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丨瞧,不一样的风景!寒潮低温,青岛“极限景观”来了

2025-02-09 09:15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35561) 扫描到手机

最近几天,

青岛遭遇寒潮侵袭,

气温甚至降至今年最低。

寒冷的天气

带来了专属景观,

不妨来看一下

↓↓↓

2月8日,

青岛沿海一线

出现“敖丙级”冰冻现象,

临近岸边的沙滩上

呈现出大面积结冰。

2月8日,

青岛胶州湾畔上演“冰封”景观,

环湾路西侧胶州湾大桥附近海面

呈现出壮观的海冰景象。

受本次寒潮影响,

连日来的低温天气

让胶州湾畔出现

大面积结冰情况。

2月7日,

在四川路后海附近,

堤坝护栏结成了

大小不一的冰凌。

“海冰栅栏”再成游客打卡地,

在夕阳的映衬下,

更添几分美丽。

崂山北九水景区成了“冰封世界”,

巨大的石块被冰雪覆盖,

潮音瀑也被完全冻住,

尤为壮观的要数冷翠峡,

形成一个巨大冰瀑,

从空中俯瞰尤为壮观。

冬季限定版的

“气象景观”其实不少,

一起来盘点一下,

看看你都见过哪些?

1.冷流雪

冷流雪,又称“冷平流降雪”、“大湖效应”,是一种发生在沿海或沿湖地区的特殊降雪现象。当冷空气南下,遇到水面上相对温暖湿润空气时,便会形成冷流雪——水面上方的空气因富含水汽且相对温暖,冷空气将其抬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便会凝结成雪花。

在咱们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等地,冷流雪占总降雪日数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这些城市因此也被誉为“中国雪窝”,冷流雪更是被称为“山东特产”。烟台莱山机场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当地冷流雪年平均日数在39天左右。冷流雪具有对流性、局地性明显的特点,并且常形成“列车效应”,即一连串的降雪过程如同列车般接连不断,导致雪量迅速累积。

冷流雪并非我国独有,全球范围内有不少地区受其影响。北美的五大湖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的日本海一侧也常出现冷流雪之景。与北美和日本的冷流雪相比,我国山东烟台、威海的冷流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两地均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冷空气与暖湿空气在此交汇,产生对流运动,从而形成壮观的冷流雪。

2.“海浩”奇观

冬季里,每当遇到较强的寒潮来临,青岛、大连等北方沿海城市有可能出现海面云雾升腾的奇观,大海仿佛突然“开了锅”,这种现象被网友们称为“海浩奇观”。

其实,“海浩”并不是气象学专业名词,其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面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30℃以下可以出现冰雾,-10℃以上都是水雾,-30℃至-10℃之间是冰水混合雾。

3.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雾凇的形成,仿佛一场天公的精准演算,需要风向、气温、气压的“全力配合”,也需要湿度和风力的“助攻”,在复杂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奇妙物理变化。当低温、高湿度、小风速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雾中的水蒸气会在树枝等物体上迅速凝结成冰晶,形成雾凇。

吉林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的雾凇奇观,被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

在青岛,崂山巨峰游览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了观赏雾凇的绝佳地点。

4.冰晕

在我国北方冬季,银装素裹的雪原上空,有时会出现“像彩虹而非彩虹”的光晕奇观,这些光晕是大气光学现象当中最复杂、最神奇的一类——冰晕。冰晕远比彩虹更为奇特、珍稀。

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折射/反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是日晕、月晕和其他光源产生的晕象的总称。在天空的半透明薄云里,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冰晶体将太阳光折射,就会发生这样非常规律性的折射现象冰晕本身就不可预测、转瞬即逝,这种罕见组合冰晕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5.寒夜灯柱

寒夜灯柱是一种可与极光比肩的冰晕现象,因大气中的冰晶反射灯光而形成。在冰晶的反射机制下,城市的路灯、霓虹灯、汽车大灯都化作彩色光柱,直上云霄——这就是寒夜灯柱。

寒夜灯柱多发生在寒冷地区冬夜,由于高空中的冰晶含量足够多,反射地面各类灯光,形成一道道光柱。寒夜灯柱其实也是一种冰晕现象,低温下大气中的冰晶或雪花反射灯光形成的光柱虚像。它多发生在气温-20℃以下、湿度大、无风的环境中。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根河市和锡林浩特市是冬季最容易见到寒夜灯柱的地方。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孟达 魏军、青岛气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