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圆满落幕!中国代表团创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冰雪盛会带动冰雪经济更好发展
2月14日,饱含激情与活力的哈尔滨亚冬会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共收获32金、27银、26铜共计85枚奖牌,位列本届亚冬会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亚冬会历史参赛最好成绩。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磊在总结中国队本次亚冬会表现时,提到了老将的坚守以及新人的崛起。不过,在他看来,亚冬会作为一次重要“练兵”,暴露了中国冰雪军团冲击米兰冬奥会的问题和短板。而竞技赛场之外,亚冬会这场亚洲冰雪盛会也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加速发展的催化剂。哈尔滨作为赛事主办方,在赛场外搭建起的一场“冰雪狂欢”,展现了中国冰雪惊人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冰雪健儿闪耀亚冬会
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2金27银26铜的成绩收官,位列奖牌榜、金牌榜首位。不仅超越了上届札幌亚冬会的成绩,也超越了中国队历届亚冬会的最好成绩。同时,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第四次夺得“双榜”第一。
放眼全亚洲范围,在历届亚冬会上,单届夺得金牌最多的是哈萨克斯坦代表团。他们曾在2011年亚冬会,作为东道主获得了32枚金牌、21枚银牌和17枚铜牌。本届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创下的最佳战绩,成功追平了这一单届金牌数纪录。
回看过去一周多时间,中国冰雪健儿在哈尔滨的赛场上给世人带来无数值得回味的瞬间。在速滑项目的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高亭宇力压群雄夺得金牌。赛后,拼尽全力的高亭宇在场边累到呕吐。但稍作休息后,他又登上了赛场参加团体比赛并摘得金牌。加上此前获得的男子100米冠军,他三天出战三场决赛,夺得三枚金牌,成了中国队本届亚冬会的首个“三金王”。而随着比赛的进行,中国队又诞生了两个“三金王”,分别是速滑中长距离的领军人物宁忠岩和韩梅。
在雪上项目中,中国冰雪健儿更是不遑多让。山东运动员李方慧顶替受伤无法参赛的谷爱凌出战自由式滑雪女子U形场地技巧赛。结果小姑娘不负众望,帮助中国代表团拿到赛事首金,也打破了山东亚冬会金牌零的突破。在自由式滑雪女子个人空中技巧决赛上,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出战,最终以90.94分的绝对优势夺冠,成了中国雪上项目的首位全满贯。中国选手一次次挑战高难度,一次次拿到最高分,展现了超高水平,也赢得了观众和对手的喝彩。
滑雪登山是本届亚冬会的新增项目,也是2026年冬奥会的新增项目,是一个以雪山攀登为主、滑雪为辅的冬季户外运动。本届亚冬会滑雪登山设置了男子、女子短距离和混合接力三项比赛,中国队队员居然包揽了这三项比赛的金银铜牌,为明年的米兰冬奥会做了很好的预演。
“冷运动”带火“热经济”
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一股冰雪运动的热潮。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到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发展目标,再到如今的风靡全国,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国内不可忽视的运动项目。而冰雪运动带动的冰雪经济更让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成为现实。
在总结本次亚冬会中国代表团表现时,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磊除了提到老将的坚守以及新人的崛起外,也表示,本次亚冬会是米兰冬奥会前重要的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亚冬会的参赛阵容也基本确定了米兰冬奥会阵容。此外,他也提及这场亚洲冰雪运动盛会的举行,推动了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快步走上新的台阶。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表明,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13亿人,运动场地也从2022年的654块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增加到了如今的1912块滑冰场地、935块滑雪场地。而截至2024年初,山东省就已建成滑雪场、滑冰馆等冰雪场馆123个,场地面积超40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6亿元,覆盖从大众体验到专业赛事的多元需求。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中国的冰雪运动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亚冬会再次激发了中国冰雪经济的活力,冰雪流量变为“经济增量”。大伙热议的“尔滨热”早已火爆出圈,也是冰雪经济发展的最典型案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44.7%。“冰城”利用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提振消费的思路愈发清晰。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杜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