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万名学子连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社会实践活动在胶州市九龙街道举行

2025-02-11 17:1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76264) 扫描到手机

“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需要你们年轻人多来帮忙!”近日,山东农业大学“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社会实践活动在胶州市九龙街道西庄新村举行。驿站挂牌仪式、APP推广、实地调研等一系列活动有序开展,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师生、新村书记及部分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深入交流,了解村情

“我们村有2000多人,以前土地不少,但这些年建工业园、修路,地越来越少了。”西庄新村党支部书记陈斌一边指着村子的规划图,一边对学生们感慨道。

西庄新村农业种植历史悠久,但因工业园建设和道路扩建用地,现存土地较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庄老龄化严重。地少、劳动力也少,用科技化种植提高粮食产量是趋势。

“科技对老年人来说,是个新‘东西’,需要你们年轻人多帮忙!”陈斌的话掷地有声,学生们对西庄新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需求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纷纷点头,深感责任重大。

科技赋能,助力农业

“阿姨,您看,这个APP里有‘随时问’功能,点进去就能直接联系学校的专家,解决种植难题。”在村委会办公室,来自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科技专员刘一诺正耐心地向村委会工作人员讲解乡村振兴APP的使用方法。

“乡村振兴服务驿站”APP是山东农业大学推出的一款服务乡村振兴软件。该软件以个性、扁平、易用为设计理念,开发“推资讯”“随时问”“学农技”“找资金”等功能,为农户、农企、农村合作社等服务群体推送资讯新闻,提供农技知识,链接科技资源,切实解决乡村振兴驿站的实际需求。

学生们一遍讲解,一遍向村民们演示软件功能。“功能很方便,以后遇到问题就不用愁了。”听完讲解,村民李兰娟笑着告诉记者。

“爷爷,这是我们乡村振兴驿站的宣传单,您看看!”在街道上,学生们热情地向过往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驿站的功能。

“咱驿站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咱驿站能不能为我们家玉米拓宽销路?”村民们对驿站的兴趣浓厚,拿着宣传单仔细端详,纷纷围上来询问。学生们一边解答问题,一边记录村民的需求,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据了解,为鼓励支持青年学生扎根乡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自2023年起,山东农业大学组织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活动,搭建高校与乡村振兴桥梁。2025年寒假,全校779名指导教师携手1万名学生科技专员,深入山东省1万个乡村振兴驿站开展驻村蹲点服务,实现青年学生与乡村发展“双向奔赴”。

近年来,胶州市不断加强校地合作力度,引导学子多维度了解家乡发展,持续发挥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为胶州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记服务乡村的初心,继续扎根乡村,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更多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科技专员刘一诺表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超 通讯员 刘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