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调查丨“钉”在相亲会上的老年人!替子女相亲动辄数年,交过“学费”见过人生

2024-11-10 21:27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1517)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迎雪   实习生 张薛钰

“双11”不光是网络购物节,也被许多网友戏称“光棍节”。在青岛,有一群不过节的老年人,他们把自己“钉”在相亲会只为让孩子尽快脱单。“双11”前期,记者采访了这群特殊的爸妈。

上午9点多,68岁的老胡像往常一样出现在海泊河公园相亲会现场,这已经是他给儿子跑相亲会找对象的第4年,像他这样替子女相亲找对象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经过记者了解,基本上都是奔波了一到四年。

从30块钱拍信息要电话,到上万块钱的2.0版本C级会员,在相亲会背后,当爱情变成了产业,是成熟的婚介产业链还是真心找伴侣?是父母“以爱为名”的操办还是有效牵线?是真实信息配对还是包装个人信息? 2024年迎来尾声,还未脱单的子女成了父母的“心事”,这让相亲会上的老人身影越来越多……

婚介机构前,围坐了大量替子女登记的父母。

婚介扎堆“抢客”

11月9日上午9点多,记者又来到青岛海泊河公园相亲会现场,驻足阅读相亲资料时,一名自称做了9年婚介的六旬老太主动搭话。她告诉记者,想上墙资料要交660元一年的会费,给推荐适合人选,而最低的66块钱则是统计信息挂出来。据她介绍,大家平均消费是在1000多元,过期后会员续费接着挂信息,随后给记者展示了微信上牵线成功后的祝福语和红包,为了让记者相信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最后该中介直接亮出自己的微信零钱余额,显示有三万八千多块钱,证明自己在市场上的可信度。

“你只要花钱挂信息,肯定有人跟你联系。”见记者还在犹豫,该中介老太紧接着补充,“不要去免费的婚介处登记,第一他们是刚来的,第二没有信息库,第三他们说免费给推荐,但是见面需要你付费200块钱,一见面就算不合适也得掏这200块钱。”

老人们在海泊桥相亲会现场认真查看信息。

不远处围坐着一圈老年人,机构从业人员正忙着给老人登记信息,十分热闹,记者上前询问,得知是刚来一个多月的新婚介。此前,记者多次现场探访,深感光登记这一关就让很多老人挠头。

“免费登记,可以免费推荐两次,如果觉得还不行,就可以办会员,不成不收费。”从该机构给记者展示的相亲产品价格来看,分为两个版本,均为三个会员档次,从前期交100到300块不等,后期“成了”需要交3786元到9721元不等的费用,这些会员档次区别在推荐和精准匹配的次数不同,最高的会员甚至提供婚姻无过错前提下的法律支持,而机构在宣传页上注明的“成了”是订了婚或举办婚礼或领了证。

“哪个朋友能给你介绍这么多人?100块钱也就是顿饭钱,我们现在是赔钱,前期是赔钱。” 该机构营销人员不断劝说记者花100元先充个会员,把信息入库。

某婚介展示的服务套餐

不远处的一角,资料墙边有位男性婚介正在迅速帮老人记录信息,相比之下,人气稍弱一些,但是不乏老人从其身边经过询问。

“登记不花钱,有了合适的,双方愿意见面的话再说,800块钱推荐10个月,结完婚再给钱。”在该男性婚介引导下,记者登记了单身表弟的信息,随后该工作人员引导记者加微信进了女生群,下午5点多,该婚介将本周的信息发布在群中,记者看到,总共发布了13名男性的信息,但是电话号码被遮住,这就意味着,后续交费才能要到联系方式。

记者在现场不完全统计,挂着横幅招牌的大大小小的婚介,在汇泉广场有12家,海泊河有13家,还有一些零散的个人支着小桌子。对比两天,海泊河相亲会现场和汇泉广场上出现的婚介信息基本相同。

从记者在现场加的两个相亲群来看,人数从100人到近500人,多数为父母,群内很少一部分是年轻人,而群中交流信息并不多,主要为中介私下对接。

交“学费”长经验

“自己挂不花钱,自己找位置。”记者看到,几位男性老人从随身的背包中拿出相亲资料纸板挂在树上,还有一些父母直接举着子女的相亲资料,站在人群中等待搭话,他们子女从75后到00后不等。

从崂山、城阳、西海岸等地过来替子女相亲的父母不在少数,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上午人流量最少500人,大家问候的第一句是,“你家是男孩还是女孩?”

