突破、化蛹成蝶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一个总抓手来凝神聚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助推创新提效、开放提速、城市提质、民生提标,开创新时代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区新局面。

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城阳区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于2017年3月提出以“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司法、阳光社会、阳光生活”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城阳”建设。

“阳光城阳”建设是城阳区落实新时代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实践,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的系统工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创新思路。倡导和践行“惟民惟公、高效清正、公平正义、诚信和谐、乐观包容”的核心理念,旨在探索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途径,以阳光理念、阳光政策机制和阳光行动举措,提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把改革创新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干事创业的激情调动起来、把奋发有为的作风展现出来,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的热潮。

五大工程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系统、全面、有机的治理体系:阳光党建是龙头,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打造以自身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定海神针”;阳光政务是关键,核心在于转职能转作风求实效,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司法是保障,着力健全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司法机制,维护公平、伸张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阳光社会是基础,全面提升城市保障供给品质,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阳光生活是目的,打造诚信、有德、绿色、友好、健康生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

推进阳光党建,强化了惟民惟公的政治生态。坚持把阳光作为最好的“防腐剂”“杀菌剂”,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优化了政治生态。区、街两级对1100名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全部轮训一遍,换届期间信访量下降60%以上。在社区全面推行“两委”干部和党员“双三亮”活动,细化25项管理制度,并将社区居民关心的社区三务、用房用车等做出详细规定,定期公示,促进了社区干部阳光守纪。选树34个社区打造有特色、叫得响、能示范、亮得出的“党建样板工程”,组织实施“三联三带”帮扶工程。积极推行“契约化”党建共建,以“社区共建、社企共建”为主导,6个街道全部建立“大党工委”,新成立120个社区“大党委”,覆盖率达到100%。

推进“阳光政务”建设,优化了高效清正的发展生态。坚持把阳光作为最好的“生长剂”,全面推进“不用找人、一次办好”改革,全面实现了“3540”改革目标,激发了社会投资热情。2018年签约项目超过2000亿元、实现翻番式增长。目前创新创业学院青岛分院、继续教育学院青岛分院已挂牌,国科大附属中学已开工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3个高端研发平台开工建设,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克虏伯设立的磁技术研究室正式揭牌,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即将下线;国家信息中心在城阳打造首个国家级双创样板工程, “三中心一平台”正式启动,青岛国际创新生态城开工奠基,全国首个官方创新创业指数在城阳对外发布、并永久落户;袁隆平院士团队盐碱地稻作改良项目试种成功,与华为集团合作的智慧农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农业沃土云平台上线运行,开启了智慧农业4.0时代;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等平台建成运营,全省首家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即将开园。

推进“阳光司法”建设,增强了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开通四大公开平台,广泛开展“开示范庭,办精品案”等庭审直播活动,确保了审判执行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法律便民服务常态化、普惠化、便捷化,全面推行社区公共服务“1+1”制度,在每个社区选聘1名法律顾问和1名首席调解员,联合为居民开展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让全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星级法律服务。强化“警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驻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制度,实现了接处警与驻所调解室之间的无缝衔接,调解成功率达92%。建成全省首个区级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人民调解与公安警务处置有机衔接的“警调联动”工作机制,每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

推进“阳光社会”建设,提升了诚信和谐的社会生态。突出“阳光城阳”建设的为民指向,将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领域,让群众成为“阳光城阳”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深化“阳光招生”改革,实施积分制入学办法,同时,大幅增加教育资源,2018年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4440个,增长5%。在促进群众就业方面,推进“阳光就业”工程,2018年新增城乡就业6.4万人,帮助对口帮扶地区输转劳动力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在发展医疗事业方面,全面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着力扩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获评全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示范区,在全市率先落实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近3000名失能老人享受到“医、养、康、护、防”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服务。在发展养老事业方面,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大力完善高龄津贴制度,为每名百岁老人每年发放长寿补贴19900元,通过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验收。

推进“阳光生活”建设,塑造了乐观包容的精神状态,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突出“阳光城阳”建设的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全面开展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9天,达6年来最好水平;增加城区住宅日照时数,大寒日累计日照时数高于国家标准1个小时。围绕提升城市服务质感,大力推进“智慧城阳”建设,由华为发起成立的“智慧城市产业协会”与9家合作伙伴注册落地城阳,建成全省首条5G智慧路灯示范路段,城阳区在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获评“2018中国标杆智慧城区”。深入推进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成272处文明实践阵地和全市首家新时代结婚礼堂,广泛开展“城阳身边好人”评选和“城阳故事”讲述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宁允展、全国最美家庭孟凡彬家庭等一批城阳人成为全国典型。

当下,城阳区正全力细化阳光标准体系,着力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便于落实的标准体系,推动“阳光城阳”由概念性、理念性向导向性、指向性转变。什么是阳光、怎么做才能阳光,可以参照执行。经过前期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标准化体系框架。其中,“阳光党建”标准体系主要由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5个子体系、87项具体标准组成;“阳光政务”主要由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务热线3个子体系、50项具体标准组成;“阳光司法”主要由司法公开、公正执法、民主监督、法律服务4个子体系、35项具体标准组成;“阳光社会”主要由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社会信用4个子体系、98项具体标准组成;“阳光生活”主要由生态环境、城市服务、文明建设、健康服务4个子体系、56项具体标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