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请叫他们“青岛暖司机”

2025-02-19 08:37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8842) 扫描到手机

2月15日,青岛363路公交车驾驶员褚嘉群又收到了一名老家河北的乘客特意送来的锦旗,他没想到自己的好意让小伙子惦记了整个春节。

河北小伙子回到青岛第一件事就是给褚嘉群送来锦旗

褚嘉群和众多同事一样,是在这座城市“画圈”的人。他们有的已经驾车跑了上百万公里的路,一直是在这座城市里按规定的路线绕着同样的圈,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让自己、让乘客,甚至让整座城市画出一个“同心圆”……

公交司机开私家车

给外地乘客送行李

捡到外地乘客遗忘在车上的行李箱,为不耽误乘客赶火车,他开着私家车跑了20多公里,把行李箱直接送到了火车站,交到乘客手上。

褚嘉群收到了河北丢失行李箱小伙子的锦旗

“开了十七年公交车,钱包手机相机电脑房产证,几乎什么东西都捡过!”363路公交车驾驶员褚嘉群说,“春节假期一直到正月十五前后,节庆气氛中走亲访友的乘客挺多,大包小包的东西提着很容易下车的时候遗落一两件在车上!”褚嘉群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车上都配有车载记录仪,平时显示行车时间和速度等相关信息,紧急情况下会收到办公室管家的群发通知。腊月廿八那天我行驶到巨峰路富蕴路站点时记录仪突然有了提示音,公司管家发来消息,请363路驾驶员注意车上有没有遗落的行李箱。当时正好我下一站就到达奇峰路始发站,到站点后立马查看,发现在车厢的后排座椅底下塞着一个银色的大概16寸的小箱子”。

王迪俊工作照

褚嘉群与公司管家取得联系后,得知失主是提着大包小包的青岛特产和礼物要回河北过年,人都到火车站了才发觉自己少了一个小箱子。“当时距离他乘坐的火车发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春运的火车票好不容易抢到,但箱子离他有20多公里的路,又是下午五点即将迎来晚高峰时段,乘客跑回来取箱子肯定是来不及了,正好我下班了,我就自己开私家车给他把箱子送了过去”。

褚嘉群说自己忘不了小伙子在火车站广场见到他的那种兴奋,对方激动得跑上来就抱住他连连感谢,一脸惊喜。小伙子当天如愿赶上了回老家的火车,这位第一年到青岛干电焊的工人不但挣到了钱,还在紧急情况下遇上了帮助他的好心驾驶员。“前天小伙子刚从老家回来,一下火车就直奔我而来,给我送来了河北糕点和锦旗!”褚嘉群说,没想到自己一时的好意让小伙子惦记了整个春节,“有时候我觉得我和乘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个陌生人的擦肩,而是你只要上了我的车,都像进了我家门的朋友”。

推出“搀一把”服务

主动搀扶老年乘客

车上捡到东西对驾驶员张正昌来说也是屡屡经历,“我捡到过一个小女孩的书包,她爸爸一边谢我一边骂孩子,我赶紧去安慰他们父女;我还捡到过卖家具商户的笔记本电脑,他们所有数据资料都储存在电脑里,两口子也是吵着架来的,对我千恩万谢,还说我以后买家具给我打折”,张正昌回想着这些有意思的乘客,他驾驶318路公交车24年路,遇到过太多的人。

王迪俊爱惜营运车辆就像爱惜自己的家

318路线是一条南北大线,途经李村、凯德MALL、万象城等商圈,客流量特别大。24年中接待的乘客多了,张正昌总结了一套自己的驾驶经验,“不同时段接待的乘客类型不一样,需求就不一样,比如早高峰的时候多是上班上学赶时间的,我就要兼顾疏导上下车的人流尽量快一点,别让他们迟到,还得关注到后门人多别夹到胳膊和学生书包,这时候就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效率;过了高峰期,该是老年人出来遛弯买菜的时段,他们不赶时间,但是更要求平稳,这就要求在起步和驾驶过程中尤其小心,碰到行动不便的和提东西多的老人都要下去搀扶一把,给他们安排个座位避免摔倒。”

张正昌总结出“搀一把”服务法,有老人上下车都会主动搀扶

张正昌说最近几年随着地铁的开通,乘客有所分流,但是老年人还是习惯坐公交车,老人乘客一点没有减少,反而随着城市各方面针对老人的设施和政策越来越完善,乘公交出行的老年人更多了。