老人们为子女自制的相亲信息介绍牌。

在与中介交谈时,不断有老人上前问记者,“姑娘给自己找吗,多大了?”从上午九点半到中午十二点,共有14名老人主动跟记者聊天,当得知记者已婚可以为身边人介绍时,老人们依旧兴趣不减,询问年龄以及工作。

“都想往好了找,哪有那么多合适的人呢?工作、地域、车房等都要考虑。”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来相亲会给儿子找对象一年了,虽说感觉希望不大,但还是想来看看。

“1986年和1993年,属相很合适,就是年龄差有点大。”记者一说朋友的出生年月,身旁的老王第一时间说出生肖属相合适,这令记者很诧异,老王笑言,算得多了,记得也就清楚了。

“他们那些人是想挣钱的,光拿信息不办事呢。”老王告诉记者,儿子是企业工人,他为儿子在相亲会上找对象已经三年了,每周六海泊河,周日去汇泉广场。他曾为儿子花费近百元挂了两次信息,又过了半年,也没了消息,很多资料墙上的信息较老,长时间未更新。

海泊桥公园内,前来替子女找对象的老人互相交流。

“个人简介随便看,但是没有电话,需要收钱才给电话,交过钱回家一打电话联系不上,根本连人都见不到。” 老王告诉记者,初来相亲会的老人都会在婚介的热情介绍下留下信息,花费从百八十元到上千元,起码一半的老人都曾买过婚介的付费服务,买来了“经验”。

“不用看子女,就看父母也能筛一轮了,孩子还没见面,就知道不合适。” 已经给女儿在相亲会找对象两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两年的相亲经验也让他练就了“火眼金睛”,谁是婚介,谁是骗婚,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一开始他也会看资料,后来发现家长之间聊天最有效,直接了解对方信息,再者看家长气质,家长说话的素质、谈吐中的价值观等,来判定对方子女的基本情况。很多父母积累了替子女相亲的经验,也在此收获了老年情谊,看到某个信息适合谁家孩子,也会彼此告知推荐。

老人们认真查看相亲信息。

“很多婚介信息不一定有保障,主要还是靠父母在现场聊天。”刘先生提醒记者,因为干中介没什么成本,会陪老人聊天就成了,从十几块钱先入手,再到1万多,都是一步步地来,就算是相亲的老人群中,也混杂着个人婚介搭讪聊天,起初会放大老人的焦虑,引导老人消费,承诺服务保障,而正是因为婚姻的自由性,又不能保证肯定能成婚,因此花钱后,信息石沉大海的也不在少数。

在与老人聊天时,好几位母亲身份的女性询问记者情况,其多数戴着口罩与墨镜,表示自己儿子在美国、日本等地,条件优越,出国不需要工作,仅需要找愿意陪同在国外结婚生活的姑娘。一旁的围观老人摆手提醒记者,这种情况他们经常遇到,但是信息是否真实,老人们均表示无法确认,也不会同意孩子跟其出国。

中午,眼瞅着已经12点了,老人们从树上取下信息牌,跟熟悉的好友相互告别,说了句“明天见”,而他们口中的明天,则是周日的汇泉广场。

怀希望更宽容

次日上午10点,记者继续来到汇泉广场处的相亲会现场,确实在人群中发现了海泊桥公园里熟悉的面孔,无论是中介还是老人。

汇泉广场相亲会现场

一名母亲认真地看着信息表,想要拍照留下联系方式,但是被一旁的婚介老太上前制止,说起码交30元会员费才能拍照,随后该母亲收起了手机,只是在现场查看。

记者发现,基本上都是老人在现场查看资料互相交流,但也有年轻人的身影。结合两天的相亲会现场来看,主要是年轻男性来相亲会寻找信息,年轻女性出现的面孔并不多,基本上没有。

“可能花钱少了,信息不够优质吧。”90后男生小李告诉记者,他来了两次相亲会,基本上在各个婚介处都留下了信息,但是能够匹配的信息不多,为了扩大信息面,他也花了几百元,成为多家婚介的会员,效果却并不理想,小李还发现,无论是对方工作还是收入,都是被包装过的信息。

小李表示,还有很多兼职红娘、单身联谊活动策划、情感沙龙等招聘形式来发展会员,各种拉人方式层出不穷,先走量再走价,逐步发展。

在两场相亲会上,都有一群年轻小伙在现场发传单和名片,其最明显的广告是“9块9参加相亲会”,不断地邀约记者进店面谈。

宣传彩页上写着“9块9参加相亲会,家长见面会,80到90后相亲会,90到00后相亲会”,记者询问该婚介,对方表示入场要核查身份证,当记者提及办会员费用多少时,对方回答:一般VIP客户不会去参加9块9的相亲会,都是一对一服务,需要审查材料备案的,核查房产证、车证信息、工作证明,身份证正反面备案。

“好找的便宜一些,不好找的相对贵一些”,具体的价格收费需要到门店去了解,该婚介表示,“最低的是1990元,终生脱单是6990元,其余的根据情况,比方说1995年以后到2003年的年龄段好找,费用就低一点;男方不足1米7,女孩不足1米5,肯定就需要时间长一点,只要是恋爱观正,基本上谈两三个就脱单了。”该婚介多次跟记者强调,一定要到店了解详细信息。

“年轻人婚恋观在变,老年人观念也变了很多。”离开前,老胡对记者袒露心声,这两年相亲市场有了很多变化,很多父母也接受了姐弟恋,减少了地域限制,他深知参加相亲会不一定能成,但却坚持了四年,这种方式已经融入到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因为他们一直对孩子的婚姻幸福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