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门进厂门!2025年山东省首列东西部劳务协作返岗务工专列抵青
初春的青岛,春寒料峭,一列由甘肃定西开往青岛的列车上的乘客们却感到格外温暖。2月7日(正月初十)晚9时33分,G2096次列车缓缓驶进青岛北站,530名定西籍务工人员抵达青岛。这列鲁甘人力—青岛·定西全国返岗务工高铁专列,既是山东、甘肃携手打造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的生动实践,也是沿黄九省区劳务协作发展交流活动暨2025年山东省春风行动的“重头戏”。
“以前从没来过青岛,对于此次到青岛工作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今年33岁的宋维国去年结婚,目前孩子刚满6个月,“成家后,在老家务农的生活压力很大,尤其为了孩子以后的成长考虑,也到了需要选择城市安定下来的时候。”在宋维国看来,对于定西年轻人而言,青岛这座现代化城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青岛北站出站口,工作人员早早拉起了欢迎横幅,当列车停稳后,站台上守候多时的人社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迎接,青岛北站也开通了便捷的绿色通道。记者看到,每个区市都有自己的专属引导牌,帮助老乡们有序出站。
为了让这场“迎新会”更加体贴周到,工作人员从春节前夕就一直在“忙年”。青岛定西两地人社部门、青岛北站、青岛地铁集团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定向推送就业岗位,妥善规划接站路线,精心准备年货礼包。
欢迎仪式既“简”又“暖”。“虽说已经立春,但青岛的晚上还是很冷,我们想让老乡们早点回去休息。”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每年的欢迎仪式都很简短但又不失温情。今年,青岛市人社部门特别联合青岛地铁集团在大礼包外准备了地铁亲情卡,可随时开通。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于以往,今年的专列工作呈现出三个特点。岗位量增质优。前期,人社部门精心筛选了青岛京东方、青岛国恩科技等企业的7800余个优质岗位,普通务工岗位平均月薪为5500元,技术工人岗位平均月薪为6700元,机械操作类岗位最高月薪可达15000元。青年劳动者居多。据统计,今年来青的定西务工人员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40岁以下的共381人,占比72%。就业趋向稳定。综合利用内部推荐、长线培训方式帮助来青务工人员稳定就业。2024年,来青务工人员6个月稳岗率达到82%,稳定性显著提升。今年来青的530名务工人员中,老员工有345人,占比达65%,部分甘肃籍员工已连续三年在青务工,有的还在青岛买了房、安了家,持续就业倾向明显。
今年是青岛与定西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的第5年,也是两地劳务协作专列温情启航的第5年,每年初春,专列都将勤劳的定西儿女送到青岛。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山东省“鲁甘人力”协作部署,聚力打造“青定人力”“青陇人力”劳务协作品牌,连续5年开通劳务协作专机、专列、专车,配置数十名市、区两级就业服务专员提供“点对点”服务,实现务工人员“出家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累计输转劳动力8000余人来青就业。
接下来,青岛市还将实施“跨山海传真情”劳务协作行动,多渠道收集岗位信息向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沿黄九省区劳务协作联盟和省内协作地区推送;组织青岛市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东西部协作地区、省内帮扶地区和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开展联合招聘、组团招工等跨区域劳务对接活动。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