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和睦家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匡桂芳主任:守护青少年心灵花园,助力健康成长
提示信息
半岛网3月7日讯(记者 任雪梅)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青岛和睦家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匡桂芳来到半岛网接受了专题采访,她结合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挑战及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度分享。
专家介绍
匡桂芳主任曾任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苏州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医学硕士。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督导师,德国催眠协会(MGC)认证催眠治疗师,EMDR创伤治疗师。
从事儿科工作6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28年,对于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学习困难、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社交沟通障碍、进食障碍及各种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著书7部,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4项。
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领域工作了二十多年,匡桂芳主任坦言,遇到过很多令她印象深刻的案例。“有些是充满挑战的,有些则带给我深深的感动,也让我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无法上学”的孩子、被“调皮”误解的多动症男孩、患有抽动症的女孩,找到自信的光芒、20年前的一封信……这些经历让匡主任更加坚定地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困扰,更与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理解、被帮助,而她们的工作就是去点亮那盏微光,让孩子们看到希望和可能性。
“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帮助一个个孩子克服心理困境,更是影响他们的成长轨迹,让他们拥有更健康、更有希望的未来。”匡主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力量、支持家庭让父母学会更好地陪伴、改善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知、点亮希望,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影响生命、点亮未来的事业。当你帮助一个孩子走出困境,实际上你也在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社会。每当看到一个孩子重新露出笑容,一个家庭重新找到温暖,我就知道,这份工作值得所有的努力和坚持。”匡主任坚定地表示。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挑战与隐忧
“近年来,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上升,且低龄化趋势明显。许多孩子在初中、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出现了 情绪低落、无助感、社交退缩、睡眠障碍,甚至发展出 自伤自残、厌学、轻生等风险行为。”
匡桂芳主任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高发、学业压力冲突、社交困境加剧、家庭关系紧张、心理认知不足及互联网负面影响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生物、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多因素交织的结果。”匡主任强调,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社交障碍、自我认同困惑、行为问题等心理困扰。
目前,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匡主任归纳了四个关键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隐匿性”与识别率低、心理健康资源不足,专业服务供不应求、社会环境的高压力与快速变化、青少年求助意愿低,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
破局之道:从诊疗到社会协同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挑战,匡桂芳主任提出四大关键突破点。
一是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减少污名化,推动早期识别与干预;二是扩大专业服务资源:加强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心理服务可及性;三是优化教育方式:减轻学业压力,改善家庭沟通模式;四是构建支持网络:建立“医教家社”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匡主任表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面对未来的挑战。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成长环境。
匡主任介绍,目前,其团队通过专业诊疗、家校合作、科普教育等多维度开展工作,已为众多青少年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并与学校合作建立转诊机制,开展对家长、教师、青少年的心理培训及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孩子重塑温暖成长环境。
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预防与科普并重
作为医疗机构,匡主任认为,医疗机构不仅是心理疾病诊治的核心场所,更应在预防心理问题方面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专业化、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例如:设立心理门诊提供专业评估、诊疗和康复服务;规范 诊疗流程,避免过度医疗,确保个性化、综合性治疗方案;建立危机干预绿色通道,为高危青少年提供紧急心理救助。
强化心理健康的预防体系,推动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例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联动学校、家庭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为青少年提供 非疾病状态下的心理支持。
促进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知。例如:通过新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研发家长教育课程,推动科学育儿理念。
建立跨学科、多部门合作机制,形成“医教家社”联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例如:与 学校、社区、社会心理机构 合作,建立 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确保心理支持可持续;与 社工组织、心理热线 联动,为有危机倾向的青少年提供 连续性支持,避免脱节。
职场女性心理健康:自我关怀与成长同行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匡主任深知职场女性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工作压力、家庭责任、性别偏见、职业发展焦虑等。
针对职场女性,在重重压力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平衡事业与生活,匡桂芳给出建议——认可自我价值、设定边界、学会压力管理、构建支持网络,并在职业成长中发展自我。
“关爱心理健康,是关爱自己的第一步。无论生活如何变幻,请记得倾听内心的声音,拥抱真实的自己。愿你在外在挑战中坚定从容,在内在冲突中和解成长,在自我关怀中蓄满能量,勇敢迎接人生的每一次蜕变。”最后,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匡主任寄语广大女性。