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破93项影史纪录!3岁“小哪吒”到底是哪里人?何以再度“封神”?

2025-02-09 18:47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74396) 扫描到手机

近日,《哪吒2之魔童闹海》正在各大院线热播。截至2月9日14时31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为78.09亿元,进入全球票房榜前40位。

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播,哪吒这一经典角色再次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

连续打破93项影史纪录

网络专业电影平台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最终总票房有望达到110.04亿元,届时将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5名。同时,平台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2月9日的票房有望达到7.5亿元。若能达到预测票房,《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将突破80亿元,有望跻身全球票房榜前40名。

自1月29日上映后,《哪吒之魔童闹海》连续打破影史纪录,包括内地影史总票房冠军、2025年全球票房冠军、2025年内地票房冠军等93项纪录。

近期爆火的电影《哪吒2》将于2月12日开始在美国多家影院渐次上映。在熙来攘往的纽约时报广场,《哪吒2》的大屏广告颇为吸引眼球。新华社记者看到,虽然距离上映还有近一周时间,但影院内相关场次的电影票大部分已经被预售,个别场次电影票已经售罄。美国社交媒体上,《哪吒2》也已成为网友讨论的新话题。

《哪吒》周边断货,全线售罄

随着《哪吒2》电影热映,相关的电影周边产品也火了起来,不少产品已经断货,可谓一"吒"难求。记者在江苏南京新街口的一家潮玩门店看到,不少消费者前来咨询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周边盲盒,但都失望而归。

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哪吒》的相关周边已经售罄,厂家调整了生产计划,正在努力补货。

不仅是江苏,记者在广州天河的一家潮流盲盒店发现,《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手办盲盒也已经售罄。

记者在线上小程序看到,一款手办盲盒可以预订,不过预计6月份才可以发货,另一款哪吒毛绒公仔要4月份发货,显示线下门店全线无货。

除了盲盒产品,目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哪吒》镭射卡票也全线售罄。

《哪吒之魔童闹海》还衍生出爆米花桶、钥匙扣等实用性周边,同样也十分受欢迎。在电商平台上,预售期最短的也要60天,但仍有数千人加购。大量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买到的周边或者求购相关周边产品,除了主角外,“结界兽”等配角的周边也聚集了高人气。

哪吒到底是哪里人?全国多地争夺哪吒IP

随着电影的出圈,关于哪吒到底是哪里人也再度引发热议。天津、安徽等地相继发文,自称哪吒故里,被誉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四川宜宾也携哪吒行宫、龙太子“骸骨”等20余处哪吒实景加入“抢吒儿”大战。这股“哪吒旋风”还刮进了旅游领域,让四川江油等地,成为这场流量盛宴的大赢家。

据封面新闻报道,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抢吒儿”大战也拉开序幕。天津、安徽等地相继发文,自称哪吒故里。

“别抢了!哪吒天津人!小孩哥姓名,哪吒,天津陈塘(今河西陈塘庄)人,小学在读。”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天津文旅专门发布视频,拉开“抢娃”的序幕。

6日,安徽发布消息:哪吒很可能是在安徽固镇“闹的海”,称该镇从村头到渡口,说起哪吒无人不知,还有很多以哪吒为主题的雕像和墙画,并称哪吒闹海的传说在当地世代流传,已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随后,四川宜宾发布消息《哪吒“老家”,就在宜宾!》,加入这场“抢娃大战”,称:“相传,宜宾南广镇陈塘关是哪吒出生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是由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打死以后的尸骨化身而成。”并列举了哪吒洞、哪吒行宫、天池公园还生阁、灵鹫山“鹫州塔(旧州塔)”等哪吒元素的文旅地标。

英雄应问“出路”而非“出处”

那么问题来了,哪吒到底是哪里人?其实,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哪吒并非真实存在,严格来说,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故里”。而各地之所以乐此不疲加入这场“抢吒儿”大战,无非就是想蹭一波影视IP的热度,借此进行城市文旅宣传。

此前,也有多地争抢过类似的名人IP。比如,有不少地方争抢“李白故里”“杜甫故里”“诸葛亮故里”。不仅如此,连传说、小说里的人物在一些地方也都成为“抢手货”,比如“梁山伯故里”“武松故里”“牛郎故里”等等。

各地借名人IP乘势宣传无可厚非,但到底要如何借势讲好文旅故事,背后却大有文章。如果仅执着于“争个名分”,急于“贴个标签”,不仅是对IP资源的一种浪费,恐难有长久的热度,对当地文旅发展的助力也相当有限。而一些为“蹭热度”乱编故事的现象甚至还会有东施效颦的效果,反而贻笑大方。如果由此引发口水之争,那就更没有必要了。

去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大火后,带火了全国多个省市的访古旅游,山西古建、川渝石刻等都是受益者。对于“哪吒”这样的大IP,如何讲好文旅新故事,大家要争的并非“出处”,而是如何把蛋糕一起做大,寻找更广阔的“出路”。

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与源泉。不论是《黑神话:悟空》,还是哪吒系列电影,它们的成功都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并以创新的方式在现代语境下进行了新的诠释与演绎,由此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就正如影视行业需要更多的“哪吒”,游戏行业需要更多的“悟空”一样,文旅行业要想借着这股东风,把故事讲好,也必须做好传承与创新,向内深挖资源,向外寻求创新。如何把传统文化故事讲好,并不能一味靠简单“炒”热度,更需要沉下来,挖掘提炼这类传统文化IP的文化内涵以及品牌价值,创新形式,寻求合作,用心才能“煲”好文旅这锅汤。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光明网、中国证券报、封面新闻、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