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俄乌冲突今迎三周年!多方博弈白热化,未来局势成谜?DeepSeek总结“兵器关键词”→

2025-02-24 20:0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80328) 扫描到手机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到今天已经整整3年。3年来,俄乌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冲突对地区安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造成剧烈冲击,同时深刻影响全球。

近期,俄美高层展开对话,就结束冲突等达成共识。美俄单独互动引发乌克兰与欧洲多国不满。特朗普政府与乌方和欧洲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矛盾加深。美俄、美欧、俄欧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俄乌冲突未来局势走向如何?

冲突延宕三年,俄乌持续相互打击

俄乌冲突已经历经三年。从战场态势来看,俄罗斯的优势更加明显。有数据显示,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到2025年2月23日,俄方一共击落乌方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939架,坦克和装甲车21713辆,无人机44263架。据塔斯社24日报道,俄军在不同战线一共打死打伤乌军约108万人。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最新消息,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的损失达到6.3万人。最近一段时间,除了俄军在接触线继续向前推进外,乌克兰首都基辅夜间遭到空袭的次数明显增加。从装备看,相较于乌克兰更注重利用无人机,俄军在重型装备,特别是导弹方面的优势明显。

从近日俄战报看,俄军即将控制卢甘斯克地区全境。2月19日凌晨俄军从库尔斯克地区突入乌境内,此举既具有象征意义,同时也可能预示着俄军下一步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方向。有军事评论人士认为,俄军可能将很快从顿涅茨克地区进入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从宏观角度来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乌两国合作中断,波及多个领域。从2022年2月底到3月底,俄乌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了五轮谈判并达成伊斯坦布尔协议,但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执行。2022年10月,俄乌双方和谈暂停。另外,从2025年1月起,乌克兰停止过境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进入2025年后,国际社会对冲突能否结束更加关注。从目前态势看,冲突已由双方依然持续的交战向外交层面过渡。随着俄罗斯与美国关系的缓和,美方调解乌克兰的力度明显加大,但这一过程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的“野心”:觊觎的不止稀土

2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加速了与俄罗斯方面的接触。

继12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近一个半小时的电话后,特朗普18日又称,可能将于本月底前与普京会面。

美俄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4个半小时的会谈中,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

然而,乌克兰却未被受邀参加此次会谈。

特朗普上台后,全面放弃了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战略,近期还多次朝泽连斯基“开火”,称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愿望并不“实际”,认为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不太可能”。

当地时间19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写道:“泽连斯基说服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卷入一场无法获胜、本就没必要开始的战争。”他称泽连斯基为“独裁者”,并指责乌克兰“玩弄”美国。他表示,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21日,特朗普更是称,泽连斯基是否出席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会议“并不那么重要”。对于结束冲突,泽连斯基根本“无牌可打”。

特朗普之所以频频抨击泽连斯基,主要是因为美方之前提供的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换援助”矿产合作协议遭到了泽连斯基的拒绝。

据央视新闻,英媒披露的文件显示,特朗普看中的不仅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条款堪比德国一战战败后签下的《凡尔赛和约》,几乎等同于对乌克兰永久性经济殖民。特朗普表示,尽管此前被拒绝,他仍将重启双方稀土矿产协议,否则事态发展不会让泽连斯基太高兴。

2月23日,泽连斯基最新的态度是:“不会签署令乌克兰十代人都要付出代价的协议。”

欧洲的尴尬:谈判桌没有它的位置

现在的欧洲和乌克兰一样焦虑。

欧盟19日就第16轮对俄制裁措施达成一致,24日在欧盟外长会上正式通过。此外欧盟还在筹划新的支持乌克兰的计划。而随着近期美国调整对乌克兰政策,欧美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分歧凸显。

在涉俄乌议题上,特朗普政府近日发出一系列甩开欧洲盟友、抨击欧洲“价值观”的声音。

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抨击欧洲,声称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其内部,并质疑当前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捍卫。他的言论令欧洲方面进一步担忧美俄将自己排除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之外。

当地时间2月15日,美国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表示,乌克兰的和平谈判桌上不会有欧洲的位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分析称,“当前特朗普对乌克兰和欧洲,明显持有一种俯视、轻视和蔑视的态度。他(特朗普)认为乌克兰就是美国的一颗小棋子。欧洲同样是扶不起的阿斗。与其捆绑着他们艰难前行,不如自己出来单干,把他们的利益,作为战略交易的大筹码。”

17日,欧洲多国领导人在巴黎举行紧急会议,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等议题。

然而,这场长达3个小时的峰会不仅未能取得预期成果,反而暴露了欧洲内部的分歧。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匆忙安排欧洲领导人在巴黎举行第二次会议,据路透社报道,会上更多的是呼吁立即采取行动支持乌克兰并增强欧洲的防御能力,但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决定。

