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王玉静委员:加强地标农产品管理,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2025-02-11 19:11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4812) 扫描到手机

乡村振兴作为今年青岛要着力做好的十项重要工作之一,被摆在了重要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聚力攻坚求实效”,“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和绿色优质农产品50个以上”。

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新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岛康合伟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静长期从事在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领域生产经营,对优质农产品、地标农产品有深入研究。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标农产品的评定对于保护优质农产品、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王玉静委员说。

据了解,青岛市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这也为青岛市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助推农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创造了先决条件。”王玉静委员说,下一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地标农产品管理,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王玉静委员建议,首先应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防伪溯源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防伪溯源管理,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保障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与源头可追溯。

“同时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确权认证,加快建立新型地理标志保护监管体系,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权利保障。”王玉静委员说,应明确农产品地理标志侵权行为,为地标农产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她还建议应高标准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实现“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造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应加强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的文化挖掘和展示、推广,支持建设地标产品文化展示馆。”王玉静委员说,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本土优质农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进而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