张正昌搀扶老人上车

“咱自己家里也有老人,我帮助老人的时候,会想到我的父母乃至我自己以后老了,都会受到温暖的善待吧”,张正昌驾驶318路线24年无违法无事故无投诉,他觉得公交车上没有大事,难的是把小细节做到极致,让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一车人都满意。后来张正昌总结的318路线“搀一把”服务法在队伍里传播开来,同事们在帮助乘客的同时也避免了乘客在车内受伤后驾驶员承担责任的风险。“我们队伍里每一位驾驶员都把帮扶乘客当作习惯,我的同事陈际武今年57岁了还会背着老人上下车,大家都习以为常,我们这些老驾驶员带的一批批徒弟都收了徒弟,大家会把帮扶精神传承下去”。

上班公交路

下班公益路

张正昌还有三年退休,他如今除了日常驾驶,就是尽可能把自己的驾驶技术和服务方法传给年轻人,“不管开手动挡还是自动挡,不管开油车还是电车,驾驶员想要把公交开得平稳,最高境界就是人车合一”,张正昌参加2024年青岛市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拿下一等奖,他说自己快退休了并不想争多少荣誉,但是竞赛考试的那些模拟题的难度,远比不上真实路况上遇到的各种真实问题,“我希望业余时间指导着更多的年轻人能在这些模拟竞赛的历练中尽快成长起来,我才能安心退休”。

张正昌休班的时候有三个志愿者服务的群,哪里需要他干活他就去,“给社区老人理发,帮人磨菜刀,编马扎,夏天除草冬天除雪,反正需要志愿者的时候我都去”,张正昌说自己是AB型血,内向和外向的性格并存,驾驶公交车的时候必须严谨认真,不能跟乘客随便聊天,下班后他更想投入人群中,“我去帮社区的老人做好事,其实我们也是一种相互的陪伴,我自己也57岁了,老伙计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干点小活,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放松”。

褚嘉群给社区磨菜刀

张正昌的志愿服务队伍中,褚嘉群也在,他俩自费购买了编马扎的绳子、磨刀的工具等等,跟着网上的教程学技术。后来越来越多的公交驾驶员同事加入进来,他们除了去社区做志愿者,还成立了“爱忆起”专门帮助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公益小组。小组成员都是骨干驾驶员,把日常工作中获得的表彰奖金全部都捐了出来。

张正昌业余时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自学了编马扎的手艺

“从2020年开始,我和同事倪少峰、孟庆欣三人将我们获得各种劳模称号的奖金全部捐到‘爱忆起’项目作为基金,专项帮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7路驾驶员王迪俊告诉记者,他们能获得劳模称号,也多是因为在线路上帮扶乘客而受到的表彰,其中倪少峰带着车上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老太太一路找家,一共跑了三十个站点才把老人交还给她的家人,为此倪师傅得到当年“山东好人”的称号。“我们最远去到胶州小旭一家,他家还有高位截瘫的哥哥、心脏不好的爷爷、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我们每年秋收的时候都去他家里帮忙收一收地里的农作物,也定期带一些生活物资和生活费过去”。

王迪俊给小旭送去学习资料

王迪俊告诉记者,作为四十多岁的公交骨干力量,他已经连续很多年的春节都在跑车,每年下班到达胶州老家吃饺子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三点多。“我是党员也是班长,我想着让年轻人下班赶紧去谈恋爱吧,上岁数的老驾驶员早点回家休息吧,我帮扶乘客的同时也要帮扶自己的同事”。

张正昌业余时间带徒弟,跟着跑线路,跑一圈一站两个多小时

如今的公交车驾驶员不仅要把车开好,把乘客的服务做好,遇到突发情况更要随机应变,当路边有垃圾桶起火的时候他们会拿上车上的灭火器变身消防员;当有人突发疾病晕倒的时候他们会用上平时医疗培训的知识变身人工呼吸急救员;当冰雪天气的时候行车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带上铲子参与道路除冰变身环卫工人;还会在工作之余成为给老人剪头发磨菜刀的社区志愿者。

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上,有太多的公交驾驶员们正为我们的便利出行默默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也让这座城市在他们的车轮下滚滚向前。

褚嘉群业余时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王迪俊和同事倪少峰一起给小旭过生日

张正昌自费购买了材料、自学手艺给社区老人编马扎

王迪俊业余时间给社区老人编马扎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闻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