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连续两次召开欧洲紧急峰会,意在凝聚欧洲力量齐心应对当前危机。本周,德国大选刚刚落幕,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还要访问美国会见特朗普,形势还在继续发展,欧洲在战略自主的道路上如何走下去值得观察。

DeepSeek给出

俄乌冲突“兵器关键词”

关键词一:低成本精确革命

DeepSeek深度思考:滑翔炸弹对抗百万导弹。冷战库存炸弹+廉价滑翔套件=高精度“穷人的导弹”。从百公斤级到三吨“拆楼神器”,俄军以白菜价实现载机零风险轰炸,将乌军地下工事炸成露天废墟。

2024年2月,俄军攻克乌东重镇阿夫杰耶夫卡。乌军前线部队指挥官谈及失守原因时称,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每天投下60~80枚滑翔制导炸弹,导致乌军缺乏可供防守的掩体。

关键词二:“过气明星”M1

DeepSeek深度思考:曾经号称地表最强坦克的美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成为“过气明星”。30年未升级的美式重甲,被俄军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打成筛子。机械化装备若无信息化升级,则难以适应现代战场。

2024年2月,乌军的美制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前线露面,然而其刚一露头就遭击毁。当时,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没有任何顶棚或附加装甲等防御无人机措施。至2025年2月上旬,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31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已有至少19辆被击毁、遗弃或俘获。

关键词三:无人艇颠覆海战模式

DeepSeek深度思考:狼群战术+夜间突袭,低成本无人艇猎杀高价值战舰,还首开无人艇打直升机纪录,使得非对称作战取得成效。这种作战方式改变了传统海战的规则。

2024年2-3月,乌军无人艇对俄黑海舰队发动密集袭击。“伊万诺沃人”号导弹艇等被乌军无人艇击沉;俄黑海舰队39艘舰艇中已有13艘被击沉或失去战斗力。此外,乌军无人艇还使用高射机枪和导弹攻击俄军直升机,甚至在2024年底用R-73导弹击落了一架米-8直升机。

关键词四:乌军首用美导弹系统袭击俄本土

DeepSeek深度思考:乌军“海马斯+ATACMS”实现对别尔哥罗德、罗斯托夫等俄本土目标的精确打击,迫使俄军防空系统后撤。

2024年11月,乌军使用6枚美制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袭击了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州一处设施。有消息称,本次袭击是美国决定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制造的武器袭击俄罗斯境内后,俄境内目标首次遭美制导弹袭击。

关键词五:土法堡垒“龟壳坦克”

DeepSeek深度思考:焊钢板、挂铁丝、顶“烤肉架”,俄军装甲兵用废铁堆出无人机克星。当高科技遭遇战场现实,原始改装竟成性价比最高的生存法则。

俄军前线部队发明了“龟壳坦克”,这些身披钢板“房子”、装有扫雷犁的坦克于2024年春季开始在乌东前线出现。俄军以它们为前锋,在雷场中为后续车队开路,同时还能抵御一些自杀式无人机的攻击。

关键词六:机器人军团首战

DeepSeek深度思考:扫雷车开路、自爆卡车冲锋、补给车殿后,无人伤亡的乌军机器人连队冲入前线。当血肉之躯退出火线,智能战争已揭开序幕。

2024年在乌克兰出现了一场参战一方全部是无人兵器的战例。在战斗前,乌军无人机对村庄周边的地形、俄军的兵力和火力部署进行了详尽的侦察。随后,有无人车悄悄进入到战斗位置,使用车载机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向俄军猛烈开火。

关键词七:光纤刺客

DeepSeek深度思考:光纤传输+高精度传感,拒绝电子干扰——光纤无人机专挑坦克散热窗“点穴”,战争进入“一克炸药也要定制弹道”的时代。

2024年春季,互联网上开始出现俄军使用光纤遥控无人机的视频。随着时间推移,俄军对光纤无人机的运用也愈发熟练,可以从敞开的门窗钻入房屋内,也可以飞进敞开的步兵战车尾门,甚至击中高速移动的轮式战车。

关键词八:导弹威慑常态化

DeepSeek深度思考:6枚10马赫分导式弹头+常规战斗部,俄用“榛树”导弹发出战略威慑信息。北约提供的反导系统尚未反应,乌军设施已成焦土——先进弹道导弹的“常规化”使用正在瓦解传统防御规则。

2024年11月,俄军向乌克兰第聂伯罗州军事目标发射了一枚未搭载核弹头的“榛树”新型导弹。俄总统普京称,“榛树”导弹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目前没有反导系统可以拦截”。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网、央视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